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为伤害感情,鲁迅林语堂等人不知道会被拘留多少次

此语与时左 书写者 2023-12-26

1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征求意见,其中“在公共场所或强制他人穿着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和“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言论”将被处以罚款和拘留。

说起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会想起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说起民族感情,我们会想到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其实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感情,远远不是几个名词能够囊括,能够说尽。

可是既然进入法律,如果不对“有损中华民族精神”和“伤害中华民族感情”做出严格界定,那么每天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中招。

首先,鲁迅的《阿Q正传》是不是应该从中学课本消失?鲁迅通过阿Q这个形象,找到了一个叫“国民性”的东西,阿Q以自我麻醉的精神胜利法活着,白天被人像虫豸一样暴捶,晚上做梦拿着三尖两刃刀去抢别人。一个阿Q的劣根性,会不会伤害太多人的感情?

还有胡适,他的第一部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竟然认为尧舜禹都是传说,不是历史真实,五千年历史被他腰斩,历朝历代没有人这样干过,是不是大逆不道?

还有顾颉刚,这个历史学家跟着胡适的观点跑,说大禹只是传说,它的原型是周鼎上的一条虫。学术讨论也就罢了,他竟然写进了历史教科书中。当年国民党人戴季陶大怒,差点把出版教材的商务印书馆给搞散架子。幸亏蔡元培、吴稚晖等人疏通,最终罚款了事。

还有林语堂,他写话剧《子见南子》,写孔子去见卫国的淫荡女人南子,这事《史记》中的确有记载,但是林语堂大加发挥,活灵活现地表现孔子受到艺术诱惑,心乱如麻、匆忙逃离的狼狈,简直就是百般“侮辱”孔圣人这个至圣先师。1929年曲阜师范学院师生演出该剧,被曲阜孔氏60户后裔告到教育部,孔子的75世孙、大名鼎鼎的孔祥熙都跳出来主张严办。最终该校校长宋还吾被调职,鲁迅说,“其实就是撤差”(见鲁迅《关于子见南子》)。

1925年,《京报副刊》邀请学术界名人为青年推荐必读书,鲁迅写文章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文章一发表,鲁迅招来了猛烈攻击,鲁迅对这种事从来不躲着,毫不客气地反击。

再说胡适,他岂不知我国的律诗是好东西?可是他说:“欧洲有三个一千年的大学,有许多个五百年以上的大学,至今继续存在,继续发展,我们有没有?至于我们所独有的宝贝,骈文、律诗、八股文、小脚、太监、姨太太、五世同居的大家庭、贞节牌坊、地狱活现的监狱、廷杖、板子夹棍的法庭…..究竟都是使我们抬不起头来的文物制度。”他把律诗、大家庭,与太监、廷杖、小脚相提并论,是否伤感情?

上面的几个例子,全都可以视为“诋毁中国历史,有损民族精神,伤害民族感情”,而且“情节极其恶劣,后果十分严重”。这个名单可以搞得老长老长,可以囊括新文化运动的所有发起人、参与者、受益人。可是没有他们,中国人就仍然活在古代;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一个民族的自省意识、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本身就是民族的魂魄。如果因为有人拒绝活在八辈祖宗的光环里,如果因为有人指出了“祖宗的罪孽”(胡适语),而认为他们有损民族精神,那真是到了罗刹国,是非颠倒了。

看看鲁迅、顾颉刚、林语堂、宋还吾等人的遭遇,这种荒唐事一百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了。

2

感情这种事,是最难琢磨的,因为这是心灵的交流,是双向的

袁绍和曹操官渡之战,开打之前,田丰劝袁绍千万不能打,开战我们必败,袁绍大怒,把田丰关进了监狱。结果袁绍大败,狱卒恭喜田丰,说您老是的对,这回主公回来,一定会加倍倚重。田丰说老弟啊,你错了,主公这个人哪,如果胜了,他会赦免我;这回败了,他会感觉没面子,我必死无疑。果然,袁绍赐田丰自尽。

田丰对袁绍,真是一片赤诚,完全没有为自己着想,但是他仍然死于伤害了袁绍的感情。袁绍只为了自己那可怜的“面子”,就害了自己杰出的谋士。

还有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劝夫差彻底灭掉越国,吴王不听,反倒赐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仰天长叹,说我死之后,把我的双眼悬挂于城门之上,我要亲眼见到越国的军队杀进吴国。果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夫差被灭。夫差在抹脖子之前,把自己的双眼蒙上,他说自己死了以后,没脸去见伍子胥。

伍子胥也是死于伤害了吴王夫差的感情,可见这种人的感情非常不靠谱。

有胸怀的人,不会轻易被人伤了感情。只有阿Q才经常感觉受伤,他是个瘌痢头,他的自尊让他忌讳别人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犯他的忌讳。可见这种“自尊”完全是“自卑”才对。阿Q懂得什么感情吗?他知道什么是感情吗?他只知道想跟吴妈困觉,梦里却又嫌她“脚太大”;他只知道欺负小尼姑,梦里想着秀才娘子的宁式床。

所以伤害感情这种事实在很难认定。莫言描写日本风光,不就伤害了司马南的感情吗?他司马南自己穿着和服大快朵颐,夹头们却视而不见。这就是互联网的真实水准,十亿网民,绝大多数人没能学会理智发言,没能学会逻辑思考。

这种情况下,如果出台这种模糊的规定,网络就更加难以清朗了,很多人的思想只怕越来越混沌。

3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哪些服饰、标志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必须作出严格界定,否则暮春时节,春服既成,少男少女穿着汉朝衣服、唐朝衣服出来耍,万一被错认咋办?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华夏文明本位论者”大加反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汉服,识汉字,改汉姓,也是阻力重重。然而文化的交融谁也阻挡不了,北魏一个鲜卑人政权,学习汉文化之盛之快,看看魏碑里的元倪墓志、元演墓志、元桢墓志等等就知道了,那几十块元氏墓志,都是拓跋人改的姓。

在国耻日穿着侵略者的军装招摇过市,这个很容易鉴别,这的确是没事找抽,但是其他情形就未必很清晰。近现代史百年风云,纪念日太多了。九一八、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很容易把握,那么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如果很多日子设了“忌讳”,显然不合适。

不做具体规定又太过弹性,容易扩大化,容易选择性执法。要知道,一个冰激凌能让一些人感情受了伤害,一个眯眯眼照片他们又受了伤,日料店里穿着和服招揽生意又让他们受了伤,一个《雄狮少年》电影形象也让他们受了伤,袁绍夫差阿Q轮番登场炒作,愚昧的狂欢,无知的共振,已经够乱的了。再搞个模糊的条文出来,更容易激发网暴口水,执法部门会很被动。

还有,依我看,穿着大清官服,大跳僵尸舞,同样是有损中华民族精神。
依我看,穿着不知道哪个朝代的服装,举行大学毕业典礼,这种不伦不类、不成体统的场面,同样是伤害中华民族感情,因为这种装束与大学教育根本不搭边。


依我看,电视剧里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的“功夫”,更是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

但是这种玩闹用不着拘留,因为它们不是玩意,它们必然会被淘汰,必然会无疾而终,这就是文化的自我纠偏功能。

思想方面的问题还是交给思想来解决,对此应该有信心。鲁迅深刻反思中国文化,但是也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鲁迅说的这些人里,肯定没有阿Q。
往期:

浙江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典礼,大学第一课,从撑伞开始

《万山不许一溪奔》55第十六章3从论战到围剿

“费厄泼赖”缓行一百年了,十亿网民的今天,能实行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