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如何“反套路”?来看华龙网的这波操作

周梦莹 郑琬琰 网络传播杂志 2020-01-17

置身于移动传播生态3.0时代,如何捕捉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习惯,使新闻宣传更有温度,更加入脑入心,让人听得懂、记得住、觉得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华龙网打破了传统宣传方式的桎梏,以原创MV的形式将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解读得“绘声绘色”。



《两会上的中国字》是华龙网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主题宣传的收官之作,是在新闻宣传方式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作品一经推出便因新颖的诠释方式,紧贴市场的宣传手段,收获了用户的好评,在各平台上的浏览量超过了1500万


01

从形式创新到内容创新的转变



很久以来,主题宣传的市场接受度似乎总不尽如人意,而且一说到创新创优,媒体多考虑在细节上做文章。而《两会上的中国字》给出的答案是:创新创优是一个全方位的命题,既需要内容创新,也需要形式创新。与其以单一刻板的形式去创作,不如“投其所好”。


在栏目包装方面,创作团队借助音乐、短视频的表现形式,用富有节奏感的流行歌曲把《政府工作报告》唱出来。让文字版的政策条款一下变得鲜活起来,让用户对“板正”的两会宣传报道一下子有了新鲜感。


在产品呈现方面,创作团队将《政府工作报告》的信息进行归纳、提炼和可视化加工,并将这些内容浓缩在了一首歌的时间里。形式新潮,更加接地气,贴合用户的需求,让看新闻报道成为一种享受。


在内容传播方面,视频针对性强、贴近民生,整个作品高端大气上档次,使传播的有效性大大提升,满足了用户获取两会信息的需求。


02

“正话不能端着说”



在当下多元化的语言环境中,用户的口味也变得“刁钻”,对于传统套路的主流宣传的表达方式往往无感,因此需要在形式上给予更多的刺激,以此来抓住用户的目光。一个成功的主流宣传视频,往往拥有以下优势:


用户接受度高。内容要以更加接近老百姓生活的形式来传播,让老百姓有认同感、同理心,真正愿意听、能听懂、跟着做,尤其引导更多年轻人关心时事、热爱国家。


内容传播度广。用时下流行的方式和形式以及市场人气为载体,让政务宣传变得接地气、有温度、有话题。打破政务宣传的局限性,提升政务宣传的广度。


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如今,受过良好教育、有稳定工作和中等收入的用户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成为网上的主力。媒体必须关注社会结构变化所引发的用户结构的变化,“投其所好”,迎合市场需求,从而扩大宣传产品的市场价值,以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03

如何让政府工作条款“押韵”?



在作品创作方面,作品结合了当下热门歌曲《生僻字》的旋律,对原歌词进行再度创作。其中,作品中的RAP是主要的亮点。将《政府工作报告》繁杂生硬的内容进行提炼,按照歌曲节奏进行拆分重组,力求做到押韵酷炫、信息量丰富,每一段RAP的最后一句被巧妙地改为了“看我中国砥砺前进”,既押韵,又有洗脑的魔性效果。


在表达方式方面,一部好的作品,画面可以是音乐的补充,也可以是对音乐的提炼与提高。《两会上的中国字》的音乐内容和音乐画面呈面线平行发展,画面与音乐内容看似各自遵循着各自的规律发展,但在观感上又能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个作品的画面和歌词相互补充、相互倚重、相互促进。


在制作手法方面,作品跳出了传统MV的套路,采用当下流行的创意拍摄和剪辑手法,画面组接运用了运动拍摄模式来实现,再配以水墨画的风格,在视觉上给用户以冲击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作品最后还别具匠心地加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音频,紧扣时代主旋律,进一步升华了整个作品的主题。


创作心得

主流媒体作为政府声音的传递者,在面对当下不断变化的传播语境与舆论氛围时,应当保持自身的敏锐度与创造力,在充分阅读与理解当前传播环境的前提下,才能成为舆论场的引导者。与此同时,要吸纳更多的形式与载体进行内容创新,拉近主流媒体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最终,让主流媒体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爆 款 秀

创意无限,爆款不断!各家网媒谁与争锋?爆款作品来说话!《网络传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设“爆款秀”专栏,邀请各家网媒秀出爆款作品、拿出爆款数据、分享爆款经验。持续连载中,欢迎投稿!




相关链接

盘一盘!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的两会“爆款”

200000000+浏览量!新华社如何把“萌婶”变“网红”?

如何运用AI打造两会“爆款”?这家媒体的操作可以借鉴!

5“融”+5“跨”,这家地方媒体的两会操作值得学习!

揭秘!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如何让一根“线”会说话?

20000000+点击,这家媒体讲故事的方式赞爆了!

5000万+播放量,光明网这个短视频堪比“贺岁大片”!

370万+浏览量!这出古人“穿越剧”太有创意

5000万+播放量!“烧脑式”网红神曲这样炼成

炫酷!这个国潮H5引爆海外社交平台

1.25亿播放量!央视网这个微视频,如何做到“满屏”创意?



本文  来自传播君约访,作者周梦莹系华龙网融媒体新闻中心总监助理,郑琬琰系华龙网融媒体新闻中心视频编导、记者

✿投稿  wangluocb@vip.sina.com

征订 《网络传播》杂志邮发代号:80-1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