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本上见解为诠释只能参考【普巴扎西仁波切】

来源于网络 般若路 2021-04-16

上师:有时候,我们必须要知道,书上的讲解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而传讲的。比如,这位导师为何要说这一句话?可能是针对某一个弟子说的。好,可能他多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最不成熟的就是精进修行的时间太短,所以导师就告诉他,“你应该多修一些”。只要他做到底,自然就会露出来,因为其他条件都具备了。


但是,现前我们看书的时候,导师并没有讲我们的其他条件多么多么具备,直接讲解禅定了,好像“只要去做就会露出来”一般,我们就会有一种“片面”的理解。


就好比像,平常我们在学习一些各式各样的经和论、教言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说,心的自性是“有”的。因为在《二观察续》当中曰:“诸有情皆佛”。很多人都说“如来藏”,我们自性当中本具有如来藏,是吗?所以说,自性是有的。但是,《般若心经》当中说“什么都没有”啊。那到底自性是有还是没有呢?


当然,书面上所讲解的一切,都是针对不同的弟子而宣讲的。比如说,有一个修行者,平常对于自性太过于执著,导师就为他讲解“自性本来就没有”,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实相,超越一切言语,当然是没有。


但若是对空边执著太强的人,导师就会讲解自性是有的,怕堕入空的边,就是单空的边,因此讲解自性是有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明空”这么一个平衡状态。


但我们仅看一本书,“诶,好像自性是没有的”;再看另一本书,“自性是有的”,都有教证,因为某某某某导师在书本上就是这么讲解的。所以,书只能作为参考,要记住这一点。


藏传佛教一位高僧大德曾经说过,“无论你通达多少多少理论,当你在实修的时候,还是需要借助上师的教言,只有借助一个经验丰富导师的教言方可达到自性”。这点很重要!以前,谁都会觉得是这样,对某一本书上的见解只是参考而已。


我给你举个例子,那时我在上师身边,我在禅院。那天下午,我的上师(阿秋法王)叫我上去,给我做了三身印证,尤其在印证三身的时候,讲解了“如何断除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密法讲解二种无明,就好比唯识讲解八识一般。密宗讲解二种无明,(上师讲了)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是怎么断除的。这么讲了以后,我自己也凭借个人的见解,就觉得今天好像很受益。


天黑不黑的时候,我们禅院里面就必须要开始闭关了。当时我在上师身边坐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一回到家再做饭就来不及了。当时我上去的时候,我们禅院里头有一位老和尚,他看见我去见上师,所以提前给我们两个一起做了饭,他就在路边上等着我。(我)一下来的时候,(他就)说,“你就别做饭了,来不及了,我在下面已经做好饭了,你下来吃就可以。”


我也很高兴,就到那个老和尚家里吃饭。在我心目当中这个老和尚(见解很高),因为他依止上师的时间比我长,所以,那时候我在老和尚的面前永远没有什么可隐藏的。就是说,虽然说密法不能见到谁都讲,但是在这位老和尚面前,由于我时时感觉到老和尚的见解比我高很多,所以什么都跟他说。


他就问我,“你今天到上师身边去干嘛”?我说,“上师叫我上去印证三身”。(他问)“三身是怎么印证的”?我就给他说了一遍。他说,“好像不对吧,在观照的时候,应该用三身来断除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我说,“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处在意识范围当中,本来就是一种观照。在意识范围当中,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念,就叫观照。即便观照出来的见解有多么殊胜,总之,它还是没有从意识范围当中超越,所以,观照断除意识是不可能的。要是能断除的话,那我们进入佛门也是多余的事情,我们可以说‘烦恼能断除烦恼”,那人还是有烦恼啊”!我说这个不成立。


但他也讲不出“所以然”来,后面拿了一本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到我面前说,“你看这里头也是这么讲解的”。我一看,是我们这个传承的一位高僧大德讲解的。那我怎么说呢?我总不能说,历代传承祖师讲得不对吧!好了,我没话可说了,因为教证在我的面前。


回家以后,在大脑当中一直飘现出我们两个刚刚所探讨的这件事情,又细致想想上师是“这样”给我印证的,尤其上师给我印证以及自己观照期间,不应该是他所说的“那样”。但是,若要是我否定他不对的话,他还有教证呢。教证是我们传承一位高僧大德的教言,到底我该怎么树立呢?在家里停顿了两三天,实在没法停下,因为有这个疑问,只要一打坐就会在大脑当中呈现。


有一天下午我又去见了上师。上师说“你有什么事啊”?我说“前两天我刚做了印证。”上师说“对”。我就说“当时您给我印证的时候,是这样这样印证”。上师说“对,就是这样,三身对治二种无明”。我说,“在某一个教言当中说,观照能断除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呢?”

上师说,“密法来自于续,续有十七部,十七部续当中有一部续叫《金刚萨埵续》。《金刚萨埵续》当中,针对二十一种不同的根机,印证了二十一种不同的见解,你见过吗”?我说,“见过”。我突然一下明白了,二十一种不同的根机,可以印证二十一种不同的见解。


对于下等根机来说,它不会直接印证最了义的见解,它会把不了义的见解也当做了义来印证。原因是什么?这叫密意。对于下等根机,如果“直接印证”最了义的见解,在短期时间是无法成就的,为了他的信心更加增上,就树立了一个“方便密意”。那怎么宣讲呢?“把不了义的见解当做了义”来印证。


哦,知道了。所以,现前我们不能一概用“文字上的诠释”来定论,这样一来,决定会错。就像我刚刚所说的,上师是这样给我印证的,那边又出现另一种现象,我到底信任什么呢?当我一听到上师说,在《金刚萨埵续》当中,二十一种不同的根机有二十一种印证方法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哦,针对那么多的根机,有那么多的印证方式。所以,书本诠释只能作为参考,书本是针对个别人而宣讲的见解。刚刚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每次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先要知道这本书,它是在什么地方讲解的,讲解的导师是谁?尤其最重要的是,它是针对什么根基的弟子讲解的。比如,针对中等根机的话,那下等根机决定不符合,因为他的根机还高一层,上等根机看中等根机的教言,还是觉得有点儿不符合,就像刚刚我们所说的这样,一个是超越意识,一个是意识当中去断除意识。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些矛盾。


所以,若要是懂得这个真理,我相信以后无论阅读什么样的教言,在我们面前,就好比像上、中、下三层都看得很清楚,这时候再说上、中、下的时候,永远不会和自己产生矛盾。


但现前我们从眼缝里只看见了一节,这时候,如果看什么东西都以这个作为标准的话,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矛盾。上面,上面接不上;下面,下面又接不上,永远都在产生矛盾。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点击查看本平台近期推文:

为何我们的人类上师如此易于犯错?为何他们不完美?【宗萨仁波切】

平时发朋友圈,应该注意些什么?【索达吉堪布】

现代人该如何学佛?【圣严法师】

如何制伏怨敌,使他们对自己信服和崇敬?【索达吉堪布】

【推荐】长寿佛心咒 + 长寿经(法王如意宝赐予长寿佛灌顶的珍贵视频)

如来藏究竟是什么?【慈诚罗珠堪布】

坏上师的检视清单【宗萨仁波切】

我们转变不了业力,什么原因呢?【梦参长老】

我们已被自己的念头愚弄了无数世【阿姜查尊者】

索达吉堪布不可思议的功德境界——从一个汉僧司机的神奇梦境说起

绝对震撼!台大校长用科学实验证实了佛、菩萨的存在(越往后看越精彩!)

李嘉诚90岁高龄,退休后首次内地演讲,并坦言“我是学佛人”

索达吉堪布化身“吃货”,一碗可以回味一辈子的面条……

假如动物能说话 —— 震撼视频

科学纪录片《生死与轮回》——科学的你,是否还有科学的态度?

【了凡四训】电影完整版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般若路”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