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证悟是什么?它不过是认识了自己的心!男女都可以成就!【丹津·巴默】

来源于网络 般若路 2021-04-16




雪洞

-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

英 维琪·麦肯基


藏传佛教中还有另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她就是玛奇歌·拉布中。相比之下,她的故事比较合理可信。她是鸠德这个广泛流传的最重要仪式的设立者,直到现在,人们仍继续修炼鸠德。从外在形式上而言,鸠德的仪式是一种能使人血液凝结的仪式。它的修炼核心是修行者必须在黑夜前往坟场,在死亡的恐惧与腐尸的恶臭中部分一部分地观想自己的身体,从眼睛、头脑乃至各个内脏。然后,观想所有被肢解的身体,被放入一个锅里煮沸,最后奉献给所有众生,满足众生的所有渴望。鸠德通过这些看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形式使得修行人放弃了对自我身体的最大执著。修行人将身体各个部分置入神圣的大锅,转化成为甘露,然后奉献给众生。因此,鸠德成为破除自我的终极修炼方法,它是一种无我的最高表现。


当时,玛奇歌·拉布中特殊的才能,不可避免地引起年长领导者们的注意。他们出于嫉妒与恐惧,对她提出挑战,与她在群众聚集的场所举行灵修辩论,希望借这个机会使她声誉扫地。这是藏传佛教的特殊之处,所有圣人学者都必须在这种情况中证明他们自己。但他们的计谋却带来了相反的效果。玛奇歌·拉布中在智力与灵修两方面都击败了这些男性对手,她成为西藏最重要的灵修人物之树立了永恒的形象。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玛奇歌·拉布中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因为她将自己的灵修生涯与婚姻结合在一起。但她不像一般拥有这些附属物的女性,她对婚姻并不执著,她对儿女的教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执著。每当她充满了灵修的意愿,她就快乐地前往洞穴冥思,将儿女留给他们的父亲好几个月。她的名声之一就是创设了自己的传承,教她的儿女担任传承维系者。她九十九岁逝世,传说她到了空行母的净土。


周默·梅莫,是一位十三世纪的善良年轻女孩,她的经历更是女性神秘主义者的一个代表。传说她在梦中,通过天堂舞者耶喜·措嘉意外地获得了大智慧。其后,她向其他人说了自己的经历。结果,这件事引起喇嘛们的愤怒,他们攻击她,污蔑她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周默极度消沉,在漫游中保持长久的沉默,但她以“秘密之法”帮助了无数的人。比如,当她在某处出现时,就带来了某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量。


虽然玛奇歌・拉布中与周默・梅莫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但她们却都没有对丹津·巴默产生真正的影响,这是因为她们所处的时代距今太遥远了,无法启迪她完成对女性开悟所承担的重任。但确实有一位女性,给巴默以精神上的鼓舞,她就是阿予・卡周。卡周与巴默是同时代的人,《智慧的女性》一书记载了她非凡的一生。该书作者南凯·挪布见到阿予·卡周时,她已一百一十三岁高龄,但看上去依旧很年轻,长发的末端仍呈现黑色。尽管如此高龄,她依然从事着给予后人神秘启蒙教育的工作。


阿予·卡周对灵修生活有着一种异于常人的奉献精神。一九五四年,一百一十五岁的她无疾而终。根据报道,当她停止呼吸时,在长达两周的时间里仍然保持着冥思状态。她的身体没有腐烂,只是变小了一些。如同坎初仁波切一样,她在死亡时,已经达到非常高层次的灵修境界。


虽然这几位杰出的女性都曾给丹津·巴默带来巨大的鼓舞,但实际上她们对她的启示却很小。这是因为她们不仅居住在遥远的地方,而且年代又非常久远。她必须自己去探索关于女性的灵修品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她通过在洞穴中多年的修炼,对女性的灵修品质得出了几点重要的结论。


“我认为,女性的特质首先在于具有穿透力的敏锐,它能够穿透知性的局限。它异乎寻常的伶俐,可以直接抵达目的地。我认为空行母的原则所代表的就是直觉力。女性通常觉得知性的讨论枯燥又乏味,对知性的讨论往往引不起她们太大的兴趣。对她们而言,如果顺着这条道路探索,那真是太漫长了,她们会采取截然相反的探索方法,常常在瞬间就觉知了。这证明女性接触事情的方式相对现实,她们不像男性那么抽象与理想化。她们不被理论与观念所束缚,她们期望这些观念与理论能够烟消云散。她们只希望知道“我们能做什么'。般若波罗密多当然属于女性,它代表圆满的智慧,它能够灭除我们所有的欲望与意念,达到空”的境界。我们不断地累积自身的习性,并将这些习性不断放大。般若波罗密多持续不断地灭除它们,并将事物回归本位。


“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更加感性,更容易培养菩提心。女性具有一种温柔的品质。女性富有慈爱心,因为她们是母亲,母亲会为孩子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这股内心的伟大力量可以转化成为所有的生命而奉献。这又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它们不但是有用的特质,而且是极其重要的。


“女性的心灵感知能力也是异常直接的。以度母为例,即使你不是一位伟大的瑜伽士,也可以随时随地与度母沟通。她就在那里!她好像一位母亲,行动永远是直接而迅速的,因为她不能让孩子等待。孩子刚刚来到这世上,就像条蠕动的幼虫,不论这是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她一直为他奉献着母爱。


“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获得“吐默’的经验。这一点是与女性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的,密勒日巴很难获得'吐默'的经验,而他的女弟子惹琼巴在两日内就获得了所有的经验。因此,许多喇嘛认为女性比较适合修炼“吐默'。她们不但能培养出喜乐心,而且能够掌握所有的经验。但我不能宣称自己是一位修炼“吐默’的女瑜伽士,它不是我主要修习的目的。”


女性拥有很多优点,但同时她们也有很多弱点。女性在探索灵修道路上最大、最毒的障碍就是月经,月经是一个诅咒!月经使女性不洁,这一点在世界上众多宗教的男性传道人眼中是天经地义的,因此,女性不适合担任高级的灵修任务。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法令,当女性月经来临时,不可以进入寺院的圣地,任何传道人都不可以触碰她。如果女性将追求更高层次的灵修探索,这项责难当然是一种障碍,它必须被克服。从更深奥与理性的层次而言,据说月经对执著冥思的女性会造成一种破坏力,不仅会使她紧张,而且还会让她失去理性,陷入痛苦与暴怒,这些都会打破她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因此,月经是女性得到圆满证悟的最大障碍之一。


让人惊讶的是,丹津·巴默在探索灵修的道路上,并没有遇到这些问题。她用一向现实的的口气说:“荷尔蒙对我不是障碍!我个人从不曾被月经所影响,所有这些更年期与月经前紧张症的说法,对我而言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同时,我注意到男人经常比女人更情绪化。这也证明,所有人的情络都是不断变化的,它并不表示你必须跟随它。


“有一位喇嘛曾告诉我,女性心念的变化无常、反反复复,是女性在冥思时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因为这种情况下不易获得内心的平静。但他补充说,女性如果学习观察这种能量,在修行上将突飞猛进。她将比男性进步更快——因为这种储存的能量不曾被消耗掉。事实上,许多喇嘛曾经说,女性一旦真正开始冥思,她们比大部分男人都能获得更直接、更高层次的经验。但因为女性大多不曾著书立说,所以我们一般并不知道这些。”


女性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是她们渴求舒适的物质生活。丹津・巴默并没有这个缺点,她是不同寻常的。追求高层次的灵修,生活环境的恶劣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许多女性因此望而却步。爱琳诺·雀迪是伊斯兰教的伟大老师,她也是《深坑之火》的作者。这本著作是她个人灵修经历的日记。她在书中坦承自己常常无法忍受印度乡村的暴热、噪声与四处的尘埃,但这却是她的上师所居住的地方。上师教导她放弃所拥有的舒适生活,当然包括她的金钱,这使得她很难接受。


爱琳诺在即将告别这个世界时,于伦敦之北的家中说:“作为女性,我们需要爱,我们需要舒适与安全感,我们需要这世上的各种东西。我们的需要是没有穷尽的。在西方社会中,让一位女性放弃一切,比让一位男性放弃一切要难得多。我之所以十分了解这一点,是因为我真实地经历过这一切,所以我是有发言权的。你知道,在灵修训练中,女性所需要的训练与男性是截然不同的。女性必须克服对世俗事物的执取,而男性则必须克服性欲的诱惑。因为我们追求的是解脱之道,所以当一位女性获得觉悟时,她将完全没有执著。女性为何如此执著呢?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生育是女性与生俱来的责任,她自然需要舒适、安全与爱。对于世俗而言,生儿育女当然是一件大事,但如果你达到爱这个世界如同爱自己孩子一样的境界,你不仅不缺乏对自己孩子的爱,而且会更加珍爱这个世界。”


丹津·巴默从来不想生儿育女,她拒绝了舒适的生活,因此她能忍耐寒冷、没有床铺、缺乏热水的生活。而且,她克服了最困难的一件事,一个人完全孤独地居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她达到目的的成功率有多少?任何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与生俱来的肉身限制下,有多少机会能够达到真正的解脱之道?


丹津·巴默对这两种可能性都具备十足的信心。她说“佛陀早已证明解脱开悟是能够做到的。当佛陀突破所有幻象面纱之后,他的心念变得无比广大。他记起自己绵延不绝的生命轮回,他亲口将这些事情讲给弟子听。一天,他从森林的地上拾起一些叶片,问周围的弟子:“是我手中的叶片多,还是森林中树木的叶片多?'当弟子回答是森林中树木的叶片多时,佛陀说:“我手中的叶片,代表我能够传授给你们的知识。”虽然佛陀最终证得解脱之道,但并不表示他的牙齿不再疼痛。当他生病时,他还是需要有医生来照顾他。”


丹津・巴默陈述自己的看法:“对于女性是否能够得到开悟的不断争辩,仅仅是出于存在已久的大男子主义,以及文化上的排斥而已,我个人对此是没有怀疑的。女性如果能够与男性真正达到平等地位,其中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女性占世界人口的二分之一,她们的人数如此之多,而通过灵修获得解脱之道的伟大女性,必然能够提升人性的高度。爱琳诺·崔迪则表示:我个人认为,女性在不失失去自身特质的前提下,完全能够达到与男性相同的层次。我们都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所创造的,神是男性也是女性。因此,女性具备所有外在的条件与内在的能力,女人的本性是有力量的。但在世俗社会中,男人惧怕有力量的女人,这是一种两性间的竞争!几千年前,曾经有一个女性氏族社会,其后,时代之流倒退。女性地位现在又开始重要起来。最后,世界将变得相对平衡,充满了爱,不再那么冷漠。”


对于上述问题,最令人鼓舞与最简单的认定,也许来自位名叫堪格尔的老喇嘛。堪格尔身体强壮,留着细白的胡须,脸上永远是快乐的神态。他十分了解丹津·巴默。他以两件事情而被人所熟知,一是,他的神圣性,二是,他终生不穿袜子睡在零下三十五摄氏度室外的屋顶上。当他被问及女人是否能够最终获得证悟时,他很坚定地说:“虽然外相有别,但心是相同的。”他拍着自己的胸口说:“证悟是什么?它不过是认识了自己的心。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心能够知知晓世间所有事情,却很难了解自身,这就像眼睛能够看见全世界却看不见自己一样。丹津・巴默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修行者,这个地方的每个人对她的修炼生活都很惊讶。”


对于丹津・巴默而言,她并不认为自己的修炼生活有什么特别之处。她说:“我喜欢静坐,喜欢冥思。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能够引起我的兴趣。”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点击查看本平台近期推文:

素食者能不能吃鸡蛋和牛奶?【索达吉堪布问答集录】

明白自己的神圣!宗萨仁波切透彻开示【净观】

藏传佛教的四条心灵通则【索达吉堪布】

证悟大圆满——让一切分别念消散的窍诀【法王如意宝】

善知识的铁腕无情,令人既感激又异常恼火【创巴仁波切】

适合现代人的十种念佛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大安法师】

你不必担心失去任何东西 【宗萨仁波切】

谁具足了这些必要的条件,就能成就密咒【法王如意宝】

法王晋美彭措的终生遗憾 | 绝顶神秘的十三伏藏

现代念佛人的奇迹:双目失明一心念佛成就肉身不坏!

色达的虹身大成就者

刘长乐对话星云大师:明知人生是一个“空”的结局,我们为何还要奋斗?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梦中的前世记忆——IT女强人今生的皈依路

摆地摊10年捐出800万,20岁被写进教科书的她,温暖了400万寒门子弟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般若路”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