查看原文
其他

相信是一种力量

2016-11-08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


相信是一种力量

——散论新教育

作者|卢志文

 

新教育团队建设的目标——致力于民族教育的振兴与发展;致力于团队目标达成的最大化;致力于资助者意愿的充分实现;致力于共同体成员的一道成长。

 

世界上任何一个由组织体系组成的集体,它的生命力都是有限的。要想使集体拥有无限生命力,我们必须在组织体系之上,建立另一个体系:这,就是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它虽是无形的,但也是无限的,它超越时间和地域,超越制度和规范,超越个人和团体。新教育团队文化,是新教育共同体全体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共同愿景、价值观和使命。它代表了团队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新教育团队文化反映了一种提升民族教育的理想追求,一种NGO的生存哲学和一种不断超越的生命态度。

 

新教育团队成员应该具备的核心品格:乐于分享,善于沟通,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

 

作为NGO组织的新教育团队,其基本生存方式——以理想汇聚人才,以服务践履使命,以创造提升价值,以实绩赢得支持。

 

项目的简单堆砌不是新教育:新教育更是整体的,整合的,有机的,不是零散的,割裂的。

 

新教育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是一种积累性超越,不能朝秦暮楚,飘忽不定,或者不断的另起炉灶。

 

新教育是一份理想,新教育是一场运动,新教育更是一项行动。新教育不能只有理念,需要实践和操作;更重要的是不能埋头在专注于过程的时候,忘记了我们的目标。“五大理念”比“十大行动”更重要。

 

“行动,就有收获”。世界上没有所谓太迟了的事情,只有今天不去做,那才是真正的太迟了。每一位实验者,每一所实验学校,每一个新教育人,都要做到:不等、不靠、不要!我们是一群变革教育的人。没有困难的改革是没有的。“勇士的伤口在胸前,逃兵的伤口在后背,改革者前胸和后背都有伤口。”克服困难,推进改革,将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有时候需要我们先投入战斗,再考虑胜负。因为,立即投入未必取胜,但不立即投入,肯定失败。迈克·富兰说:“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路线和目的地必须通过旅程自身找出。”新教育的变革和探索,“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既然找对了路,就不要怕路远!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新教育的魂,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方向。如果远离这些,我们就会在一些技术细节上争论不休,就会在实践中迷失方向。因为:方向比方法更重要。

 

新教育的诞生无疑与旧教育相关,那是我们很多人在诟病着的却又无力改变的教育。新教育是为修正和改变旧教育的错误、缺陷和落后而生的。假如旧的教育没有问题,健康、蓬勃,令人满意,并高效地塑造着幸福的人、文明的人、创造的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那么,新教育就没必要诞生,也不可能诞生。

 

新教育首先是一个孩子,一个需要成长和完善的孩子。新教育在被鼓励、被期待、被传播、被弘扬的过程中,同样经历着被置疑、被批评、甚至被贬低、被谩骂。然而,每一个新教育人都应该对这一切心怀感激,因为,它使新教育变得更加成熟。

 

向别人传递、传播幸福,我们自身在实践新教育的过程,首先要找到幸福。这是弘扬新教育的最好的途径和方法。新教育实验不是书斋里的学术科研,也不仅仅是教师个体的自由探索。新教育实验是有目的的行动研究,是很多人合力改变中国教育现实弊端的群体行为。所以,在彼此的信任和合作中,是一个人领着一群人,少数人带动多数人去干事业。影响可以影响的人,改变可以改变的人,接纳可以接纳的人,我们会更有力量。

 

幸福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状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教育实验的宗旨。要让实验老师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是生命叙事的主体,感觉到生命的丰盈和价值。幸福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体验,而这种状态和体验,不仅仅是深藏于个人内心的私密感觉,还要能够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中彼此表达、洋溢、辐射、放大。要让每一个新教育人体验并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和完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秉持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教育质量观。“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这“四个改变”是新教育实验的行动目标。然而,“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像三座大山压在师生的头上,导致“教师苦、学生累、家长急、校长怨”。重建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教育质量观,可以整合和打通新教育实验各种项目和行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在关注“学习性质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

 

相信,是一种力量——深刻认同是开展实验的前提。新教育实验是一个民间自发的教育行动。选择新教育,完全服从于内心的需求,没有外力强加。接纳并融入新教育的前提是“相信”:坚信新教育会给区域教育、学校教育带来全新理念,也相信新教育的力量能根本改变学生、教师和学校。

 

新教育不是教育教学项目的叠加,而是科学的融合;不是增加学校与师生的负担,而是日常教育生活的变革、丰富与提升。

 

让榜样言说,用故事书写。新教育是由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组建新教育核心团队需要多元、开放,非同质化。根据实验功能,组成不同实验性质的研究团队。这样,区域内的实验老师都能对应找到“自己的组织”。团队让越来越多尺码相同的新教育人汇聚在一起,也影响着一些尺码不同的人。

 

新教育是一个来自民间的“草根”教育改革实验,强调自发、自愿,需要有心之人和有识之士。然而,结构决定性质,谋事在人,成事靠组织。团队、机构、制度……在更长的时间范围里,则更加可靠和重要。

 

从孔子风餐露宿传播儒家文化,到陶行知践行平民教育,中国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躬身实践。“书斋哲学”“经院研究”不是新教育实验的方向。新教育的发轫是面对当下基础教育的尴尬处境,它来自于教育生活,它的归宿也必然指向教育实践。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对于这个世界,或许我们真的改变不了什么,每一个人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然而,唤醒一个教师,就唤醒了几十个孩子,唤醒一个校长就唤醒了几百个孩子,唤醒一个局长就唤醒了成千上万的孩子。新教育人所做的一切,每一个具体的孩子在乎,成千上万的家庭在乎。这也许就是新教育人的生命价值之所在吧。就像朱永新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原本卑微,因为新教育,因为一份使命,我们的生命由渺小而庄严,我们的工作由稻粱谋扩充至千古事,我们的世界也由柴米油盐放大到家国天下。


(文章转自《卢志文杏坛絮语》2011.6)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校长大家谈]


    相信是一种力量

    校长的角色

    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流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一流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这一年,相遇如歌

    四季当歌,且以永日

    让我们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

    擎起那盏明灯,照亮一片天地

    卓越的密码

    校长的第一使命

    世界因我多温暖

    最优雅的姿态在劳作中

    ......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往期部分文章目录}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