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十重启 Author 毛盾
开篇引言
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反反复复没有终结的意思。今天,乐山又要求好些小区全员核酸。提交辞职信已3月有余,组织部最终还是下了批复。此后的我将与体制再无关联。
沉静下来,往事有感。
2010年我参加省公务员考试,从成都一家银行跳槽到乐山市某基层法院。10月国庆后,正式上班。我和另一男同事被分配到距县城最远的法庭。8号下法庭报道,盘山路,警车耗时大约2.5小时,山路崎岖得让我吐了3次。
一到法庭,我整个人懵了,门前那几棵歪脖子树显得郁郁寡欢,陈旧得富有年代感的二层破楼映入眼帘,我立马有了一种“既来之则离之”的冲动,我强压着心里的委屈和无助,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可现实是残酷的,成都的繁华与寂静的小镇形成巨大落差,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夜不能寐。
在法庭生活久了,学会了寻找法庭的优点来安慰自己,比如:法庭是悠闲的,工作、生活属于慢节奏,闲暇之时可以在本职工作范围内自我安排等等。
回想起来,法庭有两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
1、刚下法庭不久,邓庭长、汤助理、罗法警要回院机关处理事情,留我一个人在法庭,我什么都不懂,属于业务小白,曾傻乎乎地问邓庭长“你们回院机关办事情,那我今天一个人法庭开不开门(怕当事人来法庭,自己不懂业务不能应对)?”发问得到的答案不言自明,我被邓庭长批评了;
2、有一次,汤助理和我一起处理一件离婚案。原、被告被通知到法庭,汤助理对原、被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得原、被告及孩子当场流泪,男子更是失声痛哭,从而挽救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当时的场景触动了我的心弦,原来法院的工作可以使夫妻之间破镜重圆,使小孩子不流离失所。我感觉到法院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从那时起我真心喜欢上法院的工作。
(法律宣传)
2012年4月,单位人事变动,我被调回了院机关民一庭工作。民一庭属于业务指导庭,主要负责全院民事疑难案件审理,同时也指导其它民事庭和派出法庭的工作。
在这里,我接触到各种案由的民事案子,有了我的人生中的多种第一次:第一次获得省级优秀庭审(与曾庭长配合的案子);第一次草拟人生中的第一份长文判决书(涉及本诉和反诉,判决书拟了20几页,双方均服判);第一次主导调解案件...
2013年11月,我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开始独立办案。因之前从未接触过刑事审判,办案压力较大,我找来了与刑事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和理解,把刑事程序流程和实体业务知识尽可能的吸入脑里。
在刑庭,有4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1、检察院以诈骗罪提起一件公诉案件,我以(公开)盗窃罪予以判决。县检察院认为判决错误向中级法院提出抗诉,市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向中级法院撤回了抗诉,中级法院裁定予以准许。之后,我以该案写了一篇分析盗窃罪与诈骗罪的文章,被省高院刊登在《四川审判》之上;
2、承办了一起全省都较少涉及的罪名“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案件,被省高院予以刊登,评为审判指导案例;
3、受邀参加了《四川审判》“资阳杯”征文表彰大会,获得了征文优秀奖;
4、2015年11月我任刑庭副庭长,2016年全市刑事审判工作会在我县举办,会议间,我发现各区县的庭长、副庭长均为40-50多岁的年龄,仅我院刑庭庭长、副庭长才30岁上下,顿时感觉单位栽培之恩甚重。
就刑事办案心得,我个人认为:刑事办案风险相对民事要大一些,刑事主要处理3个问题:即有罪无罪、此罪彼罪、罪轻罪重。
2016年司改大幕拉开,我院确定的员额名额有18个,经过笔试和考核考评,我有幸成为我院第一批员额法官被调整到民庭审理民事案件,同时担任法庭庭长职务。司改实行员额制,将人员分门别类,办案的人少了(全国法官从21万压缩到12万),每个员额办案压力飙升。
记得第一次接触建工案件,还没开始看证据材料内容只看材料厚度就让我有了一种畏惧退缩感,那是一件有本诉和反诉的建工,据了解全院还未曾有人处理过建工本诉和反诉,我运气好,第一次处理建工案件就遇上。
那阵子压力极大,整天脑袋里都是这个案子,白天想、晚上想,梦里都在思索案件处理思路,那时感觉整个人都有些抑郁了,有时寡言、有时易暴。最终,这件建工案件还是判决了。是的,上诉了,案件在二审得以调解结案。之后,为提升业务能力,我陆陆续续办理了全院第二件建工本诉反诉案件、合伙协议纠纷、债权人代位权纠纷、劳动争议、破产案件、执行案件等等。
现在想起,不分案件类别予以分案,什么类型案件都办理的方式无疑能大大提高法官的办案能力。
10来年,我在刑事口、民事口待的时间各半,累计个人承办案件近1000件,参与审理案件约1200件,参与处理案件约1400件。现在想起,法院这段经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至今我仍回味受用。
有人说“辞职的想法一旦产生,它就会像一粒种子,破土发芽”。是的,最终,我还是辞职了。析其原因,大概有以下:
1、程姐是去年从省检察院辞职的,在她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生命,是一个过程,不能太单薄。这一生,属于我们的不过百年,能够自主把控的也就几十年,该随心所欲的时候就要给自己空间,让生命肆意绽放,不然,做一回人,跟没有来过差不太多,就太亏。所以,让生命自由流动,任意绽放,做想做的事,到想去的地方,满足能够实现的所有愿望,不留遗憾、随心所欲。”读到这段文字时,我突然想起哲学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其实每个人的起点与终点均相同,不同的是起点与终点中间的过程。面对仅有一次的生命,面对天地苍穹乃至浩瀚宇宙,渺小的我们转瞬即逝,如何让自己不枉此生,是我们每个人应回答的人生问题。就我们普通人而言,不虚度此生需要我们活出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拘束于世俗,在有生之年阅遍世间美景、体味异域风情,让人生的足迹踏遍千山万水。
2、2021年下半年我生了一场大病,在华西医院手术后住院一个月。那阵子,身体上的病痛让我昼夜难眠。我看见病房过道里来回走动的病人,看见窗外田地间日出而作的种菜人,从来没有的一种平静感涌上我的心头,是的,健康是本钱、幸福很平淡。
突然感觉原来种菜可以这么幸福,原来人生幸不幸福与心态相关,人生追求的其它东西皆太过虚无。从那时起,我想等我康复后我要去追求我的幸福,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而疫情肆虐的这几年加上东航客机失事的意外消息,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感悟: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谁都不知道,趁早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活好当下,而不是等待一个未知的将来。
(出游照)
3、准确的说,我并非从法院离职,而是从法院调到纪委监委一年有余后离职(调动原因为两地分居),要感谢我曾经的法院和纪委监委,毕竟有组织的关怀会让人感觉更有安全感。就如网上所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体制的好处不言自明,但一眼可望至退休的工作让人有时也会瑟瑟发抖:你可以看见60或65岁后的自己,中间相隔的漫长20几年似乎是在等待,等待一个年老的自己到来。
而此时的我35岁,一个尴尬的年纪,人生的分水岭,如果再不下决定,以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无力再做决定了;待到耄耋之年,我想我会后悔,后悔当初未勇敢抉择。
4、无意间入了“木棉雪”创建的“法人代表”微信群,群里有许多体制内辞职的或将要辞职的人员,大家来自天南地北,从谈天说地到专业知识分析,感觉氛围和谐顺畅。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群友之间系“你我虽未谋面,但彼此情深意切”。大家每天在一起交流,让自己对工作、生活乃至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群友们都期待线下面见,期待认识更多的基友,因为他们真的很优秀,突然感觉自己的世界变大了。
说辞职简单,可真离职了,内心仍带有丝丝不舍和伤感;但年岁在此,时不我待。
就离职的抉择,家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就此我想回答的是“人生短暂,有取有舍,即使风雨,心亦安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