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作是对语言文字魅力的深刻领悟与实践

于漪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写作是对自然、对社会观察与思考的结果,是对人生感悟与体验的沉思,是对阅读与见闻的提炼,是对经历与情感的升华,是对知识积淀与才情见解的外化,是对语言文字魅力的深刻领悟与实践。 


写作能力的提高,既须有自由自在的心灵放飞,也须有中规中矩多种训练,让思想驾驭文字,运用文字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

思想要锤炼,才能闪发光华。首先要有“发现”的本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再有价值的材料也会在眼皮底下溜走。“发现”了还要深思,在脑子里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功夫。对事物认识得越深刻,越有真切地体会,就越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见之于文章,就会有个性,有新意。 

写随笔出于真心、诚心、爱心、慧心。外界的人、事、物反映到脑海里,有所触动,乃至心灵受到震撼,有倾诉的愿望,有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诉之于随笔,不拘形式,不事修饰,行云流水,真情可掬。——于漪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易传·系辞上》。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新教育,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在书写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

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生命叙事为什么?写什么?怎么写?

书写自己的教育史

……


写作是对语言文字魅力的深刻领悟与实践

作者|于漪 

来源|明灯语文


写作是综合性很强的语文实践,不经过一定数量的训练,写作的要点、关键、窍门何在,确实难以把握,甚至一无所知。实践出真知,不断进行写作实践,和语言文字亲近了、亲密了,什么样的事物用什么样的词语表达最恰当,怎样的心情用怎样的字句描写最精确,等等,就会有自己深切的体会,而不会人云亦云,说空话,说假话。



写作是对自然、对社会观察与思考的结果,是对人生感悟与体验的沉思,是对阅读与见闻的提炼,是对经历与情感的升华,是对知识积淀与才情见解的外化,是对语言文字魅力的深刻领悟与实践。
 
写作能力的提高,既须有自由自在的心灵放飞,也须有中规中矩多种训练,让思想驾驭文字,运用文字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
 
写作教学所追求的是:学生能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能写出情真意切、文从字顺的文章。叙事,事清晰;记人,人生动;写景,景如画;说理,理明白。

指导学生编写写作文提纲,有助于他们理清思路,组织材料,划分段落,形成比较完整的构思。编写提纲的指导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划分段落层次。层次段落分得正确清楚,文章写起来就有眉目。
 
一个会写文章、文思敏捷的人,往往想象力十分丰富,脑子里受到某一事物的触发,就会联想到许多有关的人和事,眼前仿佛浮现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一个会想象的人,脑中宛如有活水,涟漪波澜,层叠不穷。
 
写散文不能就事写事,就物写物,就人写人,要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物及人,触景生情,把此时此地的生活与彼时彼地的生活融汇、结合。这样做,文章就内容比较丰厚,意境比较开阔,思想比较深刻。

意,是指写作的人在文中要表达的思想,要抒发的感情,也就是写作的意图。写作意图必须明确,文章必须有主题。古人说“意犹帅也”,文章的主题犹如文章的统帅,文章的灵魂。“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明确的主题,就会材料芜杂,结构混乱,就好像军队打仗没有统帅,必然成为乌合之众。
 
主题的深度取决于写作的人的思想深度。对接触到的人、事、景、物要看得准,看得深,就要认真比较,反复研究,将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在纷繁的现象中抓住事物中本质的东西,就能提炼出深刻、新颖的主题。
 
写散文,要善于精细地观察生活,从平常的、人人习见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闪光的东西,挖掘其优美的、深刻的意义;要善于精细地观察生活,捕捉人物、景物的特征,寓思想于形象之中,做到内情与外物相融合,意与境相融合。
 
外界事物诱发自己的情感后,首先要认真体察,抓住对象的特点,力求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发现。善于体察事物的人不仅能注意事物的形貌,而且目光有穿透力,能识得事物的神气。体察得周全、细微,思考的深度就有基础,就不会出现浮游无根的状况。当然,仅仅体察还不够,十分重要的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潜心思索,情感糅合着起伏的思潮,有层次地在题材方面不断开掘。
 
教师要学生走这条学作文的道路,自己必须先探路,亲尝甘苦,洞悉关隘沟坎,寻觅跨越的良策。不如此,就难以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主动权。
 
语文教师教学生掌握母语,使他们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而流畅地表情达意,写作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文从字顺的文章,是自己应尽的天职。面对写作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确实要坚守语文阵地,沉着应对,排除干扰,提高质量,让广大学生得到优质的写作教育,受益终生。
 
敏于思辨是写好作文的支撑。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人们要明是非,辨曲直,比较异同,发表主张,阐述事物的道理。要敏于思辨,对所要阐述的事物要思考、思考、再思考,辨别、辨别、再辨别。深入思考,多角度思考;纵向辨别,横向辨别;同类辨别,异类辨别——目的在弄清事物真面目,把握实质与要领。这样论辩时就能探幽发微,破薪析理。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具备就事析理的能力。“析”是关键所在,不会“析”,就议不到点子上,论不到要害处。首先,要在识事、选事上下功夫。其次,针对选准的“事”,旗帜鲜明地确立和亮出自己的观点。观点要正确、深刻、新颖。最后,要有理有据,分析入微。
 
文学创作是复杂的精神劳动,文学家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就形成了作品的风格。或奇伟,或险壮,或瑰丽,或温润,“各师其心,其异如面”。风格的土壤是生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铸就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意,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主帅,是统帅结构与语言的。文章的“意”要正确,要激发人们奋发向上,追求美好的理想;要新颖,能开启人们的未见未闻未思;要有一定的深度,能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思想要锤炼,才能闪发光华。首先要有“发现”的本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再有价值的材料也会在眼皮底下溜走。“发现”了还要深思,在脑子里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功夫。对事物认识得越深刻,越有真切地体会,就越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见之于文章,就会有个性,有新意。
 
写随笔出于真心、诚心、爱心、慧心。外界的人、事、物反映到脑海里,有所触动,乃至心灵受到震撼,有倾诉的愿望,有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诉之于随笔,不拘形式,不事修饰,行云流水,真情可掬。

(摘自《于漪全集 写作教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用行动和坚持赢得梦想——新起点,新阶段,一个普通老师、一所实验学校、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