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眼界才有境界

2016-11-18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怎样办好一所学校]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陈玉琨


眼界决定境界

作者|张然

 

什么是眼界?眼界是所见事物的范围,借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宽度或广度。什么是境界?境界本为土地的界线,常指人们思想认识上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基于其对客观事物的见识、理解与认知,表达的是其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取向的视角与层次,并蕴含在其为人处世、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的各项活动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一个人在处理复杂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中的表现,来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高尚者、操行高洁者通常被认为拥有崇高的境界。


境界与眼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用“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窄,用追求“蝇头小利”比喻境界低微,用翱翔于万里长空之上的雄鹰比喻目光远大、志向高远,所表达的,正是眼界对境界的意义。没有开阔的眼界,就很难拥有崇高的境界。眼界决定境界,眼界是境界的前提。“夜郎自大”,也是因为崇山峻岭阻碍了夜郎国君的视线,不知丛山之外汉之辽阔。视野所及,心之所思,行之所至,体现出的是眼界与境界的统一。


大家知道英国剑桥大学赫赫有名的霍金教授,1963年被诊断患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此后便长期被禁锢在一把轮椅上。然而,他眼界开阔,心胸豁达,他的思想和视线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致力于去解开宇宙之谜,成为当代最伟大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专家,成为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如果没有放眼宇宙的眼界,霍金怎会有坐在轮椅上探究到黑洞奥秘之境界,并因此而被称为“宇宙之父”?他最欣赏《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我可以关在核桃壳里,而还把自己当作无限空间之王。”他以这句台词作为自己著作的书名,出版了《果壳里的宇宙》一书。这正体现了霍金教授无限深远、无限宽广的时空大境界。


没有眼界的校长,

别指望他对学生的终身负责

作者:王维审

 

当年教过的小石同学打电话告诉我,他们那届学生要在年后聚一聚,并且希望再到原来的教室里重温求学时光,找找当年的那份感觉。

最后,他问我:“老师,您能不能帮忙给校长说说,请学校那天能够让我们进到校园和教室里。”我稍作犹豫,还是答应试一试。

犹豫的原因很简单,很多年前我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些年前,我的一届学生在寒假里小聚。

在酒店里吃过饭后,他们提出来想再到学校操场上走一走。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并带他们到了学校门口。

没想到,值班的老师却不让进,原因是校长一再交代,寒假期间不允许任何人进校园。

看到值班老师为难的样子,我直接拨通了校长的电话,告诉校长我会全程带着这些学生在校园里转,并且保证不会让他们乱动学校的一草一木。

电话的那端只有一句话,为了安全起见,假期期间一律不准外人进校园。

我据理力争,他们不是外人,是我们学校曾经的学生。

那端又来了一句话,曾经的学生就不是现在的学生,不是现在的学生就是外人。

我直接无语。

懂事的学生不想让我尴尬,便解围说:“老师,我们就在门口合张影吧!”从那以后,这些学生也零星地聚过几次,但却再也没有人提出过要去学校看看。

其他届的学生,如果类似的想法,我一般也会委婉地劝他们在学校门口看看就行。

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我不想求人,更是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学生知道,他们已经成了学校的外人。

但是,这一届学生比较特殊,他们是我二十年教师生涯唯一一届“嫡系部队”。

在做临时代课教师时,因为只干了一年多,带的那届学生自然也就未能教到底。

回到中心校,从初二接班,学生毕业后开始教初一,就是这次要聚会的这届学生。

从他们毕业后,我就开始一直带毕业班,直到离开这所学校。

后来,接连换了两所学校,时间都比较短暂,再也没有完整教过一个初一到初三的班级。

虽然犹豫,我还是想试试。

我知道,一大批成年人进到校园,确实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所以,在拨通学校现任校长的电话后,我拐了好几个弯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我的预期目标不是很高,只要能够放学生进校园,让他们在“老教室”的外面看一眼就行。

现任校长听完我的意思后,哈哈大笑,用一贯爽朗的语气说:“毕业的学生能够想起母校,还想回到学校看看,这是咱们学校的荣耀呀!只要是在这里上过一天学的人,就是咱们永远的学生,我们一定为学生服务好。”

随后,我们在电话里闲聊起来,他在无意中开玩笑说:“人家卖东西的都还讲究售后服务,咱们培养学生的,还能比他们差!”

这个王校长,一语道破教育的玄机,也点中了当今教育的死穴。

但事实上,很多做教育的还真比不上做企业和商业的,至少他们会把服务的眼光放在售出后的几年,有的甚至十几年。我们呢?

有一次,我到外地一所学校讲课,在回来的火车上遇到了一位校长。因为旅途遥远,我们便聊起了教育。

他讲了他们学校在本地的知名度,讲了他们远远高于其他学校的升学率,并且颇以为豪。

我很真诚地请教成功经验,他拿出一份学校的课程表,摊到我的面前,笑着说:“秘密都在这里!”我打开一看,确实大吃一惊。

在他们的课表上,没有课间操,没有课外活动时间,每一天的课时数竟然达到了十节课。

再仔细一看,这么多的课里面,没有音乐课,没有美术课……一切与考试无关的课都不在课表之内。

我试探着问:“怎么没有艺术类的课呢?”

他两手一摊,苦笑着说:“没办法,我也知道学生需要积淀点艺术素养,但是我们那里考核学校只看升学率,那些没有用的课就只好取消了。”

随后,他又递给我一些学校的宣传材料,在办学理念的条目上,赫然写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多么绝妙的讽刺。

一个只是为了学生在校三年考试成绩而惴惴不安的学校,竟然敢公然宣称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试想,一个因为担心校园安全而把毕业生看作外人的校长,一个只盯着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校长,你还期望他能够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你还指望他带领的学校能够有多高的育人境界?

有眼界的校长,才有可能做出有境界的教育。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校长大家谈]


    天地一教室

    相信是一种力量

    校长的角色

    一流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让学生喜欢你的五个秘诀

    保持空杯心态

    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四大支柱

    加入新教育优秀校长群须知

    借您一双做好教育的慧眼

    ......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往期部分文章目录}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