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录
点击上方关注一下
投稿系统:
http://shnu.ijournals.cn/zxshb/ch/index.aspx
目录
学术关注
·圆桌论坛·
20世纪城市化: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
从“城”到“乡”:中国城市化亟待转型
王旭
市场经济中的城市化:欧洲的经验
俞金尧
拉美国家城市化转型中的经验和挑战
韩琦
城市化转型中的亚洲都市农业
李文硕
文学研究
观风俗:19世纪欧洲中国小说阅读史的一个视角
宋莉华
信仰的信用、肉体的思想与积极的末日观
——对“二战”后初期荒正人主体性论、世代论的一种解读
王升远
论21世纪新诗对“境界”传统的新释与新构
罗小凤
艺术与传媒
生成式AI影响下的艺术媒介本体论转向
汤筠冰
迭代、升维与信任建构:ChatGPT 对广告传播互动性的变革
姜智彬
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
论 NFT 数字作品的权属特点与规则适用
闫冬
元宇宙消费场景中金融信息利益识别与迭代保护
张媛
元宇宙的技术自主性与本质反思
刘斌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及其哲学意蕴
杨国荣
教育学研究
课堂德育评估的基本路径与范例分析
夏正江
史学研究
“共有的思想库”:哈瑞特对约翰·密尔思想的影响
李宏图
18世纪法国的书籍生产与思想转变再思考
洪庆明
学术关注
·圆桌论坛·
20世纪城市化: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
从“城”到“乡”:中国城市化亟待转型
王旭
市场经济中的城市化:欧洲的经验
俞金尧
拉美国家城市化转型中的经验和挑战
韩琦
城市化转型中的亚洲都市农业
李文硕
编者语: 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直至晚近方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从乡村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后者迄今不过200年而已,在历史时间的纵轴上仅占据很微渺的一段,却给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和文化观念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正是在20世纪,这种新的文明形态在全球渐次扩展开来;也正是在20世纪晚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踏步地走上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康庄大道。在我们亲历的短暂时间里,亿万中国人历经了地覆天翻的历史性转变。200年世界经验具有普适性的参照意义,但每个文明有其独特的历史积淀进程和内涵。对于城市化已进入又一关键节点的中国来说,如何从世界经验和自身经历中获得镜鉴,在学理上进行阐释、剖析和省思,是中国城市史研究学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简介:王旭,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俞金尧,南开大学讲座教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韩琦,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拉美研究中心教授;李文硕,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
文学研究
观风俗:19世纪欧洲中国小说阅读史的一个视角
宋莉华
摘要:在中国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自17世纪传入欧洲后却登堂入室,入藏各类图书馆,由私人藏书变为公共藏书,使中国小说文本得到妥善保存,传播范围不断扩大。19世纪随着东方学的兴起,中国小说以风俗志形式进入欧洲阅读史,东方学家认为小说比其他著作更具有观风俗的优势。中国小说以译本和中文刻本形式流通欧洲,看似其读者各有所属,实则他们之间相互交叉、影响,都以观风俗为阅读旨趣,并指向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国小说也以翻译、改编、戏仿等多种形式逐渐成为欧洲文学的一部分。19世纪欧洲的中国小说阅读史,体现了世界文学以一种渐趋融通的方式呈现和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理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和包容力,以更好地推动文明互鉴。
作者简介:宋莉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信仰的信用、肉体的思想与积极的末日观
——对“二战”后初期荒正人主体性论、世代论的一种解读
王升远
摘要: 荒正人作为“二战”后日本文学界诸多论争的实际策划者和推动者,战后初期在其主导的《近代文学》等阵地上发起了“政治与文学”论争。他超越左右阵营,以“三十岁一代”的代言者姿态,对文坛前辈们发起整体性的批判。他强调应通过“肉体的思想化”,以转向体验和战争体验为媒介,反思战前、战时放弃信仰抑或曾协力了军国主义的“四十岁一代”之意识形态主张,拒绝盲信、盲从“主义”,以此实现对战前、战时日本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扬弃,直指对战后文学主导权之争夺。面对战败“末日”,他以战争体验、战败终局为经验前提,对发展主义和进步主义提出质疑;同时强调应对战败“末日”持积极的认知态度,不惮挥别传统、从头再来。荒正人所代表的《近代文学》同人以事实以及跨战争的思想、言行连贯性为依据,在道德层面发起了对文坛前辈战争责任的追究,发出了每个人应自我革命、自我反省的呼吁;这与新日本文学会以其自身主导权为自明前提、以阵营区分为特征而指向他人的自我批判要求大异其趣,双方终而走向敌对亦是必然。二战后至今,战争责任问题在日本逐渐虚无化,回到战后初期的原点对此虚无化路径做实证性考察本身是必要的,文章也希望以此为战后日本文学史、思想史的研究探寻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王升远,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21世纪新诗对“境界”传统的新释与新构
罗小凤
摘要: 自“境界”论形成以来,学界对“境界”的内涵、外延及影响的探述卷帙浩繁。但由于王国维对“境界”缺乏明晰的界定,因而“境界”论一直处于笼统“模糊”状态。21世纪以来,一批学者和诗人跳脱出既往学界对“境界”的传统认知,对“境界”进行了新的阐释。他们不再局限于从“感受经验”的层面阐释“境界”,而认为“境界=境+界”,并将超越性、博大高远、圆融完全及语言的特殊效果等视为“境界”的独特内涵,构成其对“境界”传统的新发现。与此同时,一些诗人和学者从诗人的境界和诗的境界两方面着手建构新的“境界”,前者主要体现在诗人的担当意识、宇宙意识、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等彰显的博大胸襟和高远情怀;后者则包括诗歌内容所抵达的境界和语言所构筑的“言境”,由此形成新诗对自身“境界”传统的建构路径,其对当下和未来的诗歌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罗小凤,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与传媒
生成式AI影响下的艺术媒介本体论转向
汤筠冰
摘要: 以Midjourney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中的“文字转图像”(Text-to-image)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其崭新的交互方式向大众宣告了生成式AI带领当代艺术步入“艺术大众化”时代。生成式AI技术影响下的艺术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迁。艺术媒介已不仅具有“材料”“媒材”“质料”等传统属性,艺术传播的媒介环境从“再现”走向“再生产”;艺术媒介从“聚块”(Agglomerations)的传播模式发展为多元形态,在分散且广泛的“灰色媒介”中,艺术媒介的“物质性”被关注;人机艺术传播中的“媒介在场”和“社会在场”共同建构社会景观,塑造社会现实。
作者简介:汤筠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迭代、升维与信任建构:ChatGPT对广告传播互动性的变革
姜智彬
摘要: 广告传播互动性是一个关于广告与受众之间相互作用和参与程度的概念。这种互动性可以通过个性化、循环性和情境感三个维度来衡量。个性化互动指的是广告能够根据受众的特定需求和偏好进行定制化。循环性互动指的是广告与受众之间的连续互动和反馈,以形成持续的交流关系。情境感互动则强调广告与受众在特定场景或环境中的相互关联和互动。ChatGPT的出现促进了广告传播互动性在个性化、循环性和情境感方面的不断迭代发展。ChatGPT具备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可以通过高效生产适配性内容、及时响应消费者需求、创新广告传播互动形式等手段,推动广告的互动性在个性化、循环性、情境感三个维度进行迭代。同时,ChatGPT利用GPT模型结构、上下文记忆、大规模训练和Fine-tuning机制,能够进行自由对话和交互,并生成连贯、合理的回应,推动广告传播的互动性呈现出“情理交融、有求必应、身临其境”的特征,从而实现广告的互动性升维。然而,ChatGPT也带来了一些广告伦理失范、隐蔽操纵和隐私侵犯等风险。为了应对这些风险,需要增强人机协作能力,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此外,还需要进行行业、技术和法律等多方面的共同治理,以建立广告传播互动的信任基础。这样才能构建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广告传播生态系统。
作者简介:姜智彬,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
论NFT数字作品的权属特点与规则适用
闫冬
摘要:NFT是一种技术,它通过对数字客体进行标识、登记和固定,使其具有可支配性和特定性。数字作品经过NFT处理后,其“物”的特性得到了强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债权客体的范畴,更接近于物权客体的特征。虽然NFT数字作品的铸造和交易应该适用物权规则,但在占有和处分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其登记性和非同质性特点却十分鲜明。因此,传统物权规则在应用于该种新型物时需要进行内部调整,同时还需要与外部规则相适配。NFT与区块链登记公示的高度绑定有别于传统的动产物权登记和著作权自愿登记,它应该比照不动产而非动产物权登记机制进行规范,并明确该登记行为在著作权规则中的地位。NFT通过独特识别符形成的非同质性,与同质化代币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适用货币化、证券化规则时应该更加谨慎。
作者简介:闫冬,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元宇宙消费场景中金融信息利益识别与迭代保护
张媛
摘要:法益的概念在沟通法律体系和法学方法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贯彻到元宇宙消费场景的金融信息利益保护中。法益的概念也具有现象、价值和方法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金融信息利益。金融信息是消费者精神追求的外化,也是金融活动的本源与核心,需要准确识别、迭代保护。识别元宇宙消费场景中的金融信息利益,应当把握价值性、现实性和混空间性三个主要特质。为了迭代保护金融信息利益,应审慎立法,专注于以消费者、用户为核心的价值维护。同时,需要新建归责原理、避免“长臂管辖”,另辟金融信息保护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元宇宙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张媛,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元宇宙的技术自主性与本质反思
刘斌
摘要:元宇宙是对人的意识世界的模拟,是脑机接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汇合、互动、统摄基础之上建构的人工世界,体现出较强的技术自主性,对个人的认知、群体的组织结构、社会的运作逻辑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价值目标,就需要实现技术的民主化,建构一个元宇宙发展的异质型行动者网络,从外向与内向两条途径进行规制,使技术需求与社会需求有机地整合起来。
作者简介:刘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及其哲学意蕴
杨国荣
摘要:从“生成式的AI”或“生成式的人工智能”(AIGC)的角度看,需要关注“自然生成”“人工智能生成”“社会生成”或“伦理生成”之间的关联和区分。人工智能具有确定性与生成性,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being与becoming的沟通和统一。从传统意义上的人禽之辨到人机之辨,体现了重要的转换,但二者在本质上都关乎何为人的追问。人工智能所体现的理性具有非原创的意义,人所具有的理性推论能力作为人的本质,则具有原创性。相对于人而言,AI作为一种机器,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器”,只具有工具意义,不具有独立的人格,也难以获得伦理主体的地位。此外,人工智能主要表现为人的创造的一种结果,真正的原创意义上的智能只有人才具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原始的创造者,把人工智能看作比人更高级的动物,并不合乎事实。人工智能发展可以取代很多人的工作,这在本质上如同在近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机器不断取代手工操作,二者情形相近,原理也一致。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这也是人不断地走向人性化的社会、达到真正自由存在形态的一个环节或前提。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对世界的细节、对某些方面越来越深化,但是总体上对世界的把握离不开哲学。另一方面,科学发展具有自主之性或惯性,后者需要哲学为其提供价值引导。
作者简介: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教育学研究
课堂德育评估的基本路径与范例分析
夏正江
摘要:课堂是教师“立德树人”“学会育人”的重要场域。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形式,它包括“课程育人”和“教学育人”两个方面。如何对教师的课堂德育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一直是个难题,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文章主要关注和聚焦教学层面的课堂德育及其评估,对国际上近几十年来有关课堂德育评估研究的主要成果、前沿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从中概括提炼出4条基本的课堂德育评估路径,即自陈式问卷调查评估、以课堂观察为基础的表现性评估、指向课堂的情境判断测验、促进社会情感学习的课堂氛围评估,并借此对课堂德育评估的关键问题“评什么”“如何评”进行了总结与评析。
作者简介:夏正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史学研究
“共有的思想库”:哈瑞特对约翰·密尔思想的影响
李宏图
摘要: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约翰·密尔坦陈其思想受到妻子哈瑞特的深刻影响。通过对两人交往关系的考察,特别是对密尔所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论自由》这两个文本的细致分析,可以明晓哈瑞特对这些著作的贡献。由此,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密尔写就的那些文本的思想内涵,更好地定位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这一梳理也彰显了哈瑞特那些新颖独特与富有价值的思想内容,提醒人们在密尔的思想体系中不应忘却哈瑞特曾经发出的声音。
作者简介:李宏图,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系教授
18世纪法国的书籍生产与思想转变再思考
洪庆明
摘要: 18世纪是书籍出版趋向繁荣的时代,包括小册子在内的大量印刷读物进入法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此在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学术史中,长期以来一直普遍认为,启蒙书籍是促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转换历史观察的视角,从社会政治面向透视18世纪中期的法国,此时启蒙大潮方兴,而法国社会整体的思想气候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可能的实情是,启蒙时代理性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成长,并非启蒙书籍流播教化的产物,而是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欧文明史一种持续性发展趋势的结果。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乃至启蒙运动,只是这一进程中一个个突出而显见的节点而已。18世纪来临的书籍时代与启蒙大潮,只能说是在广度上扩展、在高度上提升了该趋势。由于革命主角们从此前时代的著作及其倡导的思想原则中寻找话语来源,让人感觉是启蒙制造了革命,但实际上,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近代法兰西国家建构中留下的政治性和制度性的积弊。
作者简介:洪庆明,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
编辑、校对:李嘉君
审核:申浩
往期推荐
新刊速递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目录好文!必须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