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安三万里》背后,唐朝的阶层跃升困境

鱼玄机 青年志Youthology 2023-08-22


《长安三万里》是最近热播的一部动画电影,不但创造近16亿票房,豆瓣口碑也高达8.2分。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我们熟悉的唐朝诗人高适和李白,影片长达168分钟,以年老的高适对过去岁月的讲述作为叙事主线,不但为我们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李白形象,也展开了唐玄宗时代诗人群像的画卷。

片中的李白因为是商人之子,无法参加科举,只能通过结交达官贵人,想尽各种办法实现抱负,但晚景却还是凄凉;高适虽然出身名门,却因家道中落,也迟迟得不到机会,最终选择从军。


正如历史学家于赓哲所说:“李白和杜甫、高适等都把仕途视为主业,把诗歌看作是手段,但是没想到,让他们青史留名的,正是诗歌,而不是他们的仕途。影片里的长安城是一个成功的代名词,是诗人们的精神高地,也是大多数诗人们失意的地方。但是李白他们不知道,正是他们的失意成就了他们的文学,而他们的文学成就了长安。


影评人卫西谛评价《长安三万里》是“文化基因”类型电影,或许因为片中呈现的很多诗句对于中国人而言,即使对文学再漠不关心,也能随口吟诵。但也有人不满意电影对两位主人公的塑造,认为拿高适脚踏实地追求梦想最终功成名就去反衬李白肆意潇洒但最终仕途失意显得过于说教。但也有人认为争议之外,这部影片为我们的大唐想象提供了一种视觉投射,并成功地为现代人提供了再度进入唐朝历史的契机。


某种程度上,《长安三万里》描绘的是一群壮志未酬的才子才女,片中不但表现了主角高适和李白的逐梦的艰难,一干配角也各有失意,影片还虚构了一位名为裴十二的女子,空有高妙的剑法却无处施展。


无独有偶,2023年4月,一本名为《烧尾》的书出版面世,主题正好和《长安三万里》遥相辉映,不但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唐代的科举制度、科举文化和唐朝知识分子与科举和仕途相关的经历,同样还将女性知识分子的命运为我们娓娓道来。


在该书的扉页上,作者这么写道:“他们的奋斗与成败折射的是唐朝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底层的逆袭永远是社会活力的来源,也是能打动人心的历史,我们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带着对影片的诸多疑问,我们采访了该书的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隋唐史专家于赓哲。



采写 | 鱼玄机

编辑 | 叶倩雯





01

唐人的性格和今人有契合点


《长安三万里》可以说是暑期档最火的动画电影了,它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唐玄宗和唐肃宗在位时期,作为隋唐史的专家,能否先请你分享一下看完片子的感受?


于赓哲:我是在点映的时候就看了这部影片,当时也不知道它未来的市场会如何,票房好不好,但我看过之后的第二天就在社交媒体上推荐大家也去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片子很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表面上在说唐朝诗人,实际上有一种现实关怀。它既是李白等人的职场记录,也能唤起现代人的共鸣,有古今相通的道理在里边。


李白和高适基本代表古往今来职场的两种成才之路:一种才华横溢,有天才,但是行为张狂,不拘一格;另外一种比较多见,属于有一定的才华,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电影角度是比较新奇的,从高适的角度来看待李白的一生,整个电影的主角是诗歌,借年幼的杜甫说出那句话:“谁还不会写诗啊!”可无论高适还是李白,诗歌不只是他们的爱好,也是他们晋升的资本,尽管他们原本没有把诗看成是自己人生的主业,想的都是济世经邦,如何跻身仕途从而实现人生理想。但没想到,最终除了高适在官场相对得意之外,李白、杜甫、王维等在片中出镜的其他人,官场都是很失意的。


话又说回来,“自古文章憎命达”,一个人如果太顺,恐怕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可能就会缺乏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把握,因此高适在这几个人当中,官是最大的,但是文学成就却是最小的。


李白和杜甫痛苦的命运给了他们一个契机,他们的诗被锤炼得更加的高妙。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原本不重视的东西,认为是业余的东西,结果反倒成了他们身上鲜明的符号,也因此成就了唐朝的文化。唐朝的文化没有了李杜,还是唐朝文化吗?长安没有成就他们的仕途之梦,他们的诗歌反过来成就了长安,也成就了大唐。


《长安三万里》剧照


关于唐朝的影视剧非常多,唐朝可能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朝代,你觉得唐朝为何如此别有魅力,让我们总是充满向往和想象呢?


于赓哲:唐人的性格和今人有契合点,唐人性格很活泼,唐朝束缚比较少,不去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唐人有个性,有创造力,也有故事。今天的人欣赏这样的人,而不是那种循规蹈矩被宋明理学束缚的士大夫。


唐人很率真,没有特别多说教,就拿唐朝传奇小说来说,真的是快意恩仇,从不在小说里设置一个说教模式。后世的小说可不是这样,哪怕就是色情小说《肉蒲团》都要“穿靴戴帽”,说什么如果你在这个作品里如果只看到肉欲就是没参透这本书,意思是它还是用来教化人民的,很是好为人师。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就说得很好,他说唐人的传奇小说不屑于说教。你想一个整天端着个架子,爹味十足,天天教训你的人,和一个率真的人,仅仅是想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你,还说得眉飞色舞的人,哪个人更让你喜欢?今人当然欣赏的是唐人这种风格。




02

唐朝的官员是没有文武之分


你的新书《烧尾:于赓哲说唐才子才女》谈的其实也是唐朝人的奋斗,他们如何实现阶级跃升等话题。其实不论是通过这本书,还是这部电影,我们都发现唐朝读书人想要实现理想的路径各有不同,比如高适出身是世家望族,但是家道中落,经过很多坎坷之后,他决定从军去实现他的理想。我很好奇,唐朝选择从军的知识分子多吗?


于赓哲:唐诗都写“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人很尚武的,如果文臣这条道走不通,就走参军这条道。这在唐代文人当中并不罕见,高适是一个典型代表,另外一个代表就是岑参。


岑参是个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就是写于他参军期间,他跟高适的人生轨迹非常像,也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岑文本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宰相,三代都是做官的。但岑参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双亡,他和哥哥相依为命。后来岑参考上了进士,守选三年后对自己得到的职位不满意,就选择自告奋勇去了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他的很多边塞诗都写于从军期间。


所以高适和岑参被后人并称“高岑”,他们的人生经历比较像,可以视之为是唐代文人从军走仕途的代表性人物。


延伸阅读:

《烧尾:于赓哲说唐才子才女》
于赓哲著

中信出版社

2023年4月


我们看一些影视剧,经常感觉古代有所谓“重文轻武”的说法,唐朝是这样吗?会不会说以从军的方式进入仕途,就比科举的方式低人一等?


于赓哲:这个在唐前期起码是不存在的,因为唐前期是“关陇集团”掌权,陈寅恪先生就曾说过:“关陇集团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意思就是说唐朝的官员是没有文武之分的,连行事风格文武官员都比较接近,比如说后世的官员是文官乘轿,武官骑马,但是在唐代,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是骑马的,整个社会弥漫着浓厚的尚武的习气。


其实唐朝的很多文人也是能够带兵打仗的,比如说长孙无忌,包括我在《凌烟阁》一书里边提到的张巡,他本来也是文人,后来做了大将。当然不是说唐朝没有文武分途的情况,只是没有其他朝代那么明显,军人出身的人会不会受歧视,还是要看功勋的大小。比如刚才提到的郭子仪,他是通过武举上来的,一辈子没有做过文臣,可是谁敢小看他呢?


唐朝还有很多所谓的番将,就是少数民族将领,为什么唐朝会如此重用他们呢?


于赓哲:在唐朝建国之初,唐军当中就有很多的番将,李世民自己都有一半的胡人血统,尉迟敬德等人听名字就不是汉人。番将为唐朝的开疆拓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安史之乱也是两个番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但镇压他们的也有不少是番将。比如军功仅次于郭子仪的二号人物李光弼就是契丹人,再比如仆固怀恩、白孝德等人。


唐朝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军队当中有很多的胡兵胡将,这个一点也不奇怪。只要是大唐的子民,少数民族一样可以入朝做官,参加科举,据说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都被认为有胡人血统,他们参加科举也好,做官也好,都没有任何阻碍。


《长安三万里》剧照




03
高适比李白幸运的地方在于他有很多选择

另外一位主角李白出身商人家庭,没有资格参加科举,尽管很有才华,但想要出人头地还是受了很多委屈,为什么商人的地位如此低?


于赓哲:古代人把人划分为四类:士农工商,商是最后一位的。这不是偶然的,自古就把商业视为末业,意思是一种提不上台面的职业,属于空手套白狼,让人瞧不起。中国古代重农抑商,自然就会出现一些措施,比如有的朝代规定商人不能驾驶豪华的马车,有的朝代规定商人不能穿染过的衣服,只能穿白衣。隋唐就规定,工商之家不得入仕,不得参加科举,说白了各个朝代都有限制商人的一些举措。


影片里的高适祖上很显赫,但家道中落,影片表现他想要获得上升空间似乎也很困难,这又是为什么?


于赓哲:高适想要做官这个出身没问题,所谓家道中落可能不见得是穷困,主要是家中没有人在朝中任高官了,但还是可以通过科举啊,门荫啊等手段做官,他不像李白面前横亘着一座大山。当然,唐朝文人走科举也不简单,要奋斗努力,还要干谒走关系,这些高适都要做,他比李白幸运的地方在于他有很多选择。


李白最终走的是荐举这条路,他能够当上翰林学士,主要就是依靠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玉真公主很受玄宗的喜爱,她说的话很有分量,加上她本身很爱才,所以唐朝的年轻人都竞相拜访玉真公主,她的家里可以说是唐朝顶流的文化沙龙。


李白两次来到长安,都上门拜访玉真,第一次玉真安排他住在钟南山下的玉真别馆,没有见他,李白很失落,还写诗诉说自己的苦闷心情;第二次玉真接见了他,还把他推荐给了皇帝。这个过程中,李白的好友丹丘生起到了很大作用,丹丘生是鲜卑人,是一位很有名的道士,玉真公主也出家为女道,丹丘生的推荐分量比较重,最终让李白见到了玄宗。


其实荐举这条路很窄,走起来非常难,天下读书人都想见玉真公主,但每天能见几个?她在其中又能赏识谁?这是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这对才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电影里的李白为了走仕途到处去行卷,就是给一些达官贵人送去自己的诗文,这部分在《烧尾》一书也有详细的记载,能否和我们再谈谈什么是“行卷”?


于赓哲:行卷是唐朝的科举制度所决定的,因为当时的科举考试不糊名,也就是卷子不密封,意味着考官能一眼看到考生的名字。如果考生原本就名噪天下,考上的概率也会很大,所以考前给自己营造名声就变得至关重要。


而且科举还加试杂文,也就是说诗词歌赋本就是考试的内容,唐朝人特别重视文学,喜欢用文学来衡量一个人的才干,因此有志于科举的才子们,就要把自己得意的诗文装裱起来,再去各个达官贵人的家中去赠送。这样的工作有时候会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谁也不知道哪朵云会下雨,哪位达官贵人会担任考官,只能不停地去拜访,这就叫干谒。《长安三万里》也有表现唐朝诗人干谒的内容,可以说行卷就是干谒的核心内容。


等到快要考试了,很多人还要再去拜访贵人一次,表示怕对方忘记自己,还要再送一次,这种行为叫温卷。行卷和温卷成为唐朝才子生活的一个主旋律,基本上天天都在做。可能某天一个达官贵人看到一首诗写得不错,很赞赏,就广为人知了。我们今天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就是在行卷和温卷的过程中诞生和传播的。


李白就曾经干谒贺知章,后者的年龄比李白大很多,并且位高权重,特别受到玄宗皇帝的青睐。正是贺知章看到李白的行卷,然后惊叹道:“你是天上的谪仙人”,李白的美名才得到很大的传播,这就是行卷的结果。


《长安三万里》剧照


李白做了一段“御用文人”,留下一些赞美玄宗和贵妃的诗歌,一开始很被重视,但为什么很快他就失宠了,是因为性格问题吗?


于赓哲:所谓“御用文人”看你怎么说了,安史之乱之前翰林院这些翰林学士、翰林待诏之类的,都是御用的。李白肯定也写过一些所谓的应制诗,拍过皇帝的马屁,但在翰林院供职,不写这些是不可能的,但他还是一个很关怀民生的人。李白最后官场失意,主要还是因为生活习惯,他太爱喝酒了。


李白不甘心在翰林院里供职,翰林院都是陪皇帝玩的,他觉得做宰相才是人生理想,一辈子做诗人不甘心,想要竞选中书舍人,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负责起草诰书的,全天下的文人都非常仰慕这一职务,这证明了皇帝对自己才干的认可,以后的仕途也会非常光明。


最终玄宗放弃李白担任这个职位,理由很简单,他说:“李白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意思就是李白这个人太爱喝酒了,一喝酒嘴上没个把门的。“恐不能不言温室树”是汉代的一个典故,太师孔光的嘴特别牢,为官几十年,宫里边的任何事儿,对家里人一个字都不提。有一次吃饭,家里人问皇宫里的温室殿种了哪些树,但就这么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孔光拒不回答。唐玄宗的意思是,李白不可能像孔光这样嘴牢,于是他将李白赐金放还了,李白就这样离开了长安。


李白的官场失意在于他把诗歌视为副业,总觉得主业应该是经邦济世当宰相。但是眼见人到中年,这个梦想好像还遥遥不可及,心理就难免就失衡了。


这种以文学才能选拔人才的方式会不会有些不合理呢?一个有文学才能的人就一定是好的官员吗?


于赓哲:古代重文轻理,不仅是唐朝,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都存在的现象。我们也要体谅时代的局限性,那个年代接受教育的人是相当有限的,如果一个人的诗赋写得非常好,就是最直观衡量教育程度的手段。


古代没有毕业证书,也没有职称证书,只能通过这些文字来揣摩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诗赋写得好,经学也不会差,后者是国家认可的主流学科,是统治思想。久而久之,官场就习惯用诗赋来评判一个人的水平。


当然我们不排除这种文字写得漂亮,但是行政能力很差的那种人,李白可能就属于这类。但多数情况下这种选择标准还是不差的,只不过不管以经学为标准,还是以诗歌为标准,都轻视技术阶层,武则天时期甚至规定技术出身的官员不得过五品,其实就是一种重文轻理的体现。


《长安三万里》剧照




04

固化的阶级观念在一定条件也能转换


《长安三万里》还提到李白的婚姻,说他为了改变门第两次入赘,这符合历史真实吗?入赘在唐代是什么样的情况?


于赓哲:李白有四段婚姻,两段是非正式的,正式的两段分别娶了许氏和宗氏,她们都是宰相之后。至于他有没有入赘,则有不同的意见,一方面符合入赘的一个标准,他都是到人家女方家成亲的,似乎一直住在女方家里边,像入赘,但是他的孩子又没有跟着女方的姓,这又不符合入赘的标准。所以李白的婚姻是不是入赘,我觉得两可,总之不是当时典型的婚姻形态。


其实对于高门第的家族来说,有的人家并不打算靠嫁女儿实现家族逆转,把女儿嫁给一个天下公认的大才子,尤其是这个才子家里还挺有钱,也未尝不可,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从这点来说,当时这种相对固化的阶级观念在一定条件下其实也有可能转变?


于赓哲:要看怎么转变,比如说商人阶层,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就是个典型,他家里边是经商的,后来看中当时的太原留守李渊,于是投资李渊,用家财帮助他购买军备,当了李渊的胄曹参军。后来李渊在太原举兵,建立了唐王朝,武士彟也成了建国十六功臣之一,自然也就做了官,这就可以视之为商人改变自己阶级属性的一种手段。


整部《长安三万里》的故事都是以宦官程监军和老年高适的对话展开的,唐代的宦官在政治局势中也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什么样的人会做宦官呢?宦官在唐朝历史里起到什么作用?


于赓哲:唐朝的宦官,有如下一些特点:基本上都出身贫寒,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做官宦就是为了换一碗饭吃,有一个前途,甚至为了走捷进,这才另辟蹊径,一般的士大夫没人走这条路。对贫困的阶层来说,这当然也是一种走进历史的机会,但宦官的名誉肯定是很不好的,走出这一步需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


唐朝300年的历史,前期是不存在宦官专权的问题的,专权是从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开始的,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宦官专政就非常地严重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时代之一,另外两个是东汉和明朝。唐朝的官宦不仅掌握着行政决策大权,还敢于杀害皇帝、废立皇帝,他们还掌握了中央禁军神策军,权力相当大的。


当然了,之所以屡次出现宦官专权,根子还是皇权的需要,皇帝需要有一个非正规渠道办事的途径,宦官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外朝的大臣则不行。皇帝总是担心外朝大臣权力过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需要培植身边的人来抗衡外朝。


即使出现宦官专权甚至杀害皇帝,他们也不会认为官宦体系有什么问题,甚至还会觉得是被杀的皇帝出现问题。比如说唐宪宗被宦官刺杀,那是因为唐宪宗吃丹药,引发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他变得脾气暴躁,整日殴打宦官,最后宦官一气之下把他杀了。在后世的皇帝看来,这或许纯属个人失误,不会上升到对宦官专权的质疑。




05

唐朝女性受礼教的束缚比较小


《烧尾》中有一个章节是专门来探讨唐朝的女性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作用。《长安三万里》里面也有一位虚构的女性陪裴十二,她空有一身剑术,却无法施展才华。你是怎么看唐代女性的总体地位的,我们虽然都知道唐朝女性地位相对高,但也好奇她们行动的自由度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


于赓哲:唐代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可能比中国古代其他时期的女性高一些,另外她们在婚姻中虽然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一般来讲,家长的态度会比较开明,也会征求女儿自己的意见。宰相李林甫当年就专门在家里开了个小窗户,让几个女儿站在窗户后边偷偷地看到府上来拜见的年轻官员。如果女儿有看中的,他就让对方来家里提亲。


唐朝女性受礼教的束缚比较小,她们的社交是比较自由,比如在上元夜可以观花灯,平时也可以野游和野炊,可以去佛寺看俗讲,到西市逛街……女性出门没人拦着,不会有人说爱出门就是不守妇道。


上层社会的女性比起中下层社会女性还多一样,就是她们普遍婚姻自由,上层社会女性再嫁,甚至三嫁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自由度比较高。直到晚唐时候,唐宣宗这样一个非常正统的儒家皇帝出现,公主再嫁的情况才消失。当然这也就预示着之后朝代对女性的束缚越来越多,这种趋势可以说在晚唐已经开始有苗头。


《长安三万里》剧照

 

我们也知道像这种上层社会的女性,她们参与政治的程度也是比较高的,女性想要从政都有哪些途径?


于赓哲:武则天能够称帝,成为在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当然是因为社会对女性的宽容度比较高,但也仅仅是相对其他朝代来说,但再怎么说当时也是一个男权社会,武则天为了当皇帝可谓费尽心机。


我们也都熟悉上官婉儿的例子,她也十分特殊,基本上就是一个特例。我在《烧尾》一书还提到唐德宗时期还有宋氏五姐妹,她们都是唐宫的尚宫,属于宫女体系,由于她们很有才华,就担任了皇子和皇女的师傅,通过这种方式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也拥有了类似上官婉儿的权力。总体来说,如果才华真的足够,女性一定程度上能够找到发挥的渠道。





你可能还想看看

《极端天气下,动物没有选择》

《芭比娃娃的诞生,曾预见女性主义阵营的分裂》
《女足世界杯现场观察:抛开输赢我更在意什么?》



 青年志 Youthology 

青年的发问与探寻


欢迎加入青年志读者交流群!请添加olo鸡的微信 qingnianzhi04
我们开通了 Newsletter
欢迎大家订阅!点击进入订阅指南

点个在看,关注我们设为星标,以防走失
投稿联系:tougao@chinayouthology.com业务联系:open@chinayouthology.com招聘联系:hr@chinayouthology.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