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证悟如来藏的本体大空性的真伪【慈诚罗珠堪布】

来源于网络 般若路 2021-04-16

我们的思维其实是很简单的,“有”、“无”、“非有”、“非无”这四点,可以涵盖所有的思维。将这四点完全打破以后,我们还能说出什么呢?再没有别的观点了。这就叫“证悟空性”。

对此也曾有过理解出错的公案。以前禅宗的摩诃衍法师来西藏弘扬禅宗,曾在西藏引起极大的争论。并不是藏地不接受禅宗的法,禅宗的法其实是非常好的法,但依照西藏历史的记载,摩诃衍讲禅宗的法时出了一些问题。当然,这仅仅是西藏和印度人的观点,当时汉传佛教的描述与此大相径庭,我们暂时不去论述谁是谁非,只根据西藏历史的记录描绘他所提出的观点。

他说:无论“有”、“无”、“善”、“恶”都不要想,“非善”“非恶”也不要想,一切都放下,放下以后就解脱了。若不能放下而去行善造业,就会在轮回中流转。因为取舍善恶是下等根机人的修法,而上等根机的人则应全部放下,什么都不想。这种道理从表面上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要求暂时放不下的也非得要放下,这是不对的。说放下就放下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放下需要某种有力的方法才能实现,没有方法是不可能放下的。所以说只讲放下不讲究方法是不对的。

摩诃衍所说的“放下”、“不要想”,如果真是仅仅不思而没有悟性的话,那其实还是在想。想的什么呢?想的就是“不要想”。心里想着“不能思维”,其实内心还是在思维。这样做只不过在方法上有所不同而已,却都不能得到解脱,因此,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内地寺庙现在的修行人,如果修的是真正的禅宗,那十分了不起;如果修的是不思的观点,那就十分危险。

打破、推翻原有观点从而证悟空性是中观的见解,而仅仅不思的观点不是中观的见解。这二者从言词语气上不易鉴别。中观的观点,是观察“有”、“无”、“生”、“住”、“灭”等等,当观察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深深体会到原来“有”、“无”等等都是我们自己的、佛经上称之为“增上安立”的东西。

“增上安立”就是指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当作“有”而不当作“无”等等。然而现在事实却根本不是我们以前所想象的那样。我们原来所想是一回事,但是现在证悟之所见又是另外一回事,此二者之间有天地之别!概念都不一样。这种“深深的体会”叫“初前期证悟”,可以称之为“证悟了”、“开悟了”。但开悟是分层次的,并非指成佛。证悟就是开悟,但开悟不一定指成佛。

大小乘的四禅八定,可以修到鼻孔没有呼吸,还可以修到很长时间心里都没有念头,坐着非常舒服。但是,这样的修行也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解脱是指用智慧去拔除轮回的根,这才叫解脱。当所有的“有”、“无”念头都真正地消失后,剩下的就是“如来藏”。禅宗里这叫“本来面目”,也可以称之为“大光明”、“大平等”、“大圆满”、“自然智慧”等等。这才是真实的“不思”和“不想”,辨别这二者之间的差别极为重要。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点击查看本平台近期相关推文:

有窍诀,痛苦亦是朋友【慈诚罗珠堪布】

“九乘”佛法【慈诚罗珠堪布】

如来藏究竟是什么?【慈诚罗珠堪布】

众生就是如意宝!【慈诚罗珠堪布】

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慈诚罗珠堪布】

初步证悟大圆满,意味着什么呢?【慈诚罗珠堪布】

很多事没必要去请空行母瑜伽士打卦【慈诚罗珠堪布】

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看同样的一杯水,会有六种不同的显相【慈诚罗珠堪布】

如何知道亡者的去处?【慈诚罗珠堪布】

当一个人杀生、偷盗的行为完成以后,在他的阿赖耶识上就会留下这个行为的种子【慈诚罗珠堪布】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般若路”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