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紧握世界的手,犁好自己的田

2017-01-12 叶翠微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如何办好一所学校]


紧握世界的手,犁好自己的田

作者|叶翠微

 

        凡事预则立,预什么?立什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谋划。数学大师哥德巴赫曾给了我们一个猜想,也给了我们一个思维图,时至今日,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们不妨以为借鉴。

 

        紧握世界的手

 

        开放的中国,全球化的时代,既给了我们以福祉,更给了我们以机遇。我们如何寻找自己办学的国际座标?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基本命题,也是一所学校的使命与追求。我认为我们可以三步走:第一步“我们看世界”。通过引进世界各国的优秀教师以及和世界一流名校建立合作交流圏,将最前沿的国际教育带回校园。第二步“世界看我们”。鼓励我们的优秀师生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中国魅力。第三步“我们在世界中”。我们自冾的律动着世界创造,和谐与共享,从而将“中国心、民族魂、世界眼、国际范”的育人追求大写到底。



 

        犁好自己的田

 

        校园历来就是一方沃土圣地,我们必须虔诚而为,遗憾的是,这些年校园生态破坏严重。从校际之间看,生源大战,黑白颠倒,令人斯文扫地等等。从校内来看,口号多,检查多,“多动症”与“零反应”并存。凡此种种,与其怨天怨地,不如自我警醒:做教育生态的维护者,犁好自己的田!但田怎么“犁”呢?第一敬畏天命。我们身为人师,这是上苍的抬爱。我们不能“罔顾左右而言它”,要静心于教育,静心于学校。第二敬畏公理。教育的公理在哪?习主席讲“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教育的公理。我们这些年见分不见人,见利不见爱。实际上是对教育公理的一种亵渎。第三敬畏常识。教育生态的恶化,圏外是功利主义作崇。圈内是常识的自我矮化。正因为如此,常常出现教育口大势宣扬的喜报及中高考榜缺乏公信力,这令我们教育人汗颜!



 

        回归读书旨趣

 

        我们时常在一种教育的悖论中。比如学校似乎只见做题罕见读书。某省级图书馆告诉我们一个事实:14-18岁的人群是书籍借阅量最少的人群。这一事实必须令我们教育者警醒!如果我们再作些跨文化比较的话,更能看出我们的浅薄,比如我们的学生读得最多的书是:《平凡的世界》、《三体》、《盗墓笔记》、《神雕侠侣》、《绝代双娇》、《天龙八部》。美国学生读得最多的书是:《理想国》、《利维坦》、《君主论》、《文明的冲突》、《风格的要素》、《伦理学》、《科学革命的结构》、《论美国的民主》、《共产党宣言》、《政治学》。学生不读书,学之何有?!学校不读书,校之何存?!其实,指导孩子读书恰恰是一所学校的天德,恰恰是一个教师的天职。人类的学习史告诉我们,人的文明与阅读正相关,越阅读越文明。而阅读是有层次的。一般来讲有五个层次:纯娱乐类(小清新)、传统经典类(文艺范)、文史哲类(人物)、思想类(学者)、超越类(非凡人)。有趣的是人的阅读层次又折射于自己的社会层次上,因此一所有良知的学校应该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更高层次。



 

        拥抱未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孩子,去面对未来的世界”的教育日渐受到挑战。未来世界的日新月异,令教师焦灼茫然,又令学生兴奋张望。我们何以为之?一要改善我们的心智,把学习和不断的学习内塑为生命的意义。二要改进我们的组织,把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深化作为学校的基本使命。三要改造我们的学校,学校要有新概念,如翻转课堂,穿戴学习等,让学习跨科跨界跨时空。当然,我们也应有一份警觉:在面对未来的顺应中,千万不要掉在工具主义陷阱里。因为学校里的Face to Face(面对面),真爱对真爱,行动对行动,永远是不二的选择。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作者: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往期部分文章目录}


   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校长的角色

    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校长

    一流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相信是一种力量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如何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表扬”与“鼓励”的差别有多大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加入新教育优秀校长群须知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