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阳已归还79张身份证,谁是最大的“地域黑”?

此语与时左 书写者 2023-12-26


秋天已至


感受秋日秋景





1


昨晚南阳官方、音乐节卧龙区指挥部发布通报称,对乐迷物品丢失、被盗,感同身受、深表歉意。“根据目前乐迷登记情况,已归还身份证79张,电脑3台,手机17部,其余物品正在核实联系”。“对确实无法追回的损失,经核实后将予以弥补”。

总之官方的通报,比迷笛组委会昨天发的所谓“公告”(这个组委会根本没资格发什么“公告”,典型的滥用公文文种),要强太多了。对比一下:


这79张身份证是“归还”,没有表述为“追回”,因为通报中说了,当地“爱心组织和志愿者在现场找到手机、身份证等遗落物品多件”。这些忘乎所以的乐迷在现场遗落了多少手机和身份证,又有多少是被偷了,通报里没有区分,总之包含在79张之中。

我不能随便猜测有多少身份证被偷,乱说容易被指发布“不实信息”。

这事我已经写了两篇小文,其他问题全都抛开,这篇想集中说说“地域黑”。










2


我以为,所谓“地域黑”,是应该严格限定内涵的词。动辄没来由地攻击最讨厌某某地方,讨厌某地人,这种地域歧视,是大家都反对的,的确是“地域黑”。

但人毕竟是有偏见的动物,如果对待所有的偏见、误解、讽刺、调侃,都想到“地域黑”三个字,恐怕就不行。

第一,“黑”是一种恶意动机,还是一种“抹黑”的效果?故意歪曲、泼脏水,这是主观动机。我绝不相信中原迷笛音乐节组委会有抹黑南阳的动机,但是,他们于5日发布的“公告”,用“煞叉”、鼠辈、蚍蜉撼树这样的词汇,“抹黑”南阳的效果之大,我以为甚至超过了那些个小偷!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直到现在,大多数网友都误以为这个“组委会”代表的南阳官方,其实以我的判断,这根本不是官方!

一篇文辞出口成脏、蛮横无理的文章,给南阳官方抹黑了,还有比这更大的“地域黑”吗?

中原迷笛音乐节组委会,给人挖了坑,总该出来走两步吧?你们号称不怕事,敢做事,那总该好汉做事好汉当,有点“好汉”的样子吧?是不是该澄清一下?!

第二,指出不足,道出实情,不能叫“黑”。假如你说我身上有虱子,而我根本没有,那的确是“抹黑”;可是假如我如同阿Q一样,一个瘌痢头,整天不洗澡,偷偷捉住虱子送嘴里咬,那么我实在没法跟你急眼。虽然被揭短,我也不高兴。我回头勤洗澡,你也就没法挤兑我了。

果戈里描述这种事的名言是:“自己脸丑,莫怪镜子”。

第三,讽刺和调侃很难定义为“黑”。作家常用的手法是讽刺。果戈里的喜剧《钦差大臣》,讽刺的就是俄国的一众官僚。当年上演的时候,沙皇也去看,观众大笑,沙皇也笑。笑过之后,沙皇跟大臣说:“我们都挨骂了,我挨骂最多。”

有人说,该剧严重不实,找遍全国,也没有这样一个城市,我俄罗斯怎么会有这么一群笨蛋呢?有人说,剧中没有正面形象,只表现了人的愚蠢和社会的腐朽,只有讽刺和嘲弄,这是恶意歪曲我大俄罗斯。

但是沙皇并没有禁止这部剧,它仍然上演。果戈里“黑”吗?

作家的手法是讽刺和幽默,绕着弯;网友的文笔不如作家,用的手法是调侃,更直接一些。如果把所有的调侃都当成“恶意抹黑”“地域攻击”,那是相当不明智的,其结果只能是招来更多调侃。

在这个事件中,乐迷是受害者,网民看着生气,怎么一说到“地域黑”,南阳反而受委屈了?角色互换,岂不是荒唐?

第四,很多问题的解决,恰恰是来自广大网友的揭“黑”。显而易见,这些年网民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贡献极大。江苏那个生了捌个孩子的妇女,网友盯了一个多月,连过年期间都没有降低热度。后续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不须赘述。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互联网发酵,丢了东西的那些乐迷,还能找回来那些身份证不?

明眼人看得出来,“地域黑”容易被当成借口,当成自己的挡箭牌,明明自己出了纰漏,反说自媒体无良、起哄、喷子、鼠辈、蹭流量、蚍蜉撼树、地域攻击,也许这些现象都存在,可是他们偏偏看不到网上舆论的积极作用,不是他们不明白,而是他们装糊涂!

刚刚看到央广网的文章,称中原迷笛音乐节组委会不希望网友“地域攻击”,我希望这个组委会第一正确理解“地域黑”,第二不要用粗鄙肮脏的语言给南阳抹黑!










3


我两篇文章,没有一个字说南阳官方做得不好,管理漏洞的确有,但是我认为对当地政府的努力,应该给予肯定。人家村BA火了,淄博烧烤火了,秦始皇兵马俑十一期间爆满了,南阳有什么?靠什么唱出名堂?想办法让大家三顾南阳嘛,那么多志愿者忙了多日,不就为了这个主题吗?

一切都很顺利,想不到收尾出了问题,真够添堵的;更大的问题是,面对舆情,应该如何处置?明明“深表歉意”就可以化解很多口水,再来个“补偿损失”完全可以取得谅解,八个字解决问题的事,却深深陷入口水之中,不应该反思吗?

南阳官方舆情处置稍慢,迷笛组委会面对舆情,先是爆粗口,然后再说这种行为是“敢做事,不怕事”,这么不讲理,是什么造型啊?非常六加七啊?

问题就在这个“反思”上。不愿意听到批评,宁可掩盖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心态,连个人都是如此。我们的自省能力、反思能力、查找差距的能力,还剩下多少?正视批评的风气、实事求是的风气、解决问题的风气,还剩下多少?

日本人在世界杯上输给比利时一个球,为了这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媒体、球员、教练共同分析了一年,拍了一部专题片。有这种自我揭短的能力,日本足球想不进步都难吧?

前天中国男篮输给菲律宾一分,不用分析一年,分析一个月也行。

这就是今天的现状,我们动辄不允许你说我们的城市不好,不允许你说我们球队不行,不允许你说我们国家不好……这种只要感情不要理智的心态,活生生是精神胜利法的变种。

不能再说了,再说下去,该有人让我滚出中国了。







点个在看再走吧~


往期:

中原迷笛组委会的最新通告,离谱到没有之一
南阳迷笛音乐节没有被打脸,它是露出了文化的底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