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启元:早期上海的市中心与市民生活|建投读书会回顾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

第十季

上海烟火


<第一讲>


《关于虹口的记忆:早期上海的市中心与市民生活》现场直击!


作为北外滩上的一张人文名片,“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自2017年创办至今,已走过了9大主题季,并汇编江南系列讲稿出版了《江南纪》一书。

 

如今,“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十季系列读书会将邀请6位不同的学者嘉宾,从地域历史、信仰风俗、饮食习惯、书信记忆、社区文化、服饰时尚等6个不同的文化领域,共读“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十季【上海烟火】主题系列第一期建投书局邀请到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原虹口区档案馆副馆长王启元老师,为读者们述说早期上海市中心的城市芳华。


* 以下回顾内容据现场速记稿整理,基于篇幅略有删减,全程内容请通过“建投书局”官方视频号/官方微博收看。


局君为你划重点


沪北的城市源点


在清末,沪北已经是全国城市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沪北的城市化源点就在虹口,也被称为“虹口源”。据考证,“虹口源”在苏州河北岸虹口头坝之北、虹口港一带芦苇地(今塘沽路、东大名路的路口),为美国圣公会中国布道区主教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1811-1864),于1845年租地、1848年建设、1853年年落成的“虹口救主堂”(Church of Our Savior)以及周边屋舍(包括宿舍、学校、医院等)。


虹口救主堂(Church of Our Savior)


虹口及沪北区域,就是从这一个“源点”开始发展,首先在教堂前向西北方向修了一条大马路:文监师路(Boone Road,今塘沽路), 再向苏州河方向修了一条大马路:百老汇路(Broadway Road, 今东大名路)。百老汇路临苏州河的终点处建设了一幢百老汇大厦(Broadway Mansions,今上海大厦),后该路向东沿黄浦江码头区继续向东延展。由此,沪北最早的马路、最早的近代建筑、最早的近代化社区开始形成,也诞生了上海早期“华洋共处”的市民群体及海派的市民文化。


虹口源区域


这群市民群体中以美国圣公会及其华人牧师为主,他们极其重视文教事业。从主教文惠廉抵沪后不久开办的“大美圣公会学堂”到虹口的“文纪女校”,再到后来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圣约翰大学,及同仁医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可以说,他们为当时中国文教事业的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被尊为中华圣公会“创立教会之第一人”的文惠廉译著颇丰,甚至大部分以上海方言译撰。在上海前后生活了十余年的文惠廉最终也陨于自己所建的虹口救主堂,并被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


以耶稣会为代表的法国天主教社群也是沪北最早的市民群体。他们在文监师路上,建立了天主教圣心堂。著名的法国神父饶家驹曾住在此处,他后来在抗战时期在上海设立多处难民收容所及安全区,救济了数十万难民。耶稣会还在虹口创办了圣芳济学院,1874年正式开学,1880年起开始招收中国学生,其原法式楼宇至今仍在,为今上海市北虹中学所用。


饶家驹像


不少日本人也在上海开埠后不久来到了虹口,主要在熙华德路(今东长治路)经营,同时在虹口港(Hongkong River)建立了大量的码头,这一社区也逐渐有了“小东京”之称。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也曾在此社区内小住。另外社区中有一处著名的日本人俱乐部(Japanese Club),刚获得诺贝尔奖的爱因斯坦也曾在此处做过演讲。


日本人俱乐部


在虹口当时“华洋共处”的市民群体中,还有德国“饕客们”的身影。他们在虹口(今塘沽路附近)创办了“德大牛肉庄”,提供牛排、猪肘等西式菜肴,后来也成为了上海市民的“老字号“。


德大牛肉庄



早期上海的市中心


20世纪前后,上海出现了 “十里洋场”这一名词。以当时市民的视野,行船从汇山码头(今北外滩区域)到十六铺码头(今外滩区域)约十里,途中向岸上观,正是繁华的城市建筑群。而当时的城市中心也是这一片沿江区域向内陆开展。所以,可以说早期上海的市中心就在外滩,也可以说就在虹口北外滩


百老汇路和黄浦滩路组成的“十里洋场”


北外滩在当时已经是码头林立、商船络绎不绝,李鸿章所创江南制造局最早也建在这一区域。沿北外滩码头而建的百老汇路也是当时集合各种商业体的近代化大马路,其服务功能极其丰富。


百老汇路临苏州河、黄浦江交接区域,有一座著名的“礼查饭店”,毗邻“领馆街”,因此也成为了当时上海最顶级的酒店及社交场所之一。


“领馆街”在当时集中了14家外国驻上海领事馆,其中有10家在今虹口区域内,分别是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奥匈帝国、丹麦、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挪威的领事馆。


礼查饭店


临北外滩的乍浦路桥,是一个重要的渡口。桥旁有一座著名的公济医院(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乍浦路桥往北有大片的社区及公园,也是现在“名人故居”的聚集区。


区域中有一座美国基督教监理会修建的景灵堂,宋氏家族的宋嘉树也是该教会的成员。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对于中国文教事业最大的贡献便是创办了东吴大学,是中国近代最早配齐文、理、工、商、医的综合性大学,其上海校区就在景灵堂附近。


景灵堂


乍浦路往北,往鸭绿路(今海宁路)方向,遍布了全上海、乃至全中国最早的电影院和电影公司,比如虹口大戏院、国民大戏院、融光电影院、爱普庐电影院等。这一区域,也是当时虹口的市民鲁迅先生看电影最爱去的区域。鲁迅先生有大量的日记,详细记录了看电影的过程和感受。


乍浦路区域


沿乍浦路继续往北,有几片大规模的日本人社区。区域内还原建设了日本京都的三大寺:东本愿寺、本圀寺、四本愿寺。三大寺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东本愿寺是中式建筑,本圀寺是西式教堂建筑,而西本愿寺则是印度金刚塔风格。也足见这一时期,市民文化的高度国际化、高度海派。


本圀寺

东本愿寺

西本愿寺


同样从北外滩滨江出发向北进行城市发展,还有一条脉络是以沿着虹口港(Hongkong River)开展。虹口港的水系比较复杂,其中有支流叫新记浜,临近并平行于黄浦江的河流,它以内河连通了虹口港和杨浦港,被填平修成马路后,也依然是一条交通要道。宋氏家族曾住在新记浜北岸,宋嘉树儿女们的童年几乎都在此处度过。


虹口港水系


沿着虹口港,还有一条著名的小马路:马厂路(Market Road),自19世纪起,便是上海最著名的五金、装配、船舶配件的集散地,服务于周边码头、船厂及各类工厂。这条路上也诞生了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商业领袖,以五金店起家的叶澄衷。叶澄衷发达后,念幼时失学之苦,于虹口张家湾捐地28亩,出银10万两,创办了澄衷蒙学堂(今澄衷高级中学)。蔡元培曾在澄衷学堂做过校长,而该校的著名校友有胡适、竺可桢等。


澄衷蒙学堂


可以说,从北外滩向北延展的虹口区域,在当时是最受欢迎的市中心地段之一,集合了市民生活最看重的几个要素:有医院、有学校、有文娱场所、有交通枢纽。


沪北城市区域


遗憾的是, 1932年的一·二八和1937年的八·一三,两次淞沪战争,虹口及北上海区域都是主要战场,市民的生命及财产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此后,大量的市民向西迁居,使得上海的城市中心也开始向西转移。


注:本文内容为嘉宾独立观点,不代表建投书局客立场。图片均由王启元老师提供。


完整版读书会直播回放,

可查看“建投书局”视频号和微博


读书会现场布景“虹口港”,图摄@小云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上海烟火气,关注后几期读书会,我们将从信仰风俗、饮食习惯、书信记忆、社区文化、服饰时尚等不同的文化领域,与您共同探索上海市民的生活。
第二期活动报名已经开启,戳下方图片链接进行预约吧~



更多精彩内容、书店活动,请关注▼


亲爱的读者最近微信开始乱序推送公众号文章为了避免错过后续活动推送给我们打个星标⭐️吧~


点击公众号名称,进入公众号首页,
点击右上角菜单,
就可设为星标啦!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投书局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