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剖析内蒙4.29重大交通事故(中)| 事故路段地处平原地区 即便发生碰撞 为何伤亡如此惨重?

2017-05-17 交通言究社 交通言究社

导  语

4月29日17时20分许,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辖区111国道1544公里加185米一处十字路口,一辆无牌丰田私家小轿车与一辆宇通牌大客车发生碰撞,大客车冲下路基并翻车,造成车内12人死亡,10人受伤。在上一篇文章中,业内专家就两车碰撞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事故路段斜交口视距限制、标志标线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等因素或影响了驾驶人的判断。


但还有一个问题,即事故路段地处平原地区,周边地势相对平坦,即便两车相撞,大客车又为何会翻滚倒扣,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后果呢?为此,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邀请专家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专家观点一:路侧护栏没有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朱西产:


根据事故现场图片,我们来推测下两车第一次碰撞后大客车的翻滚轨迹。从现场照片中的刹车痕迹等可推测大客车在道路上就发生了侧翻:大客车向左侧侧翻后,车顶朝下与护栏端头侧面碰撞。大客车“倒栽葱”式奇特的碰撞,造成车顶左右立柱严重变形,护栏端部被连根拔起。“倒栽葱”式碰撞后大客车车顶向下冲到路外边坡下,随后大客车车顶左前部又与2米左右落差的路外地面发生碰撞。


▲ 图:从现场照片中的刹车痕迹推测大客车翻滚轨迹。


3M 中国交通安全系统部首席交通安全教育与政策联络官 官阳:


根据事故现场图可知:路侧的缆索护栏并没有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事发时被连根拔起,形成了“绊脚绳”,导致大客车倒扣,死者基本都是被挤压导致死亡。其实,按照这条公路的地理环境来看,完全可以做路侧净区,而实际上却设置了缆索护栏,这导致大客车首当其冲地撞上了路侧护栏的端头。


▲ 图:路侧的缆索护栏并没有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事发时被连根拔起。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郭敏


事故发生路段路侧缆索护栏(cable barriers)天生就是给小汽车设计的,拦不住大客车。根据事故现场图片看,事故路段路侧使用的是日式的缆索护栏,而且还是“假”的半刚性缆索护栏。这种日本的缆索护栏存在缺陷,尤其在养护不及时的情况下,缺陷更明显。这种缆索护栏,张拉不足的索面是软的,而立柱却是硬的,车辆碰撞之后,先起拦阻作用的不是索面而是立柱,这时的每根立柱都是绊脚石,导致车辆完全失控,有些车辆甚至会翻转掉头,这不是一种好的护栏。


▲ 图:根据现场图片可知,小轿车撞在路侧护栏上被拦住,但护栏却没有拦住大客车。


▲图:欧美使用的缆索护栏。


这个事故的第一次碰撞可能并没有直接造成严重的伤亡后果,造成严重伤亡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则是路侧路肩及边坡。根据现场照片显示:该段护栏端头是直立式立柱,这对车辆而言其实是一种障碍,特别是高速行驶的大客车在撞击后,受其绊阻,其运动轨迹会发生突变。目前来看,碰撞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车辆一侧先压到较松的土路肩,然后受护栏端头绊阻,形成剧烈甩尾、车头向下,这时,翻滚就成了一种必然。只是看是否有阻止或减缓剧烈翻滚的措施,而从现场来看,偏陡的下边坡其实是助力了这样的翻滚,最终形成大客车倒扣的状态。因此,此处需要大力改进路侧的设计。


❖ 专家观点二:事故发生地应营造路侧净区


美国马里兰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台湾逢甲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学系所副教授 徐耀赐


路侧安全设计的核心理念在于宽容设计(Forgiving Design)。在事故路段,最基本的路侧净区(Clear Zone Recovery Area)设计理念没有用上,却设置了缆索护栏(Cable Barrier),这反而容易带来危险。笔者见过太多因缆索护栏的预应力(Prestress)张拉不足造成的后遗症。(注:缆索施加预应力是在施工时张拉缆索,使索面有一定的防撞作用,柔性护栏的特点是强索面弱柱,利用索面的预应力和索面的拉伸变形及恢复形成对撞击力的长时间消能,减轻对车辆的破坏程度。)


其实路侧护栏本身就是危险障碍物,因此路侧护栏是万般不得已时才设置。从事故发生路段来看,道路两侧是广阔的农田,只要土方工程(Earth Work)规划得当,以路侧缓坡 (Roadside Grading )方法控制,不仅可达到道路两季防汛目的,还无须设置路侧护栏。


香港道路安全及交通工程顾问 邝子宪


事故发生地的地形总体来讲适合营造宽容路侧,让失控车辆可以安全冲上去。营造宽容路侧实际上需要规划整治一个较宽的路侧地形,同时可结合景观设计,让路侧风景在视觉上更自然美观,部分土地可退还耕种放牧,但是怎样平衡征地及造价需要探索。


宽容路侧一般针对公路沿线及立交分岔口。本次事故中大客车闯进十字交叉的转角区并翻下路堤,因此平交口转角区其实也需要规划合适的宽容路侧。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郭敏:


路侧净区是指道路的路侧有足够宽的、平坦的区域,允许车辆不小心驶出车道冲入边坡后,不会撞上任何障碍物。(注:路侧净区(clear zone),是指一种没有障碍物、车辆可以穿越的路侧区域。车辆驶离车道后仍能安全的停车或者重新控制车辆)这样的区域一般是沿着道路平行设置,边坡较缓,一般不陡于1:4,宽度从行车道外缘起算不小于9米。不过这些指标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让驾驶人在这样的边坡上行驶,仍能控制好车辆,重新回到车道。


这里提到路侧净区,主要是因为可以看到事发路段两边是农林用地,且填高并不高(2米多的样子),是比较适合采用设置路侧净区的方式来处理路侧安全的。当然路侧安全的内容也不仅仅是路侧净区,还有更多其他内容。


根据事故现场图可以看到:事发路段路侧为了排水,采用了一些排水设施,这种设计对道路安全并无益处。虽然这一点与本事故关系不大,但对司机控制失控车辆来讲,这样的排水方式是有害的,也会加剧车辆的失控程度。


▲ 图:路侧净区设置示意图。


预  告

前两期内容中,业内专家对事故路段的交通控制方式、标志标线、路侧安全及缆索护栏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那么针对该路段的安全隐患问题又该如何改进呢?敬请关注下一期内容——《专家剖析内蒙4.29重大交通事故(下)| 事故路段安全隐患突出 且听专家建议如何改进?》。


  精彩推荐区

专家剖析内蒙4.29重大交通事故(上)| 事故路段线形平直、视野开阔 两车为何发生碰撞?

深度 | 专家剖析台湾客车侧翻特大事故深层原因(上):道路及设施问题

深度 | 专家剖析台湾客车侧翻特大事故深层原因(下):车辆及驾驶人问题

再问“2.13”事故背后 台湾客车的问题出在哪?

三问“台湾2·13事故”:同一路段事故频发 原因究竟是什么?

台湾旅游客车惨痛事故 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投稿建议社长邮箱:shezhang122@126.com


本期编辑 |  乔靖  Run 刘林 


长按二维码加入本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