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德咏和他编的书

来源:大锅炖江湖;作者:大锅在打工

沈德咏,又一位司法界的原高官落马。

有人疾呼买的法律书又得扔了。与此同时,由他编著的法律方面的书在不少网上商城也暂停销售,下架回收。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见了,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可以说是接二连三了。法律圈的观众在总体形势上也感觉到习以为常,但由于这些大名不止出现在各类专著上,也出现在教科书上,乃至职业资格证书上,导致在不少圈内人心目中,他们已然化身带着巨大光环的大佬,因此仍不免感到错愕及惋惜。

至于抛弃他们所著所编作品的缘由,或许,除恶应务尽,以警示后来人。或许,国人一直以来保留着对一个人在道德上的完美要求。

只是,在看待一个人的问题上,虽然众所周知人毕竟是复杂的,全否或全是的结论皆是片面的,但国人依然惯于站在道德上制高点上,对他人尤其那些被赋予更多光环的所谓大人物以更高要求,甚至于可以称作道德洁癖。如果他们犯了什么错,那就必然连累与他有关的所有都因之受到制裁。而这,大概也是一种民族的精神偏执。

也有人坦言,其法学理论并不是个人理论,不一定要下架。倒也有道理,只是依然脱离不了上述的精神偏执范畴。只在意其“做官”的丑恶性,径行忽略掉了其在专业知识上的贡献与造诣。这既不够客观,也不足以合理,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结局,没多少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事实上,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局面,那就是那些最终身陷囹圄的都有两把刷子。毕竟,本国最不缺的是人和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必先过五关斩六将。纵观落马的司法界高官,哪个不是在业内享誉盛名并在专业上颇有建树,否则也不会有资格身居要职。可是,既然胜出,就必然走向毁灭吗?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绝大部分普通人是不会犯或少犯错,但也不那么优秀,谈不上专业上的建树或突出贡献,不过稀里糊涂、稀疏平常。当然,要职也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建树或突出贡献的催化剂甚至无附加条件的干股,因其说话好使性极高而往往使其观点和意见成为权威。

如此,专业上的造诣与行政上的要职成为互相成就的关系。由于这两者的不可分割性,以及人身依附性,引发了后者塌陷前者遭殃的后果,也就注定了观者片面地全盘否定。

好在历史的滚滚车轮并非由某个人或某些人决定,而是抽象的一个时代的人的群体去推动,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包括法治事业的向前进。同样的,倒也不必对神像倒塌感到失望:

一是没有完美的人,人是复杂的,有两面性;二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以前作的恶以后理应受到惩戒;三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论哪个行业,司法界也好,法律圈也罢,你方唱罢我登场。如前所述,本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和人才;四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错的是人,自然祸不及到书,除非书是罪证之一。至于那些书要扔的导火索,和当初购买时的动机大概一样,或多或少都是因为它们的作者——某种意义上掺杂着个人情感,或是对权威的迷信(未必是坏事)。而真的看了几页纸,也只有拥书者自知了。


往期回顾




法律人那些事法律控的自媒体关注 “阅读原文”进入法律人书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