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天只卖30碗面,每一碗都希望是你吃到的最好的一碗

2016-11-17 大头葱 火锅BaBa


成都,作为美食之都,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大小餐馆,有各色美食扎堆的美食街。这些美食和餐馆的背后,是为之付出努力的老板、店长、厨师和每一位普普通通的员工。


有些店,一直开在不太为人所知的小街,

有些人,一直持之以恒做着好吃的东西。

像朋友一般闲聊,分享某家店和某个人的故事。


“成都伙食”特别推出“小人物,大故事”系列,一同走进餐饮人的世界,听他们诉说美食背后的故事。




还记得《小人物·大故事》第一期讲述了一个与寿司结缘的胖子。的确,现在很流行日式料理:寿司、日式火锅、猪排饭……还有就是拉面店。


拉面

ラーメン



日本最早关于中国面条的记载是明朝遗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后,用面条来款待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国。早期最普遍的是加上叉烧肉、笋子的酱油口味,但现在拉面的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和歌山爱用酱油,北海道则更喜欢用味噌。


这次,《小人物·大故事》要讲的,就是这家源自和歌山的拉面店的故事……



一天只卖30碗拉面是套路,还是另有缘故?


日式拉面上一次被安利,还是水头师傅在伊势丹开的元町之味,当然现在分店之多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听朋友说最近又新开了一家拉面店很厉害:晚上才开卖,总共只卖30碗,每天都排满了人排队等号。


这家店不在郊区,也不在校外饮食城,正是美食网红聚集之地:郁金香广场。这里有三圣面、口福门米线这样的老牌街边店,也有小龙坎豪虾传这样的网红人气餐馆。


口岸虽好,但竞争也异常激烈,老龍亭敢开在这里,看来也是下了不小的决心。


16:06,已有近7、8人在排队等着……拿号



16:24,排队人数已经超过30人


号牌


到了16:30,老板小余准时打开了卷帘门,站在门口给排队的顾客依次发放餐牌,而每人限领2个号,一个号交5元的押金,同时非常耐心地告诉你等到18:00才可以入座就餐,但是会等你到晚上9点,如果你并不是饭点时间来吃面的话。



发放完号牌,便继续回到店内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以迎接18:00准时等候的客人。虽然发放号牌和开始就餐之间有一个半小时的间隔,却每天都有顾客会守在门口等着第一个就餐。


进行着开店前的最后准备


等着第一个就餐的顾客


因为,如果你是第一个就餐的人,推荐一定要点东海鱼贝面,为求最好地呈现这个可是每天限定一碗的,所以这才是很多人排第一个的真正原因。


这独一份的“头面”,价格也远高于其他口味


每天限量30碗,可能很多人会嗤之以鼻“饥饿营销”,但是如果你来过,就知道“一人店”的时间成本确实很高。店虽然小,但从开店到闭店里里外外所有的事都是老(小)板(工)一个人在做。小余说,每天10点到店里开始熬汤,必须保证每天都要熬够8小时,所以只能保证30碗的质量。”




拉面之路才开始,未来还很长。



邻座的女孩等到了她的限量“东海鱼贝面”,她的那份看起来像极了我家里某本日本美食大全里面的精彩图片,我当然只能眼巴巴的拜托她让我的相机先吃一口。


看到厚厚的三文鱼切片、去壳的大虾、火候刚好溏心蛋……用料相当丰富,相比之下我的这碗传统豚骨拉面显得有些单薄。不过,没抢到第一也没关系,每天最后一碗面也有彩蛋。


每天仅限一碗的“东海鱼贝面”



黑麻油豚骨拉面


小余说,自己和拉面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作为一个美术史学科交换生的身份去日本一年。小余说,那些不论大小的寿司店、炸猪排店都不收留学生,其实也只有他呆的那家店收了他作店员。与拉面的缘分便从此结下。



在日本的时光虽然短暂、辛苦、匆忙却又充满了乐趣。特别是在拉面店打工的日子,从早到晚,从冬天到夏天。而时间,一晃就到了回国的时候。回到成都,小余对在拉面店里师傅和同事们的那种热情、那种专注、那种用心做好每一碗面的精神很有触动,于是决定在成都也要继续这样做下去。



从茶店子到科甲巷,推车摆摊卖拉面,像极了日本街边的流动拉面摊。虽然辛苦,但为了梦这些都是必要的过程。总有一天,会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店。



当年摆摊的照片


如果你是日料爱好者,一定去过香香巷的“鱼の中华拉面”,当初也是周一不开门,也是每天限卖30碗……是的,老板正是同一个人。这家店也是红极一时,至于为什么另立门户,小余婉转地说了当初的起步、发展到最后独立出来的前因后果,也坦承当初经验的不足。



鱼の中华拉面


所以,这一次,无论多么艰难,多么辛苦,一定要做好这间属于自己的一人店。小余是个对拉面有着极高要求的人,经常会因为“今天汤熬坏了不营业”“今天蛋没煮好不营业”“今天老板身体不适不营业”,这些看起来有点任性的理由让顾客白跑一趟。“但如果从一开始就降低标准,那以后只会越做越差。”



店面虽然很小,小到只能坐下7个人,但是所有物品的摆放都井然有序。地面也干净整洁,墙上除了贴着手写菜单,还有一张一碗面的成本,当然这里面没有额外的人工成本,所以老龍亭的拉面可以将均价做到35元/碗,而成都的日式拉面馆几乎单价都在40元以上。


这张成本表已经“涨价”过几次了


小余说,现在只想一个人把这家店做好,不打算请人也不打算开分店,自己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手艺。虽然累,甚至不被理解,但这是心底的原则,不愿轻易改变。



像店里墙上挂钟下面这排字写着的一样:拉面之路,努力向前中……对于小余来讲,拉面就是他的人生,拉面之路就是人生之路:没有捷径,要有耐心。


就好像,汤头要浓就得熬足时间;

就好像,叉烧要香就得不减工序;

就好像,面条要弹就得反复搓拿;

就好像,鸡蛋要嫩就得精控火候。


既然是只有一次的人生,每一步都要努力啊。



采写  |  大头葱



小人物,大故事

美食背后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

满载着大大的梦想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