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告诉你 什么是真正的“宽容性道路”

2017-08-16 交通言究社 交通言究社
导 语

秦岭一号隧道“8·10”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引起了业内对“宽容道路”的广泛讨论。那么,什么是宽容道路?宽容道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YiYa工作室译制了《建造更安全的道路》(Making Safer Roads)视频片,这条由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联邦公路管理局、国家撞击研究中心、德克萨斯州交通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视频片将告诉你完整的答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38ppp0jo&width=500&height=375&auto=0▲《建造更安全的道路》(Making Safer Roads)视频 


视频主要内容介绍:


在美国,每年都会发生大量因为车辆撞击路侧障碍物或路侧危险物导致人身伤害的单方事故。在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公路工程专家的定位是打造安全的道路。那时美国道路设计的观点是,驾驶人一旦脱离路面,就得靠自己,自己想办法摆脱路侧的危险状况。工程师的工作是提供安全的道路,而驾驶人的任务是保持不离开路面。


可以看到,在传统公路上,由于路侧树木、电线杆、桥墩距离过近以及护栏不连续等问题,一旦发生事故,驾驶人成功返回道路的可能性极小。

▲路侧树木、电线杆、桥墩以及不连续的护栏等都可能对道路安全构成威胁


▲一位父亲驾车载着两名孩童,车辆失控撞向路边电线杆,三人均丧生


▲车辆撞到没有端头保护的护栏,护栏直接刺入车辆


研究发现,在美国,所有较严重的撞击路侧危险物的事故中,几乎一半发生在弯道上。标志和标线可以帮助引导司机通过弯道。但有些地方即使设置了明确的弯道轮廓标识,驾驶人仍然会失控。


如果弯道旁正好有几棵树,又没有任何保护设施来避免驾驶人撞上树木,那么,车辆一旦失控,人员的伤亡在所难免。除了树木,电线杆也是许多致命路侧撞车事故的常见撞击障碍物。美国每年有超过一千人死于电线杆的撞车事故。


解决办法是,电线杆设置得离路缘远一些,留出净区。也可以考虑采用解体消能型立柱,或者设置安全屏障隔离障碍物。护栏是应用最广的安全屏障,这种保护措施很有效,但如果护栏安装不当,护栏本身就会变成危险因素。


例如,这个位置的护栏在一定区域内提供了充分保护,但它实际上又直接引导车辆撞向一个超大树木的树基,非常危险。

又例如,这里的护栏旨在保护驾驶人不撞到桥栏,但实际上一旦驾驶人撞到护栏,它又直接引导驾驶人撞到桥栏。

这两者的正确解决办法是延长护栏,使其越过所有路侧障碍物直至一个安全位置。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护栏端部安装不当的话,它自身就会变成危险。视频中讲述了一个案例,一个妈妈和两个小孩乘坐的车辆从道路一侧滑出,撞到了护栏。护栏端部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接插入车辆。


据介绍,这种护栏早在25年前就过时了,现代化的护栏对端部进行了特殊处理,确保不会插入车辆内部。但这种过时的护栏还大量存在。

把护栏端部埋入地下并非最佳解决方案,因为有时候这会造成车辆快速行驶冲上护栏然后翻坠。

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好是使用解体消能的桩体模式,实际上就是将其变成一个能量吸收器。


还例如,桥墩与道路边缘的距离通常很近。由于桥墩体积巨大,又十分坚硬,一旦发生撞击通常是致命的。

片中,资深交通工程师Richard Retting讲述,曾经有一位36岁的父亲和他的两个孩子在车辆突然转向撞向无保护桥墩后全部殒命。

之后,对于这种裸露的桥墩,美国工程师将桥墩外侧装上护栏,端部亦进行了特殊的安全化处理,确保偏离道路的车辆会逐步减速。在桥梁支撑和其他刚性结构不能通过护栏与道路安全隔离的情况下,视频中还提供了采用能量吸收装置的方法,比如溃缩式阻挡器和其他可以有效逐步减慢车辆速度的装置。

视频中一直强化的概念是:一旦车辆离开道路,公路工程师应当尽一切可能采取措施确保他能重回道路或者降低事故的伤害。

这些概念很简单。在只要有可能的地方,就应当提供路侧净区,允许驾驶人在偏离道路后有机会重新控制车辆。


如果无法设置净区,要将桩体设计成撞击后可以解体的形式。任何路侧遗留下来的危险物,应当妥善安装护栏或其他吸能屏障,将危险因素与车流进行隔离。


美国实施的公路安全改进计划,其中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改正路侧危险元素,防止刹那间的失控或轻微撞击演变成严重的或致命的事故。原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安全办公室主任Clarke Bennett称,在美国已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在车辆行驶速度和限速要求都增加了的时代,用工程手段打造更安全的道路,以降低事故伤害,必须成为一项更重要的国家战略。


(感谢研究中心特约专家、资深交通工程师、规划师曲涛先生提供完整视频,同时感谢研究中心特约专家、3M中国首席交通安全教育与政策联络官官阳先生的翻译帮助)


往期推荐


❖ 视角 | “宽容性道路”可以拯救无数生命

❖ 动态 | 道路设计与安全有大关系!香港资深道路专家赴研究中心进行业务交流

❖ 钱红波:秦岭隧道事故36人遇难,道路缺陷是最主要因素

❖ 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 交通安全主题MV催泪首发

❖ 必读!隧道安全行车一定要注意的事项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期编辑 |李君

投稿建议 | shezhang122@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