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婚,房子怎么分?法官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

当婚姻失去了爱情,一拍就两散。面对共同努力获得的财产,两人都心有不甘,所以离婚时那些年一起还贷的房子要怎么分?


2007年风和日丽的一天小方(女)与小胡(男)步入婚姻的殿堂小方在婚前以支付首付12.28万贷款18万买下了两人的婚房
房产证上只写了小方的名字婚后两人又有了爱情的结晶听起来日子简单又美好


但他们还是没逃出一句诅咒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两人因生活习惯不同最终选择分开那么感情没了,各自离开财产和孩子怎么分离呢?



小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且孩子由自己抚养


小胡同意小方的请求但要求婚房归他所有可以补偿小方3万元


这下小方可不同意了首付是自个儿付的婚后的部分房贷也是自个儿还的房产证上也是自己的名字怎么只3万就要拿走房子了????


法院会怎么判呢?
经过法庭调查 查明事实如下:小方当时在银行的贷款借款期从2006年12月15日至2015年4月29日需还贷本息共计225419.554元(本金180000元,利息45419元)婚后 双方共同还贷本息203360.55元案件审理过程
两人一致同意

房产按现值58万元的价格进行分割


法院最终判决↓
准许小方与小胡离婚
婚生子由小方抚养综合购买时的总房价及首付款与按揭贷款情况双方对房屋现价的一致意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偿还贷款本息总额双方的感情状况等因素房产归小胡所有小胡应于判决生效十日内向小方支付房产分割赔偿款410640元小方应于判决生效十日内配合小胡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但是这钱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像文中的案例那样
婚前一方出资支付首付款按揭贷款购置并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还贷
在婚姻结束时该如何分割呢?别急,往下看👇👇





有几个重要的公式:


首先,确认几个数值a=首付款金额b=按揭贷款金额c=贷款利息d=离婚时房产价值(可由双方协商确认,或由专业机构评估定价)e=夫妻共同还贷本息金额(可在贷款银行中查询记录)


☀第二,计算夫妻共同还贷部分占房价款的比例yy=e÷(a+b+c)


☀第三,计算找补金额z若房屋归支付首付款一方所有,则z=d×y÷2若房屋归非支付首付款一方所有,则z=d-d×y÷2以上述案例为例,具体结果如下:


a=首付款金额=122800元b=按揭贷款金额=180000元c=贷款利息=45419元d=离婚时房产价值=580000元e=夫妻共同还贷本息金额=203360.55元y=e÷(a+b+c)=203360.55÷(122800+180000+45419)=58.4%


若房产归小方所有,则小方找补小胡的数额为:z=d×y÷2=580000×58.4%÷2=169360元;


若房产归小胡所有,则小胡找补小方的数额为:z=d-d×y÷2=580000-580000×58.4%÷2=410640元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来源:浙江天平、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供普法参考
文推荐:

1、律师法修订新动态:实习期从一年延长到两年!

2、安徽:公开为遭诬陷法官正名!
3、徐州云龙区法院王海斌法官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53岁。
4、许霆案:一群离职法官反思当年的自己
5、苏州虎丘区法院李全福法官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60岁。
6、因不开离职证明,法院判公司赔员工64万!

7、又一检察长被查!学历是函授,由水泥厂工人调入司法系统,职务履历横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政法委等!

8、政法队伍整顿试点地区新动态:采取匿名举报方式征求线索,56名政法干警向组织坦白交代问题!

9、最高院最新裁判观点:当事人请求对事实和事实关系的确认,不属于人民法院审理范围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2020年最值得关注的法律公众号
↓↓↓等待您的品鉴↓↓↓

劳动仲裁与诉讼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劳动仲裁与诉讼

中国10万法律人都在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