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康延:血脉里,每一个人都是祖国;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邓康延 ​艾青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时代敬重与时共进的国家,国家敬重为国争光、为国分忧的人们。血脉里,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现实中,祖国就是十几亿的个人。

关注一个人的自尊,就是建树一个国家的自尊;一个大国的崛起,也必然是全体公民综合指标的崛起。因为万岁的人民,所以万岁的祖国。——邓康延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卢新宁

血脉里,每一个人都是祖国
作者|邓康延
来源|学习强国
 
祖国是人民的集合,正如大海是水滴的故乡。
 
我们共有一个复姓:中国。我们的国家地理,是长江黄河的血脉、泰山珠峰的骨骼;我们的文化性格,是金木水火土的根系、仁义礼智信的传统。
 
我们有着全世界人口中足够多的荣耀和苦难,一次次战争、革命、运动,又一次次变法、解放、复兴。这就是祖国,一方水土上所有的生命和精神在不断集结、裂变,又在每一个个体的骨子里烙印着东方的激荡。


推翻帝制的1911年编纂的小学课文,向孩子们这样讲述“爱国”:“国以民立,民以国存。无民则国何由成?无国则民何所庇?故国民必爱国。舟行大海中,卒遇风涛,则举舟之人不问种族,不问职业,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何者?舟为众人所托命,生死共之也。国者,载民之舟也,国之利害,即民之休戚。若人人各顾其私,不以国事为重,或且从而破坏之,其国鲜有能幸存者。西谚曰,‘叛祖国犹舟人自穴其舟也。’可不戒哉。”同时代梁启超的话可作注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那时,数千年的帝制一朝坍塌,被山呼万岁的皇帝也未过百岁,才剪掉辫子的少年民国,格局开阔,元气充沛。民间教育家破除八股,始编新小学课本,爱国强己的教育,如新春新雨,自自然,欣欣然。
 
编撰者张元济、蔡元培、王云五等大家,忧思于国,刻苦于身,影响了书,影响了少年民国,影响了我们至今不堕的青云之志。当我在近百年后,手捧这些线装、泛黄的老课本,仿佛觉得那堂课才下。古树大钟的余音里,一群孩子呼啸奔出,奔入中国悲欣交集的近代史;辈辈人持续着“舟行海上、生死共托”的民族颠沛向前的国运。


眼中有泪,心中才有彩虹。一个人不论漂流何方,只要心仪故土,他就是一个人的祖国。1932年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奥运会的唯一选手刘长春,百米中奔跑着东方的身影;东京审判庭上,中国首席法官梅汝璈力挽狂澜,给日本战犯定罪,两年半的818次开庭回荡着中国的声音。他们都是漂浮在外的中国。而当侨民或国民被他国欺侮,祖国又是他的后盾,是他名字的复数。
 
母语、山河、食物、风俗,一本书、一首歌、一棵树、一种相思,是祖国鲜活的元素,是人民汇聚的共和。我们的遗传密码嵌在山顶洞上、大槐树下;我们仰望星空的座位在东方;我们驮着丝绸茶叶跳着民族舞反弹琵琶去中东去西方;我们盛满粮食和智慧的瓷碗被异族称作China。从甲骨文到最新的电脑字库,我们用一撇一捺书写“人”字,信守“天地人和”的气场,融入全球一体的脉动。
 
我们只是一代过客,祖国是我们生命的客栈、心灵的故乡。当一个国家在命运的不断提醒下,腾跃而能自省,多难而能兴邦,那就是祖国万岁的原因;当每一个人守护着国家的荣誉和理想,明晓公民的权利和责任,那就是祖国万岁的理由。


当今,人民不再仅仅是团体操或大游行的背景,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时代元素。以下我所提炼的抽象又具象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流动,又渐渐融入我们新的民族气质:一位海归科学家以火箭的方式沟通了东西方共有的大气层;一位打工妹用辛苦加班拉近了城乡的心理距离;一位志愿者以公民的名义尊重每一位受援者;一位运动员在转身之间破了过去东方人不敢想的纪录;一位旗手遵国家之令为地震死难平民降下半旗;一位网友以热爱抨击着怎么藏也藏不住的丑恶;一位商人在公平交易中流通财富的最大价值;一位记者写下了他的前辈不曾写过的采访和评论;一位外国作家发现华人地区多了相通的名词和动词、忧伤和欣喜……
 
时代敬重与时共进的国家,国家敬重为国争光、为国分忧的人们。血脉里,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现实中,祖国就是十几亿的个人。那么,世界上没有比此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了。所以,关注一个人的自尊,就是建树一个国家的自尊;一个大国的崛起,也必然是全体公民综合指标的崛起。因为万岁的人民,所以万岁的祖国。

学习强国说明:《读者》供稿,《读者》2019-09-30。


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作者|卢新宁


本文为卢新宁201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


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


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


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


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谢谢大家!


人民日报:全国304家最新5A景区全名单,得空带孩子走一走!
行万里路:中国55项世界遗产
世界上最美的教室,叫大自然
一定要带孩子见的三种世面——见天地,见众生,终归是要见自己
......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