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文学:青青园中葵,勃勃向阳生——向着明亮那方

魏书生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青青园中葵,勃勃向阳生

作者|彭文学
来源|博雅学报

给每一条河
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海子
文|彭文学;图|青葵班;审核|高丽霞 。


每一间教室,都有按年级和班级来区分的名字,比如401班、501班。
这样的名字本身是不具备凝聚力的,只是一个代号。
创建好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把孩子们凝聚成一个共同成长的团队,还可以唤醒孩子们生命里的成长力量。

要创建班级文化,需要首先为班级取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名字。
一个班的班名,象征着一个班级的愿景。所以,需要从孩子们的心里生长出来。可孩子们心里往往很难自然生长出班名来,需要在他们心里播下种子。这粒思想的种子,常常是一个故事、一首诗歌……
选一个合宜的故事,需要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当下普遍的心理状态和成长状态。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书籍上获得一些,更多的情况,则需要更细致地了解。这就需要在与孩子们日日相守的过程中去了解。
所以在孩子们进入班级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寻找一切机会了解孩子——或观察、或交流、或学习基础情况诊断、或问卷调查等等,不一而足。

为了与孩子们互相了解、创建班级文化,全校在入学前三天,开启“我的大博雅”入境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孩子们需要了解学校布局、功能教室,学校文化和学校的课程等,在了解中爱上学校,确定自己选修的课程(在这里,孩子们是一人一课表)。
老师们则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基本情况,创建班级文化。


时间在一节课一节课地过去,孩子们对学校的喜爱也在一节课一节课地增强。这个过程中,我和晓晴老师也发现五年级一班的孩子,积极阳光、上进心强、朴实可爱,同时也还有孩子调皮的天性。有些孩子个性比较突出,多数孩子多才多艺。在前三天的学习交流和课间活动中,发现爱阅读几乎是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这也要归功于在开学前,校长就给每个班配好的上千本好看的书籍),孩子们一进教室,自然被这些好书吸引,会首先在书柜那里去寻找。
虽然通过诊断了解到孩子们对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基础知识很多掌握不过关,需要在新课教学中去弥补,但孩子们思维开阔、活跃,我们相信只要教与学的方法得当,他们的成绩可以很快提高上去。当然,我们对孩子的期待远不止此,学校特别开发的超学科融合课程,是想要把孩子们带得更高、更远。近一点,孩子们能在中高考中取得超乎家长期待的优异成绩。远一些,那就是孩子们的终生幸福,不仅幸福自己,还能让别人因他们而幸福。这不容易,但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潜质。

于是,我们选择了《犟龟》这个故事和《有天》这首诗歌,作为生长班级文化的两粒小种子。
《犟龟》讲了一只一直坚持不懈向前赶,要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的小乌龟陶陶,即使在听说狮王二十八世已经死亡也依然不放弃前行,终于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上路,就有庆典”。
顾城的《有天》这首诗,刚好用另一种语言,告诉我们“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创造奇迹”。

有  天
总有那么一天阳光都变成叶子我的路成为宫殿
每块石头都可以住一住那里的花纹最大的画家都惊叹
总有那么一天叶子都变成阳光我的木台升到天上
每个小铁钉都会讲故事那里的新奇最小的孩子都入迷

听了故事,读懂了诗歌后,孩子们开始思考给自己的教室取一个怎样温暖又有力量的名字。
有的说就叫“犟龟班”,有的说叫“青鸟班”(孩子们知道《青鸟》这本书),有的说叫“火箭班”,有的说叫“一飞冲天班”,有的说叫“博学班”,还有的说“宇宙无敌班”,有的说叫“麻省理工班”,有的孩子说叫“水稻班”(也有孩子说叫青苗班),有的孩子还说到叫 “文学班”……
孩子们每提出一个班名,都需要说出理由,大家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评判,再投票选择自己最心仪的那个名字。
在提议的近二十名字中,有三个脱颖而出,分别是“犟龟班”、“青鸟班”和“水稻班”。三个名字不分上下,选“犟龟班”的同学,被犟龟陶陶的精神打动,说我们就要像陶陶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选“青鸟班”的同学说,我们就是要一路去寻找幸福,这样就有了方向;选“水稻班”的同学说,水稻默默无闻,养活了很多人,我们也要做像水稻一样的人……一时之间,大家各抒己见,难以抉择。
“有没有再取一个名字来超越这三个名字的?”看大家争执不下,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听到了美那是花开的声音你听到了暖那是风刚吹过
有的孩子开始扫视教室,有的孩子开始冥思苦想,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姑娘说:“我们叫葵花班吧”,说着她到讲台右边书柜上的花瓶里拿出一朵开得正美的葵花,说“葵花向着阳光生长,就像我们向着光明生长一样,还有我们长大不是要做‘光明俊伟、包容独立’的未来创造者吗?我觉得叫葵花班正好。”这小姑娘挺了不起的,我们在入境课程里介绍的学校文化,讲到了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博雅公学的孩子都成长为“光明俊伟、包容独立”的未来创造者,她不仅记住了,在这里还用上了。听了她的话,大部份孩子都开始点头,觉得不错,看来很有说服力。

这时候,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说:“我们还没有长大,不能叫葵花,叫‘青葵’怎么样?”这样一说,孩子们也觉得说得有道理,我们还是成长中的葵花,叫青葵更有道理。
接下来的投票很顺利,一下子大家都赞成用“青葵”作为我们的班名。
孩子们之前讨论的时候,其实我是很期待叫“青鸟班”的,而且还在规划接下来开始共读《青鸟》这本书。现在既然孩子们都愿意叫“青葵”,那就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班名确定之后,我们开始由此创建班级文化。接着,我也特意把《向着明亮那方》和《我是光明的追求者》这两首诗作为接下来的晨诵内容,想从里面确定一首班诗。
孩子们诵读了之后,更偏心于《向着明亮那方》,并一起修改了一些词句,把班歌也定为《向着明亮那方》。

孩子们因为有了共同的愿景,开始对班级以及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再加上有对学校文化的了解以及在博雅几天的经历,后面继续探讨班训、班级口号等,就容易达成共识了。
以下是我们现在还比较稚嫩的班级文化图。未来岁月,这些词语,将会逐一的在孩子们的生命里显现出来。

就这样,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一颗颗叫“青葵”的小种子种了下去。这些小种子知道,自己的生命里,藏着一朵向阳的“葵花”。
“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是小种子们浪漫而美好的愿景,这些小种子知道,等到满园葵花开放的时候,不仅会明亮了这间教室,世界也会因此而明亮。

如何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的本质要素
教室文化构建的内涵、价值和路径
朱永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2022年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课堂、教室与课程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道在日新。德贵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