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伤害了我的“我执”——索达吉堪布暖谈抑郁症

2016-06-05 轻敲右边添我 持明讲堂

转发分享 获无量功德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下文受益,请随手转发!


来源: 文殊学会( ID: wenshuxh)



你伤害了我的“我执”
有心灵疾病的人,往往自我太强, 一旦得不到认可,就觉得“他伤了我的自尊、侮辱了我的人格”……但在大乘佛教看来,这些没有什么,别人对自己不好,恰恰是修行的好机会。
不管是你的家人、恋人,或是同事、同学,当他正在侮辱你时,可以观一观“我”的心态是怎样。这时候就发现,你对这个“我“太执著了,认为 “我很了不起”“我的人格是完美的”“我是天下第一”……有这样的心态,别人稍微说你,就会特别受不了,伤心、郁闷。
反过来说,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本来就不高,明白“我是凡夫,有很多业力、烦恼、过失,别人指出我的缺点很正常“,那别人再怎么侮辱,你也不会在意。


其实“我”是个演员
我们的心之所以如此脆弱,一方面是凡夫的普遍特点,另一方面也跟我们接触的环境,尤其是现代传媒、影视的影响有关。
电影、电视里一般都有这样的情节:别人说一句难听的话,自己一定要马上有“反应”,反唇相讥,或者脸色大变,千万不能无动于衷。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这样被洗脑,慢慢就成了剧中的演员,演着斤斤计较的人生。对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特别敏感,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这样的人,遇到一点点刺激,也没办法抵抗。原因是什么?自我太重了。
“我”这个东西,能活下去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需要大乘佛教的慈悲观。有了它,就不太关心“我”这个东西,只要能活下去就可以,更多的注意力会放在利益众生上。
比如,当有人诽谤你,你会想:“如果我有过失,就该承受,别人指出来也很好;如果我没有过失,那没什么好生气的。所以,有人诽谤我没关系,我能否帮到众生才是关键。”能这样想,你对一切就不会放在眼里。
一个很想帮助别人的人,比较能承受侮辱。反之,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即使被微不足道的语言攻击,他也咽不下去,凝成心结,久久无法释怀。
现在的很多心理疾病,抑郁症也好、自闭症也好,都是源于对“我”特别执著,心绷得太紧。假如对“我”不在乎,知道“我”不过是个假合,只要对众生有利,怎样都可以。那别人骂你、打你,都可以面对,心非常自在。
特别是觉得“谁都对我不好”的人,若能修习慈悲菩提心,即使全世界对你不好,也会坦然受之,“我这么坏,是这样一个业力烦恼的混合体,别人凭什么要对我好?”
这样想,痛苦自然会少很多。



点击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大圆满的第一个窍诀:世界是内心创造的幻象! 

【慈诚罗珠堪布】修行人究竟在修什么?【顶果钦哲法王】

智慧之旅:宗萨钦哲仁波切答问合集

佛教男神的十三句话,句句让自我无处遁形…

现世贪执的种种对我们有利益吗?【希阿荣博堪布】

就这四个字:划分你是不是修行人的界线!

【直击你的内心最深处】噶举祖师密勒日巴大师道歌集精选

从细节看你的出离心【宗萨仁波切】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正见”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