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本身的脆弱性—人口《规划》缺点解读之二
人口学这个专业学科不仅不能完全决定计划生育政策,而且仅从其本身来看也存在需要高度注意的脆弱之处。人口统计学是以数学上的统计学为基础的,而统计学这个数学工具本身就有很大的脆弱性,如果在使用中不加以特别小心和高度注意,很容易产生差错,或成为他人进行人为战略欺骗的工具,例如相关分析。统计学是一再强调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但仅仅这么强调是不足以使人们理解它的本质是什么。举例来说:
如果不注意数据样本提取的合理性,相关分析的结果是可以出现天壤之别的差异。相关性极小的两组数据,其中部分数据有正相关性,另一部分数据有负相关性。如果在提取样本的时候刻意把负相关的部分数据拿掉,剩下的数据相关性就非常高了。再如对样本数据进行一些处理,概念调整,就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例如,梁建章在“雾霾天气与人口控制”(财新网,2013年12月13日)及“控制大城市人口对缓解雾霾适得其反”(财新网,2016年12月31日)两文中就成功地使用了以上手法,妄图完全否定人口总量与环境之间存在矛盾。
之所以出现雾霾,考虑完整的因果关系原因是:
人均产生的雾霾量╳人口总量>环境本身消纳量
因此,要减少雾霾,方法可以是从三个方面入手:
1. 减少人均产生的雾霾量
2. 减少人口总量
3. 增加环境本身的消纳量
减少人口总量,不仅有助于降低上述公式左边的乘积,而且可腾出更多土地资源种树等增加环境本身的消纳量。但是,梁建章认为人口减少15%,仅仅是在上述公式左边减少15%的乘积,这样当然就会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为得出“控制大城市对缓解雾霾适得其反”的结论,他对所有数据全是取对数、并作了一系列调整后再进行相关分析。“我们分析各种因素与log(城市年均PM2.5)的关系……两个分析都包括了log(城市人口)一次项、log(城市人口)二次项、log(所在省人口密度) 等3个背景变量”。要知道,只要一取对数,原来采用相关分析时相关性极小的数据基本上就很容易具有很高相关性了。但在这么做了以后,知道带来的数据意义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吗?一般人根本搞不清楚。其实很简单,既然你是先对原始数据取了对数之后再进行数据分析的,那么要恢复数据结果的原始意义,就必须对分析数据结果反过来进行指数运算。一旦这么做,极小的分析误差进行指数运算后就全变成巨大的误差了。
模糊因果关系的统计学相关分析是最经典和最常用的进行战略欺骗的战术手段,普通人怎么可能搞明白其中的奥妙。梁建章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析文章是真的早年学的统计学知识忘得差不多了,还是故意如此,或被他人忽悠上当,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即便梁建章在“控制大城市人口对缓解雾霾适得其反”一文中分析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也只是表明在相同人口数量前提下,将人口集中到城市有利于减少雾霾。但雾霾已经这么重了,“减少这一点有多大意义”等问题分析过吗?没有;能真正解决最终污染量超过环境消纳量的问题吗?不能;能以此得出“人口越多,雾霾就越少”的结论吗?更不能。他在文中也不得不承认真正解决雾霾问题是靠科技进步和环境治理的进步。
他在“雾霾天气与人口控制”一文中是用“人是很多问题的制造者,但更是问题的解决者”这样玄妙的哲学陈述把问题彻底搅混的。中认为“人口控制带来的人口极度老化和持续萎缩更会降低环境治理的能力”。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劳动力只是全社会劳动力中极少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环境治理的经济、技术、制度等资源支撑。人口是否控制与环境治理能力之间因果关系和相关性有多少,这个问题梁建章分析过吗?完全没有,连鬼胡扯的统计学证据也没有。没有任何分析和证据怎么就能说控制了人口,老龄化加深就会降低中国环境治理的能力?难道中国在接近14亿人口的前提下会因为减少1、2亿人口就导致治理环境的能力降低?如果是这样,世界上那么多连14亿人口零头的零头都不到的发达国家是怎么把环境治理好的?
他在引用日本数据资料时,讨论日本近20多年经济发展停滞的原因,就将其原因归结为老龄化;而当说日本环境很好时,又将其归结为人口多,人口密度比中国还高,那为什么不归结为日本老龄化越严重从而环境就越好呢?如果你去对老龄化数据与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我可以肯定得出的相关分析结论就是“老龄化程度越高的国家,环境治理得越好”。方法是:先把非洲等落后地区的国家排除在样本之外,因为他们还没工业化呢,环境还没污染,更谈不上如何理治环境了,剩下的已经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工业化过程之中的发展中国家数据进行处理。很显然,老龄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基本上就越是发达国家,环境当然治理得越好。但能因此证明“老龄化是环境更好的原因,从而为了减少雾霾,中国应当加速老龄化”的结论吗?如果不能,凭什么以同样的相关分析数学工具去证明中心城市越大,人越集中,人越多环境就越好;老龄化程度越高、环境治理能力就越差这种明摆着是鬼胡扯的结论呢?
梁建章在“控制大城市人口对缓解雾霾适得其反”一文附录中还是诚实地提到:
“我们使用的数据是绿色和平从国家环保部公开信息平台上收集整理的190个城市2014年年均PM2.5指数、《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4》的城区人口与城区暂住人口、国家统计局的各省市自治区2014年的人口和GDP。我们的分析基于有完整数据的187个城市”
客观上说,能把数据提取到这一步已经算很不错了。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镇数量越来越多。截至2009年底,中国就已经有建制市655个,其中地级以上287个,县级市368个。就算我们不考虑还有1580个非建制市的县级区划中心城镇,你梁建章从建制市中挑出不到三分之一的187个城市数据样本,然后还是通过人为把所有数据取对数以后进行相关分析,就想得出忽悠人的结论。不懂统计学的人一看数学统计图表大多就被吓坏了,但真懂统计学的人恐怕不那么好忽悠吧。对此我们只能说,请梁建章先生先把剩下的三分之二城镇的数据补上去,并且不要人为去取对数,然后再用计算机软件算一下,试问还有信心写出那篇忽悠人的文章吗?
梁建章在文中也不得不提到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虽然相关性未必蕴含因果关系,但大城市化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结论却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解释。”他是如何进行因果关系解释的呢?主要给了三个因果关系分析的理由:
首先,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上的规模效应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会提升改状况环境的需求。
其次,大城市的产业大多为服务业或高端制造业,相比重工业污染较少。而且,大城市一般会对企业的环保要求采用更高的标准和更严厉的监管。
第三,城市人口越多,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有道理吗?看起来的确是有些道理的。但其中“大城市的产业大多为服务业或高端制造业,相比重工业污染较少”泄露了最重要的马脚。雾霾的产生来源是另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普遍认可的专业观点是重工业,尤其高耗能产业是产生雾霾的重要来源。梁建章也知道大城市无法容纳重工业,那重工业去哪里了?当然只能是转移到距离大城市一定距离的中小城市。有个笑话是说全球钢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如果没有北京、天津等超级城市的庞大人口需求,河北怎么会聚集如此庞大的钢铁产能?又怎么会在北京附近的华北地区产生这么重的雾霾?梁建章文章中的数据也指出了这一事实。但他是怎么分析的呢?
“北京的空气污染有很大的区域性因素,部分可能是北京所处的京津冀地区乃至周边河北省的污染源所致。如果整个区域的污染得不到整治,即使把北京的人口减少到河北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北京的雾霾天气也未必能得到根本性缓解。相反,如果把控制人口的决心和力度用来治理污染,完全可能让环境改天换日。”
这简直是信口开河,如果北京、天津等人口减少到河北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怎么可能还有那么大的钢铁产量需求?周边地区的钢铁产量怎么可能还会有那么大?华北地区怎么可能还有那么大的污染源?
如果完全脱离因果关系的根基和前提,统计学的相关分析结果就很可能全都与鬼胡扯差不多。梁建章与易富贤鼓吹他们自己拥有“统计学素养”,基本上就是在公开宣称他们具有充分的鬼胡扯和战略欺骗潜力。
如果仅仅是学术观点的不同,这很正常,可通过正常的学术交流,讲清道理来解决。但是,梁建章先生从一开始就不是这样客观看问题,并且越来越超出学术讨论的范围。在他所发表的系列文章中,他一再把矛头指向人民大学劳动与人口学院的学者翟振武。翟振武先生一直从事学术工作,从未进入政府任职,他是《人口研究》杂志的主编,从学术观点上说他丝毫不否认与完全否定计划生育的学者有所不同,但他从未对反对计划生育的学者学术观点发表有任何阻碍。任何网友都可以去CNKI学术杂志网站上去搜索一下《人口研究》杂志上主要反对计划生育的北大李建新的文章就可知道,李建新的文章在这个杂志上一直持续有发表。如果梁建章先生真有胆量举报某个政府官员数据造假,并为事实所证明,我们会对他表示非常尊敬,但事实不是这样。在最新的1月29日梁建章所发“新人口规划预示将鼓励生育”一文中,其一再对其他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口学术研究者翟振武采取指名道姓的威胁、恐吓的语言。
“如此误导决策的预测错误决不能被容忍”
“我们相信中央对相关机构和人员一定会追究责任、严惩不贷”
不仅如此,梁建章先生还要监督中央执行情况是否与自己要求的一致。
“最终的成效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如果梁建章先生要求如此之严,那么对自己是否也应当同样严格要求?其他学者对学术问题预测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是否出现差异,这是学术问题。而且需要最终的实际结果来验证。而梁建章先生的文章直接在理论本身的逻辑上就公然造假,利用对媒体渠道的影响力误导决策,甚至已经是公开地要“挟当今中央以令诸侯”,这又当如何处理呢?
全面二胎还未执行的2015年,我曾与翟振武先生讨论过网上反对计划生育的舆论问题,他曾很善良地说,“未来全面二孩放开后,很多现实问题会得到有效缓解,相应的舆论很自然地就会缓和下来了”。当时我并不好再多说什么。现在全面二孩已经实现,梁建章等人的舆论缓和了吗?不仅没有,反而变本加厉到远远超过正常学术讨论的范围,试图以人身威胁方式完全堵塞他人正常学术言路。我并不认为任何人在学术肯定都100%是真理,也不反对批评他人学术上可能的缺陷和错误。但是谁给梁建章先生如此大的权力,又是谁给梁建章先生如此大的胆量,使他作为一个对计划生育根本还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纯粹门外汉的人,竟然认为自己是100%科学真理的代表和化身呢?
只是想起一句俗话:
上帝欲让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尽管我们不太认可梁建章先生的行为方式,但依然客观地认为他是上当受骗。为什么作出这个判断,请看后续文章“为什么说梁建章上当受骗?”,以及在他上当受骗背后的惊天战略欺骗阴谋。
参考文章:
作者简介
汪涛
曾任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副总裁,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总经理,现为数码视讯国际投资总裁。
出版专著:
《通播网宣言》
《生态社会人口论》
《纯电动拯救世界》
《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
《实验、测量与科学》(即将出版)
《科学经济学——看见看不见的手》(即将出版)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新浪微博 @汪涛_纯科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