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樱花:我的“青葵”我的梦

吴樱花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小王子
 
吴樱花:我的“青葵”我的梦
来源|中华儿女》杂志
记者|华南 

“让往事凝固成记忆/让琐碎串连起美丽/用真心见证你成长/用执着雕琢你希望”这是吴樱花在《孩子,我看着你长大》一书前言中,用心写下的诗句。她坚信,随笔不只是写在纸上的字句,更是沟通心与心的涓涓细流,看上去潺弱,悄无声息,没有奔腾汹涌,却能够浸润到很深很深的土地中。 

与吴樱花对话,谈新教育,即便已经工作一天,她仍旧声音响亮,状态饱满。 


她参与新教育实验十年,从实验中她得出了对教育的新认识:教育不是冰冷的分数,不是机械的训练,不是空洞的说教;教育是关爱,是呵护,是宽容和忍耐,是坚守和期待。

初识新教育 

2002年,吴樱花与新教育实验相遇。 

当时她刚从苏北一所初中应聘到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工作,担任语文老师、班主任,恰逢时任苏州市副市长的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老师在玉峰实验学校倡导新教育实验。 

玉峰实验学校由此成为新教育实验首个试点学校。 

时隔十年,吴樱花还清晰地记得朱永新在报告会上讲的一句话:一名教师如果坚持每天写1000字教育教学随笔,坚持10年一定成功。如果不成功,他愿意以一赔十。 

“以一赔十”,这样的话肯定不当真,吴樱花也只是隐约明白新教育理念。不过在她看来,坚持写教育随笔确实能促进教师思考,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料的积累和提炼。即使不成功,对己也是有益无害的。 

她按照学校规定每天每周完成随笔任务;在观察记录同时,尝试着把随笔发到新教育实验主平台——教育在线网站上;她不光记录语文教学,还详细记录班级管理,初到一个新环境的兴奋和热情,让吴樱花对这些教学工作之外的事务产生了极大兴趣,丝毫不觉是包袱,充满活力地写下一笔一划。 

宋小迪的名字,就在吴樱花的常规随笔中,频繁出现,引起了她的关注。这是一个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的差生,纪律差,被同学称为“天地间第一恶人”。他为了惩罚隔壁班的同学,能把牙刷沾上粪便洗干净后再让人家刷牙,能把自己喜欢的女生名字用刀片刻在自己的胳膊上,能为了打篮球强烈要求退学进NBA……有人说这就是害群之马,吴樱花却在他让人忍无可忍的恶中看到了许多的善。她看到了他很强的集体主义观念、看到了他助人为乐,看到他聪明富有创意,看到他文采飞扬成绩出众……“作为老师,我们都不可以非人性化地以种种借口把孩子逼出校园,除非孩子有更好更妥当的出路。相反我认为,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东西,我们要努力从他们经历的种种事情中提取出教育的积极意义。” 


她坚持以无条件的接纳和宽容帮助他,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话沟通,耐心地疏导他。在他的日记评语里,吴樱花也从不吝啬自己的笔墨,确保交流无障碍。评语的称谓,经常是“我的朋友宋小迪”。

“让往事凝固成记忆/让琐碎串连起美丽/用真心见证你成长/用执着雕琢你希望”这是吴樱花在《孩子,我看着你长大》一书前言中,用心写下的诗句。不知有多少老师,愿意用如此的心血去关注一个差生的成长,纵然他是那么聪明,成绩优异。但是深入骨髓的顽劣与桀骜,家庭的影响再加上叛逆期的反叛,有无数老师让吴樱花早点放弃这个不才的孩子。 

吴樱花没有放手。她坚信,随笔不只是写在纸上的字句,更是沟通心与心的涓涓细流,看上去潺弱,悄无声息,没有奔腾汹涌,却能够浸润到很深很深的土地中。 

当她用一个礼拜的时间,把一个学年来写给宋小迪的随笔整理成册,仔细装订好,庄重递交到宋小迪手上时,这个男孩眼中有泪。 

给宋小迪的追踪档案,一直持续到他初中毕业。当中考成绩出炉,昔日被群起而攻的宋小迪以660分的惊人成绩成为昆山中考状元时,光环与关注纷至沓来,荣誉堆在吴樱花面前。 

面对这一切,吴樱花快乐,却不忘形。三年前她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宋小迪,为他写下第一篇随笔时,没有人预料到他将是中考状元。况且,在吴樱花心中,状元绝对不是衡量一个孩子、一个人的最高标准。作为老师,她要求自己必须以惊人的宽容培养有思想、有担当的,合格的社会人。 


呵护一片青葵园 

2006年8月,备受瞩目的吴樱花走进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工作在她面前铺开一张新的蓝图。新的环境,对于她来说,是从一种孤独走向另一种孤独,还是从一个巅峰攀上另一个巅峰,没人能说清,但她还是给了自己一个希望。 

不比玉峰实验学校,吴樱花在星港学校的新教育活动,主要是吴樱花和几名教师的自发行为。幸运的是,有志同道合者。吴樱花联手张鹰驰、孙志平、郭萍、高桂萍等几位老师,共同组成新教育试验团队,取名“青葵园”,听上去就是一片葱茏青翠,有盎然生长的生命力。在吴樱花看来,新教育是人的教育。而她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和志同道合者的努力,在应试教育的紧张气氛中,还原教育的生命。 

第一学年之后,吴樱花担任年级组长,青葵园也终于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精神核心:包容,合作,共同进步。

在繁忙的开学工作结束,年级各项工作基本进入正轨以后,吴樱花首先在备课组内部提议组内每人必须写随笔,没有老师提出异议,大家都对这项新任务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和高度的关注,其实每个人内心总是有一股热情的,很多时候只是需要一个有效喷发的理由和契机。在备课组得到的支持和响应给了吴樱花空前信心和勇气,为了壮大队伍,她又将年级组班主任拉进随笔队伍。于是,每周二的腾讯通上都会传来她催稿的短信,每个组员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之余,按时地完成每周的千字文。 

采访当天,正是周二,两次打电话,吴樱花都十分忙碌,或许她正在忙着跟同事们交流随笔和心得。


师生共写随笔,是朱永新新教育实验重要理念之一。其目的不在于发表或出版,而是旨在用笔记录、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涯,并积累“中国典型教育案例库”。曾经,吴樱花的《孩子,我看着你长大》,无疑是在力求完整地实现这一理念。而今,她继续践行这一理念。 

因为每周随笔的任务,青葵园组员更加细心地去关注学生的点滴,更加倾心地去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前,也许不会去关注的学生平常的一言一行,而今却成为老师了解学生的窗口,从前也许不经意间就被忽略的班级的某种极细微的现象,而今却成为透视班级整体精神风貌的一个亮点。一个学期下来,每个成员的累积都超过了2万多字,多的达3万多字。“随笔记录为我们储备了详实而又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的后期总结研究成果准备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目前,学校有限的科研课题,青葵园老师们拿到了四个。 

“也许是孤独得太久了,当上天终于给了我这样一群各具特长的伙伴,我倍感珍惜。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我知道在前行的路上我将不会再是一个独行者。”在青葵园,吴樱花写下这些文字,谨以此献给与她一起进行新教育实验的践行者。


完成教师自身的成长 

新教育实验,十年坚持,源于信任与认可,也同样因为吴樱花作为一名教师,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对学生不竭的爱。两者交融共生,相互促进。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在一篇文章里讲一个现代企业家眼中的人才观,当他讲到人才培养的时候,吴樱花记住了一句话:从消极到积极之路是充满荆棘的。 

从当年专科毕业的体育老师,到如今年级组长、高级语文教师,吴樱花在新教育的指引下,把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她的语文课堂趣味盎然,春天,她带学生到返青的田野里去阅读朱自清的《春》与莫怀戚的《散步》;教完《对联六副》后,她让学生拟写对联,“赏风赏月赏中秋,尝喜尝悲尝乡愁”“一桌一凳一个人,满树满园满眼春”,学生的创意远超出老师的想象。这让她看到新教育的能量,更看到学生的潜力。 

带着学生长大,也完成自己的成长。几年来,为了提高自己,吴樱花自费参加了上海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并学完了全部课程,尽管后来因种种原因放弃了考证,但她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骨节日日生长拔高的声音,“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确定自己在成长,这样的充电对我是多么地重要。” 

现在,每一个假期都是吴樱花和青葵园团队成员们充电的时间。上个寒假,他们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教科研任务之外,还完成团队内部的阅读任务:读完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断手册》、《教师的智慧从哪里来》。 

2007年,吴樱花去参加新教育运城年会。会议结束,她心中多了一个梦想,这是她和新教育实验者王丽琴老师的共同约定:用30年时间,我跟踪记录30个学生个案,她跟踪批注30个一线老师,我们一起用30年的时间来呵护和实现我们共同的教育梦想。 

激情满怀时,一切看上去都很简单,沉下心想,30年却是一条怎样的漫漫长路。完成一个跨越30年的约定,需要怎样毅力的支撑,信仰的坚守,“我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能坚持多久,而困难已经是扑面而来:精力的有限,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完成,学生事务的琐碎,跟踪对象的选择,跟踪研究的方式等等。”在她看来,这个计划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提供案例的人选不足,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而如果个案的数量不够多,涉及面不够广,就很难发现芜杂的生活表象下的生命跳动的脉搏。 

现在,青葵园团队弥补了她心中最担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队伍,一起前行,似乎前方又多了一线光明。 

春天樱花开,一树繁华。 


十年以来,吴樱花朴实坚定地一步步行走,从不敢奢望结局会是多么地美好。然而上苍最终眷顾了她。从一个人到几个人,从形单影只到组成团队结伴前行,吴樱花知足。“新教育实验让我们在获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更获得了自信,原来成长就这样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如果说,她内心深处还潜藏着一个小的愿望,那就是再多给新教育实验一点时间,有更广阔的空间让她和孩子们一起寻找更完美的教育生命。

朱永新获得2022年一丹奖——新教育之光,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叙事集锦|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或加【守望新教育】编辑陈东强:qdc0828 微信。非常勿扰!加微信时需说明个人尊姓大名、单位和身份。)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