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隐世小村百年前盖房子,钢筋水泥玻璃都来自地球另一端

叶克飞 飞一般自游 2022-05-28


孤悬于村外的鸣盛楼▲


广东江门台山市到底有几个龙安村?这真是个问题。仅在白沙镇,我就碰上过两个。


第一次探访龙安村,是在两年前。当天下午,我一路跟随导航前行,找到了乡道旁的龙安村。但眼前村落虽然古朴,却没有传说中的精美洋楼,我立刻便知自己找错了地方。下车向村民询问,对方一时也说不清楚,直至看了我手中的图片和各种文字资料,才告诉我此龙安非彼龙安,我要找的是白沙镇郎溪行政村下辖的龙安村。因为当时天色已晚,我只能暂时放弃。


时隔一年后,我卷土重来,再次寻访龙安村。有了上次经验,深知找到这个导航也没有记录的地方并不容易,所以我为免浪费时间,抱着“找得到固然好,找不到拉倒”的心态,将之放在当天行程的最后。导航软件依然没有郎溪龙安村,所以我直接导航“郎溪大道”,一路留心道路两侧路标和一个个牌坊。


所谓大道,其实只不过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村路,两侧山坡与稻田交替,间中可见一个个自然村,大多以“龙”字开头,却始终不见“龙安”。此时太阳渐渐西沉,路却越走越荒凉,心下不禁慨叹:难道真跟龙安没缘分?


好不容易才见到一个路人,停下车来问路。对方说还得继续直走,大概十分钟就能见到牌坊。从地图上看,郎溪大道的尽头似乎并不与其他道路相接,委实是“一条路走到黑”,平时只供沿途各自然村的村民进出。如今台山村子里多半只剩老人,临近黄昏更是罕见人迹,车子更是几乎见不到。


龙安村隐藏更深,几近道路尽头。牌坊立于路旁,一条数百米的蜿蜒小路从牌坊下延伸向稻田深处的村子。此时天色渐暗,稻田中有人在烧禾杆与杂草,白烟弥漫,遮挡着更远处的山坡。若非有这烟雾弥漫,我简直怀疑这是空村。


村子依山而建,极为安静,不但见不到人,连人声都听不到。村前广场上停着的一辆小车,几乎是一眼望去唯一的现代化痕迹。


第一眼看到龙安村,这辆小车是唯一的现代化痕迹▲


资料记载,龙安村目前只有六十多人居住,海外侨居者却有三百多人,均为黄姓。六十多人这个数字当然可算是“人丁凋落”,但我对此数据存疑,不是因为它太少,而是太多——眼前实在太安静,哪里能见到半个人影,要知道,这可是晚饭时间,连炊烟都欠奉。


在公路网覆盖率已经极高的当下,龙安村仍显得极为偏僻,可想而知百年前的它有多么偏远。但也正是这个小小村落,在近百年前建起了七座洋楼和两座碉楼,数量位居郎溪甚至白沙镇之冠,精美程度也首屈一指。


台山人回家乡兴建洋楼的高潮是在上世纪30年代,当时在美国等异乡打拼的台山人,遭遇排华法案等一系列不公平对待,也因此有了更深的思乡情绪,同时,他们累积的财富也需要转移。因此,一场建筑史迁徙奇迹得以催生——台山乃至四邑地区的华侨们,将建筑材料、图纸乃至各种新的思维与理念,漂洋过海带回家乡,进而建成一座座洋楼。


龙安村也不例外,当年村民黄灿昌与四个儿子漂洋过海,在美国经商,辛勤打拼后终于有所成就。后来四兄弟陆续回乡,各建起一座洋楼,即远近闻名的兄弟楼。黄灿昌的长子黄立交于1928年建成“交庐”,次子黄操德于1930年建成洋楼,一般称为“操德楼”,三子黄尧德于1932年建成“尧庐”,四子黄立青于1933年建成“青庐”。


交庐▲


一般来说,台山人兴建洋楼的时间,也正是村落重新规划的时间。归国华侨利用自己在海外所见所得,模仿西方城镇格局,以股份集资的形式重新规划并兴建村落。龙安村也不例外,它以几排民宅和横平竖直的巷道为主,村前广场面对着稻田。广场一侧是入村之路,另一侧则有两栋洋楼比肩,它们直面稻田,占据村子最好的位置。


其中靠村子较近的那座是黄灿昌四子黄立青所建的“青庐”。大门非常有趣,专门开在侧面,面向稻田的外立面则都是窄窗,能起到防御作用。正面女儿墙相当精美,顶端山墙上刻着“青庐”二字。另一栋则是黄立交于1928年建成的“交庐”,也是龙安村最漂亮的一栋洋楼。白色墙身的它,大门直对稻田,西式梯形阶梯之上,有六根爱奥尼亚式的小型廊柱。顶端有罗马式穹顶,十分精美。


青庐▲


在我围着这栋洋楼晃悠时,一个中年男人骑着摩托车归来,正是此楼目前的居住者。他说家里亲戚都在美国,只有他一家留守,也就成为小楼的代管者。也正因为有人居住,所以这座“交庐”是龙安村众洋楼中保存最好的一座。说起小楼,他一脸自豪,告诉我里面格局一如现代别墅,客厅饭厅齐备,而且早在近百年前就已有多个卫生间的配置,内部使用的地砖和四色玻璃都是当年从海外运来的美国货。


以当年的交通条件,从美国运送建筑材料回国何止不易,简直是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台山人乃至四邑人做到了。龙安地处偏僻,这个任务更是无比艰巨。建筑材料在海外装船后,会先通过越洋货轮运送至香港或广州,然后沿河道送至开平,之后再换火船,通过流经四邑的白沙河,才能到达离龙安村约1公里的鲮鱼潭,最后由村民用手推车运回村里。所以,我眼前这些历经近百年沧桑却仍然保持相当完好的钢筋水泥、玻璃灯饰,当年可都是跨越了大半个地球,才从当时的美国来到偏远的龙安村。旧时华侨以多年打拼而来的积蓄所购置的这些材料,也正是洋楼历百年而不倒的根基所在。


在“青庐”与“交庐”背后,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荒地上还有一具老式炉灶,斜斜的烟囱指向天空,看地上炉灰,近期还曾使用过。另有一条小路,伸向后面两栋前后而立的洋楼。前一栋是并不属于四兄弟楼序列的“健庐”,也是村中华侨所建。它的中式成分更重一些,外观沉稳,采用清水墙,每扇窗子上下都有精美浮雕,即使饱经沧桑,图案仍依稀可辨。


“健庐”背后的洋楼已经看不出名字,我怀疑它就是兄弟楼中的“操德楼”,但不敢确认。它不但有着高耸穹顶,大门上方还有一幅有趣的壁画。一般农村房子的门上壁画,多半是花鸟虫鱼、传统故事。可这座洋楼大门上的壁画却画着一座洋楼,附近还有火车在桥上驶过,天空有飞机,河上有轮船。近百年前就有如此“新潮”的壁画,也可见洋楼主人的视野,还有对现代文明的憧憬。想必在他心目中,这些“新奇玩意儿”更能“配合”他的宅子吧。而当时的村中孩童在嬉戏时,会不会也被这幅壁画所吸引,对世界与未来有更大的憧憬?


前面的是健庐▲


旧时台山和开平等地,因为地处偏远,又是山区,一向被匪患滋扰,因此催生了举世闻名的碉楼。龙安村如此偏僻,更需防匪,因此村中也有两座碉楼。就在“青庐”与“交庐”的侧后方,一座碉楼与“健庐”隔草地相望。这座看似孤悬于村外的碉楼名为鸣盛楼,与村后半山高处的保安楼一起,多年来守卫着龙安村。当年若有匪祸,村民就会紧急迁至碉楼里居住。


碉楼窗子极小,顶层天台可以瞭望和御敌。内部每层都有四个房间,可供村民分户居住,十几户村民均可安置。平时在碉楼中储备粮食,一旦有变乱,在碉楼中也可支撑多日。


健庐窗户的雕花▲


走回村子广场,再沿巷道进入村中,两侧民宅新旧杂陈,仍以老房子居多,斑驳青砖墙林立,多半看似已无人居住。兄弟楼中的“尧庐”静静立于村子的最后一排,与另外几座洋楼一样门窗紧闭,外观保持完好。二楼阳台的四根柱子与上拱十分精美,窗户上的雕饰也相当漂亮。


尧庐▲


在村中流连许久,直至天色已黑,我才驾车离开龙安村。途经牌坊时,我回头望向稻田间的小村,依稀可辨的它依旧安静,仿若无人。那些寂寥的老洋楼,曾经承载过几代人的故事,如今却只是海外游子的记忆。它的辉煌灿烂,也定格于旧时岁月中。


“青庐”与“交庐”▲



图源 | 叶克飞摄

作者| 叶克飞

编辑| 二蛋

本文原载于澎湃新闻“私家地理”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中国第一所华侨捐建的乡村学校,至今仍在使用


全球夜生活最丰富城市,最多的竟然是书店


飞一般自游,是一种什么感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