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憋了两年,我终于要说这是一部很装逼的电影

2017-03-11 文豪 豪言
电影里的戏眼,往往是生活中的祸根

两年前,我在中国TOP2的大学之一读EMBA,一次通识课上,任课教授推荐了一部很文艺范儿的美国影片《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由前年去世的著名演员罗宾威廉斯主演。

 

故事是百分之百的“白左”套路。贵族高中的学生,向往自由,反抗学校和家长,最终酿出学生自杀的悲剧。


 

这部电影又验证了一条文艺创作的成功套路:把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接受的言行,在小说电影中包装镀金成为英雄行为,或至少是风光表现。

 

比如逆反。

 

校长刚刚在开学典礼上宣布四条校训“传统、荣誉、纪律和优秀”,回到宿舍的学生们就将之改成了“嘲弄、恐怖、颓废和排泄”,他们还将这个全美最牛的贵族高中称为“地狱学校”。

 

如果不是老师基廷()(罗宾威廉斯饰演的男主角)的出现,这些十六七岁男孩子的逆反基本也就停留在口头上。

 

这位教文学语言的老师同样毕业于这所“地狱”学校,他满腹才学、思想活跃、热情浪漫、特立独行、极具人格魅力,更重要的一点:他并不认同学校常规的理念和做法,他的影响力使孩子们的逆反上了规模、上了档次。

 

一、有理念。基丁告诉学生们,年轻人最大的危险是“顺从的危险”,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学习的目的是成为一个自由思想者。

 

二、有组织。基丁学生时代创办的“死亡诗社”,又在这一代学生们手里偷偷复活。

 

三、更有行动。撕教材,违抗父意……,高潮是一位学生因与父亲的争执而自杀身亡,“死亡诗社”名符其实。而基廷和另一位“出头鸟”学生亦被逐出校门,结果是“众输”。

 

按照近年来的“政治正确”风向,基廷和死亡诗社学生的行为,会被冠以诸多美名,是自由、正义和民主的代表,而校方和家长则是落后、腐朽、顽固的守旧派。是的,这部电影的基调的确如此。

 

但事实上,逆反的政治正确只存在于艺术作品,而不是现实生活中。

 

从电影中可以看出逆反的特点。

 

一、反主流。反符号。而不关心真正的对错。藐视社会规范、管理规定和社交礼仪,将之污化为“反动”制度。戏谑校训就是一例。

 

该校定位为精英式的男子预科学校,每年输送名校的比例高70%。所以,目标明确、自律性强是基本的要求。如果不适应,学生有选择学校的自由,因为是在美国。

 

二、图新鲜寻刺激。多为“新”的呼唤,而不是心的呼唤。客观说,虽然管理严格,但学校业余活动丰富多彩,如学习小组、划艇俱乐部、戏剧节等等,但由于这是校方组织的,所以犹觉不足不爽,非要顶风作案偷食一番。

 

表面强调个性自由,但看看领头者吸引同学加入“死亡诗社”的手段吧!好奇心、威胁孤立对方、死缠烂打、甚至用女色诱惑等等。是不是看见了安利、邪教和农民运动的影子?事实上,在影片中,“死亡诗社”的活动往往变成了野餐会和恐怖色情恳谈故事会。

 

三、拼命折腾,小事化大。在矛盾初发,尚未酿成冲突之际,往往置平和沟通于不顾,而选择直接对抗。

 

上文学课用的诗歌教材,的确是一本“板着面孔不说人话”,以其昭昭使人昏昏的烂本。但基廷作为老师,没有去与校方沟通更换,而是领着学生在课堂上撕书。这撕的是书,更是彼此的面子。

 

那位最终选择自杀的学生,缘自与父亲在未来职业选择上的分岐。客观说,他父亲的问题要大一些。因为儿子学习成绩都是优,业余时间演演戏无可厚非。另外,完全的“暴君”式管理,不容商量,最终导致悲剧。

 

其实,青少年与养护者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般不会出现一方完全正确,另一方完全错误,或说事情本身就有绝对对错的情况。事实上,二十年后再看,反而是学校和家长正确的概率更大一些。职业和婚姻都是如此,特别是女性的婚姻:年轻时,怨父母棒打鸳鸯,成年后,悔自己遇人不淑。

 

但由于青少年逆反心理和行为的存在,会使得这些“茶杯里的风波”升级变质,情感代替理性,变得失控,不可收拾。

 

就成长规律而言,逆反之于青少年,那是“必须”的!关键是怎样看待,如何处理。如基廷老师一样的纵容甚至参与,在现实生活中,实非可效仿引用之策。

 

从社会和历史的意义上看,逆反的结局:一是成为稀世之才、传奇之人,但概率低到百年不遇;二是随着岁月悔之,但晚矣;三是时髦地堕落。

 

如果不恰当地演变成社会潮流,促成改朝换代,则可能会千万人人头落地。

 

  1. 北京供地大减,是要托高房价吗?

  2. 码调控开始了!

  3. 城里人不许买农村宅基地 特朗普会怎么说

  4. 从香港大保健管理看内地房产税征收

  5. 陈部长的太极和隐喻

  6. 请吃穿山甲的官商们和武亦姝一起读首唐诗

  7. 海南楼市这把火应该怎么烧?

  8. 地产“后2017”之七大谈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