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建刚:也谈“法官的小心思”

转自:法律人生路

最近有据说是最高法院离职法官写的“法官的小心思”文章被频传,这篇文章说,一审法官习惯于跟着法检的思路或者可轻可重的情况下往重里判,二审法官和再审法官能维持就维持。这背后的逻辑是,法官如何避免被追责。法官不是希望做出好的判决,一个让社会满意的判决,去实现法律正义的判决,而是避免自己被追责,如何保全自己。

我不能说,每一位法官都这么想,但这样的想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性。这里的关键点是,什么样的制度能促使法官追求自己理想的判决,让法官去追求正义。我们不能去苛求每一位具体的个体,而是去思考建立一个机制体制,有助于让法官是基于追求司法正义的目标,而不是为了避免错误判决而判决。

做判决的两个逻辑,为了做出好的判决而判决,避免做出错误的判决而判决。遗憾的是,很多法官是后一个逻辑。这需要从制度和机制体制上找原因。

@律师刘文广: 民事领域有另一番风貌能不支持原告的就不支持,能少支持的就少支持,绝不能冤枉一个民事被告,绝不让违约人侵权人承担超出其得利范围的责任疫情后二审流于形式,让原告感受到压力,就不敢起诉了,和谐社会就实现了实在是冤,就再审,效率和审判精细程度,已然替代原来的二审。

@蒋登辉:的确存在这种风气,一种是现实需要,另一种是制度要求。

@musto: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一个让社会满意的判决,去实现法律正义的判决”,会让法官被追责?

@有意义-有意思各行各业都有一种思潮:免责,把保全自己放在工作的首位。

@语池荷先森:从个人的法官、法务和律师职业经历及与一二审法官的交流来看,二审闭眼维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现在的中院二审,相当程度上,已经不能发挥对一审的监督纠偏的作用了。

@杭州律师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能把法官一些小错误太过于放大,无限制追责。这样法官在判决时,更要考虑自身安全问题了。应当允许无心之过。


往期回顾

法律人那些事法律控的自媒体关注 “阅读原文”进入法律人书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