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示范课 | 《英国文学(一)(二)》
课程思政示范课
《英国文学(一)(二)》
课程思政建设负责人:张磊
# British Literature #
《英国文学(一)(二)》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法律英语)的必修课程,也是翻译专业(法律翻译)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度的文学理论研讨与细致的文学文本细读,使学生充分了解英国自安格鲁·撒克逊时期至二十世纪的主要文学流派与主要作家、作品,探究这些作家的创作倾向、创作动机、创作方法,思考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意义,尤其着重挖掘英国文学文本中的各种思政元素。具体来说,本课程不仅注重深度的文本分析,更密切关注师生之间就英国文学中的不同文本展开的、动态的思想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本课程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正确”理解,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全力打造一个“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氛围,真正让英国文学成为“我们”的文学,成为中华文化的有益补充。
英国文学(一)课程课件节选
授课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创新
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采用了多维教学模式。我们首先将教材和多媒体结合授课,以教材为中心,辅以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有条理;其次,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了教师本人的讲授之外,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除了常规的读书报告、经典诗歌翻译以及课本相关戏剧表演之外,我们还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研讨报告,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还大大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除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建立微信群,上传教案、课件,同时利用学习通上传丰富的课外资源供学生拓展阅读、观看、鉴赏,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和热情。这种“讲座+研讨”的形式既保证了教师传授知识的必要,也体现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让学生们和教师一起,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线上授课,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除此之外,本课程也格外注意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充分、真正的结合。通过将平时表现、课堂展示灵活、持续地纳入考核体系,本课程使每位选课的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展现自我的机会,可以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让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易于实现。
教材选择:《新编英国文学选读》
由于市面上并没有专门针对英国文学课程的“马工程”教材,本课程教师在近乎“穷尽式”地阅读了所有既有的相关教材后,最终选定了北京大学英语系罗经国教授等多位名家主编的《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第四版)、《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
这套教材多次再版,获奖无数,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它有助于我们紧扣学科特点和规律,努力做到思想教育的形象性、渗透性、针对性,使我们得以更好地发挥文学课教学文道统一、以文载道、以文育人的教学优势。在多次以这套教材讲授课程后,同学们始终对其津津乐道,好评一如既往。
教学效果:打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平台
为了让英国文学课更好地“中国化”,本课程教师还创造性地对英国文学教材做了进一步优化处理,即成功实现了“加减法”的应用。通过“加法”,我们对狄更斯《荒凉山庄》、萨克雷《名利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英国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种种弊端,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道德的某些虚伪性。
其鞭辟入里的分析,常常激发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大呼过瘾。而减法方面,由于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跳蚤》等诗歌创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达到形式上的怪异与诡谲、还有维持一种所谓“惊吓价值”,与课程思政的要求距离较远,本课程教师就对此进行了适当的删减。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刻把握尺度,不能把文学课变成政治课,即把文学变成政治概念的形象化,从而使其喧宾夺主。我们的目标,是寓思想教育于文化专业的教学当中,充分发挥文学课特有的审美作用,从而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中寻找真谛,以“润物细无声”的高级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努力打造优质、有特色、可持续性发展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