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石不服

2018-01-11 桥孺 豪言
一是退休,二是变老


王石不服,一是对提前退休微有不甘,因“未准备好”;二是对年龄渐老有意忽略,欲再有所为。

 

1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长寿?”

 

台上的王石,显得比去年的这个时候更瘦,但面色红润,神情放松。

 

2017年中城联盟论坛上,王石被安排做开幕演讲,题目是“大道当然”。“这是我平生演讲第一次念稿子”,王石说。

 

彼时万科之争已近收官,但高手过招,不到最后一刻,难言胜负。如履薄冰也是必须的。

 

今年王石被安排最后一个出场,他的演讲时间,比其他嘉宾至少长了一倍,足有半个小时,此时,他已退休,号为“万科名誉主席”。

 

王石的演讲主题是“三座山峰”。一座创立万科的事业之峰,二座登山游学社会公益的情怀之峰,现在应是有待定义的“未来之峰”。

  

王石说,刚才主持人介绍,说我经历了34年职业生涯。对我来说,这34年已是翻过去了的一篇。即便按照百年来计,我的人生也已进入第三个阶段。

 

时间和年龄,是贯穿王石演讲之纲。

 

演讲现场,王石互动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女人普遍比男人长寿?

 

王石的答案是,“一是经历过苦难,比如生育,锻炼人的忍耐力;二是她们爱美,能折腾,善捯饬,对生活充满希望。”

 

王石回忆:2000年时,我无意中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后来知道是“夕阳红”。我当时就和导演说,你们请错人了。不错,我王石终有一天会“夕阳红”的,但我今年才50岁呀!

 

导演解释说,您误会了。栏目是为老年人办的,但请的嘉宾,什么年龄段儿的都有。我才释然。

 

这个情景我记得很清楚,就如昨天发生的一样。但现在,我已经67岁,真要“夕阳红”了,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可以说准备好了,也可以说没准备好。

 

说准备好了,是说不管你准备没准备好,这段时间你都得过;说没准备好,是因为我原来没有准备在66岁时、即半年之前从万科退休。

 

现在,我仍然处于“准备”的状态,或说适应和调整期。

 

虽说没准备好,但从退休到现在,万科实现了“无缝衔接”。就凭这一点,你们要不要给我点掌声呢?!

 

现场掌声笑声一片。

 

2
    
    “当老师,办大学”

 很多人问我,你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最想做的是什么?

 

我最想去大学当老师,之后可能是办大学。

 

2008年之前,虽然偶然去过大学演讲,但我没有接受兼职或客座教授的名衔。

 

我觉得,去大学做个讲演是一回事儿,挂上教授名号去带课,是另外一回事儿。作为文革后期的工农兵学员,我还是有些自知之明。在书本上、课堂中和实验室的积累还远远不够,有经验,但没有方法论。

 

所以,我专门到哈佛和剑桥去学习,也有意识地体验一下他们的教学氛围。

 

从2008年开始,我开始接受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的邀请,给在读学生讲课,要连续讲15个学时。后来又曾在北京大学给EMBA学员讲课,也是两个整天。

 

我感觉,讲课非常非常累,做企业和登珠峰也没有这么累。后来在哈佛时,我见到很多的教授讲完课后,衬衫都湿透了。

 

这反而使我觉得,对我来说,这不仅是挑战,也是我第三阶段的人生安排。

 

作为一个企业家,你的经历、经验和案例,能够分享给学生,使他们从你那里得到教益,才是企业家最大的价值所在。


3
“6年以后才结果”

 

你们将来在人生的第三阶段,最想干的是什么?为此要做哪些准备?

 

在剑桥为中国企业家办的培训班中,有像我一样年过60的创业性企业家,也有30岁出头的富二代。我跟他们说,你们要尽早考虑这个问题。一是因为将来终会退休,二是千万不要以为企业离不开你。

 

如果你到90岁了,还在第一线耕耘,频繁地出差,整天沉湎于发号施令,开会签字,那不是企业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企业。

 

一次圣诞节,我在剑桥和交流团聚餐,席间有一位在当地工作的中国院士,吃惊地对我说,我是这儿毕业的,在这儿工作十几年了,你才来两个月,怎么好像比我认识的人多得多呀?

 

我说很简单,我来了之后,天天在这儿吃饭。但这两个月,我没见你在这儿吃过一次饭。这位学术上非常成功的中国院士,有的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胃”。我则是入乡随俗,到哪儿就吃哪儿的饭。你们知道,饮食是重要的文化和社交途径。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吃什么,而是熟习当地情况,结识当地人。

 

所以,在国际化和互联网化的今天,你有没有“有意无意”为你的未来,你的下一个人生阶段做好准备?

 

我对自己的未来豁然开朗,是在碰到褚时健先生之后。

 

我第一次上哀牢山的时候,褚先生74岁,他栽种的“褚橙”才这么高。我就问他什么时候能结果,他说,“6年之后”,然后就跟我描述“褚橙”如何生长的种种细节。我一算,那时褚已经80岁了。

 

你能想象吗?一位经历过坎坷的老者,顶一个草帽,袭一领汗衫,还跟你畅谈他80岁之后的事业!

 

一个多月前,我又见到他,他特别高兴,因为比较系统地解决了家族两代的接班人问题。

 

褚的所为告诉我:作为企业家,在74岁之后,完全可以开创一个与你之前完全不同的事业。

 

如果还有愿景,又不知道怎么办,建议你也到哀牢山去,逛逛果园,吃点褚橙,吸收点营养。

 

4

 

“我一个朋友要活到120岁”

 

愿景之外,更重要的是,你的身体有没有做好准备?

 

我今年67岁,我相信10年后,我还跟今天差不多。

 

过去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但现在对年龄的定义有了新版本。据说中年的界限被拉延迟到了67岁,所以,我正处于中年的最后一年。

 

67到75岁,应该被称为“青年老年人”,75岁到90岁才是老年人。90岁以上是“长寿老年人”。

 

人的年龄过一天就少一天,不可能逆生长,但延缓身体的衰老进程,却是可能的。

 

深圳有一家搞生命基因测试的公司叫华大基因,创始人之一是汪建。一次,他跟我说,他的墓志铭都想好了:汪建,湖南人,出生日期:1953年某月某日”,但有意思的是,他想把“卒年”也填上去:2073年,也就是说,他要活到120岁。

 

汪建相信科技上的进步,已有可能改变人类的寿命,我乐见并相信汪建的愿望和目标能够实现,并甘效其后。

 

最后,王石回忆起在剑桥的一次赛艇训练。因为是和学生们一起,他很卖力,腿抽了筋。但在一拐一拐往回走的时候,他的心里特别愉快,嘴里还哼着小曲。

 

“你们猜猜,那天我哼的是什么曲子?是《九九艳阳天》。”

 

《九九艳阳天》是上世纪50年代末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是关于战争年代的青春、爱情、离别和未必能实现的重逢。

 

这首歌民风淳厚,质朴热烈,明示冬去春来,暗喻苦尽甘来。既有革命之所,又有关关之情。但这首欢愉动人的歌曲,在后来的政治风波中,被视为靡靡之音,屡经劫难,曲作者宋如星亦两次受到批判和冲击,并因此身患绝症。

 

在弥留之际,宋让妻子给他唱《跟着我吧》,妻子哽咽唱不下去。从家乡来照顾他的小侄女便轻声为他唱了《九九艳阳天》——这首他谱写并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歌曲。


当然,提这个掌故与王石没有关系,只是在百度上尚能查到的一段信史,属于知识拓展。


1、冯仑:让李小璐告诉我们中国房地产的现在和未来

2、别慌,放松限购已在路上

3、芳华逝去,小刚醒来

4、左晖的两次赔款

5、高人高论:买房的11个理由

6、我们等的是靴子,却掉下来一块大石头

7、骂王健林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8、中国房市:2017乱局+2018预测

9、王石告别之际,一起看部三级片吧

10、贾跃亭,他可不是疯子

11、任志强之后,王石之前,闫浩讲了些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