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顾明远:春风化雨,永葆童心的大先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人剪影”栏目刊发我校教育学部滕珺、韩思阳文章《顾明远:春风化雨,永葆童心的大先生》。
学人小传:顾明远,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教育学科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学》《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世界教育大事典》《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顾明远教育口述史》等。
直面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十大矛盾,顾明远先生提出了他的最新思考……
苏联的留学生活紧张又愉悦,顾明远首先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语言关。任职于列宁师范学校的俄语老师雅可夫斯基教学方法很特别,他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记住上百个常用词汇,第二周便领着大家阅读《联共党史》。学习语言的过程虽然艰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顾明远实现了俄语水平质的飞跃,《联共党史》也“啃下”了一大半。多年后,顾明远反思我国的外语教学时曾直指我们过于重视语法,忽视了词汇和阅读积累,这与他留苏期间的外语学习经历不无关系。然而,专业课的学习更不轻松,因为老师从来不按照课本讲学,而是要求精读原著。顾明远只好拼命地记录课堂笔记,实在记不下来,就靠课后抄苏联同学的笔记。认真阅读原著,是顾明远在苏联学习的最大收获之一,不仅奠定了他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而且对他日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6年,顾明远学成归国后一直在教育领域工作至今。再回首,顾明远更加感到他选择教育事业,既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结果,也与他年少时的际遇密不可分。在那里,他遇到了一批卓越的老师,他们多才多艺,教学充满魅力。顾明远在他的口述史中回忆道:“幸而所在的南菁中学中有几位好老师,使我的青少年时代没有虚度年华……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很有意义,学校的生活很有生气。我的成长是教师培养的结果,我也愿意像我的老师那样去培养下一代。”教育的种子,原来早已种在顾明远的心间。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但近年来,不少学校和社会机构对活动教育的理解有些偏差,课外活动热热闹闹,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活动却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2014年顾明远在《中国教育报》特别撰文《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我提倡“活动教育”》,强调“学生活动并非指学生的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些课堂搞得很热闹,学生讨论得热烈,甚至又唱又跳,但据我观察,总有少数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似乎是旁观者,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另一方面,也不要误解认为讲解课就没有学生的活动。如果老师的精辟讲解能够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讲解课也是一堂好课”。2022年4月,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实践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唤醒、丰富、创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让深度学习成为可能。这也是顾明远“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一理念在当代的最好体现。 入世童心出世佛
顾明远如此积极入世,却又洒脱至极,淡泊名利。1997年,顾明远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一等奖;2014年获“吴玉章终身成就奖”,201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所有奖金顾先生均悉数捐出,用于资助青年学者开展研究,奖励在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人。杭州师范大学聘请顾明远作为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欣然答应,并将所得报酬捐给杭师大,设立专门的励学奖学金项目鼓励后学。1996年起,顾明远和夫人周蕖又悄悄地出资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奖助学金项目,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立志从教的优秀大学生,并再三叮嘱不要告诉受资助者。
顾明远有真挚的童心,更有博爱的禅心,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在口述史中写下的四句人生信条:像松树一样做人,坚挺不拔;像小草一样学习,随处生根;像大海那样待人,容纳百川;像细雨那样做事,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段丹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