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网“网红音频”收听量3亿+!党课如何“圈粉”90后?

传播君 网络传播杂志 2020-01-17
编者按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在全国掀起的学习和纪念马克思热潮中,一档由人民网联合上海相关单位,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的音频党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成为网红。活泼的语言、多矩阵的传播,拉近了年轻受众与马克思的距离,使作品迅速圈粉90后年轻群体,引发关注。这档网红音频党课,不仅让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人民网、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国内权威媒体纷纷重点报道,就连英国BBC、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海外媒体也关注到了中国90后通过这个音频党课重新学习马克思的潮流。一起随传播君看看这款“网红”音频是怎样圈粉90后的吧。


传播数据


3亿:  4月17日起,“给90后讲讲马克思”连续被全网推送,全国24家广播电台同时向千家万户播放,总收听量累计逾3亿人次。


16万: 从4月16日至5月5日,共72家主流媒体刊发了相关内容,百度搜索“给90后讲讲马克思”信息条数近16万条。


3.5万: 依托党课内容,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衍生出版物《马克思的20个瞬间》,一个月内热销3.5万册,成为党建类读物里的畅销书。


997: 微博上共有143个账号发布了“给90后讲讲马克思”相关内容,微信公众号共计发布997条相关内容。



说起“给90后讲讲马克思”这档音频党课,就不能不提到去年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后,由人民网上海频道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SMG东方广播中心和阿基米德FM共同发起联合推出的“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系列党课。这堂于2017年11月10日起从中共一大会址开讲的系列党课,由党校19位专家教授承担宣讲任务,创新宣讲形式,连续19晚音频直播,共计超过2000万人收听,引发“追剧”效应。


今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早在2018年春节前举行的“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内部总结会上,五家主办方就确定了要举办一次以纪念马克思为主题的音频党课,并针对“讲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来呈现”“目标受众该如何确定”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和磋商。



筹备之初,主办方专门到上海多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听取高校老师、青年学生们对马克思的印象和想法,最终确定了“为年轻人还原一个真实的伟人”的策划思路,并将90后作为目标受众。


2018年春节刚过,五家主办方根据各自优势协调分工,各司其职——人民网上海频道精心搭建专题、采写图文视频等重点稿件,负责“架天线”,扩大影响力;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负责组织讲师、生产内容、撰写讲稿;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广泛深入宣传动员,为党课提供线上线下资源;SMG东方广播中心和阿基米德FM负责录制音频、现场直播、新媒体分发等。


党课共计21期,包括短音频19条,线下沙龙2场,首场线下沙龙于4月16日晚在中共一大会址举办,5月5日晚在复旦大学直播了最后一场线下沙龙。


1党建宣传要创新


党建类重大主题的宣传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今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到来,倒逼着媒体和政府部门不断提升党建宣传的能力和水平——不能再用过往那种“刚硬”的方式去说教,而是要以“柔软”的力量去讲述,这样方能“入脑入心”。


2主题内容要创新


全国各地都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海的特色在哪里?作品能不能做得更好玩、有意思些?于是,在党课策划之初,策划者便抛弃了以往“大而全”式的受众定位,明确了“给90后讲马克思”的主题。以90后为代表的这些年轻人群是互联网的重要受众,明确党课的90后受众定位也更有利于其在互联网上的传播。


3传播形式要创新


“给90后讲讲马克思”不仅有传统主流媒体的文字、图片、视频重点报道以及主题图书出版,还有基于音频、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创新传播,顺应了互联网背景下用户对内容消费的碎片化需求,成为创新主旋律教育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创作心得

1.一定要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这样才能有更大、更好的传播效果。音频党课旨在激发包括90后在内的青年人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马克思及其思想。除了选定清一色的8位“80后”主讲老师外,作品还专门制作了轻松活泼“RAP神曲”来作为开篇,并邀请专业配音演员进行角色演绎,迅速拉近了90后与马克思的距离。这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传播的又一次成功实践,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2.一定要重视“跨界”,跳出传媒本身来进行“融合传播”。


相关链接




本文  信息来自传播君约访。

投稿  wangluocb@vip.sina.com

征订 《网络传播》杂志邮发代号:80-1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