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时你需要多一点焦虑|研究:如何实现自己想要的改变?

2017-04-05 KY NativeStudy

这是NativeStudy精心编辑的第163篇好文推荐。一起分享你的好文与智慧、深度与思考,我们向推荐人和作者致敬。本文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曾经有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去留问题:是留在大城市打拼呢还是回老家过安稳的生活?各种各样分析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利弊文章纷沓而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留在大城市机会成本高,也许会打拼地很辛苦,但是个人的品质就在这个过程中磨练起来了。而回到小城镇,生活会是另一种轨迹,循规蹈矩,平稳安逸。


而此时的你该如何选择呢?


当你明白了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当你了解了你为什么如此迫切的想要这样的东西时,你就有了原始动力去改变眼下的一切。而动力是你坚持下来的最大支持。



作者: KY, 

来源: KnowYourself(ID: knowyourself2015)

简介: 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泛心理学。


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KY小姐姐,我第一次给你们发消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到,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去年我从大学毕业,我家境不错,毕业以后爸妈托人安排我在银行上班。工作很稳定但是挺无聊,我并不喜欢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状态,仿佛自己都不再年轻了。

 

我挺想自己出去闯一闯,但是我看我的一些同学们,都很忙、很累,没有什么生活,周末还老加班。其实,我也不是怕累。我总觉得我不行,如果要完全靠自己,根本不可能过上现在自己拥有的物质生活啊。但我又并不甘心就这样混下去……啊,好纠结啊……“

 

后台类似的提问其实并不少见,我们今天想借此再一次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改变。你需要改变么?你为什么想改变?如何才能改变呢?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帮大家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状态。



什么是“舒适区”?

 

舒适区(comfort zone)最早是地理上的概念,用来形容那些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地区。随后,它慢慢衍生出了心理学的含义。Alasdair White在2009年提出的定义是:人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Ta对这个范围内的人事都非常熟悉,从而有把握保持稳定的行为表现。在舒适区里,“我们的不确定、匮乏和脆弱都降到最低,我们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爱、食物、才能、时间,能够获得足够的欣赏,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控制力。”(Brown, 2010)

 

一个人的舒适区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它会随着你对自己的突破不断拓宽。它也会随着外部事件的影响而变小——通常是在我们生活的不稳定性增高,遇到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困难的时候。比如,在911灾难后,大多数人都更容易感到脆弱和恐惧,因为他们的舒适区变小了(Tugend, 2011)。

 

舒适区对于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的。在有些人的想象中,“走出舒适区”一定是要去尝试一些常人看来是刺激、危险的事情,比如辞掉高薪工作改行,或者退学去创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只要一件事对于你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就是对你已有舒适区的挑战。对于有的人来说,辞掉一份在老家的体制内工作,去大城市打拼是冒险;对于有的人来说,选择离开北上广、回到家乡做一份安稳的工作才是跨出舒适区。

 

什么是“最佳焦虑”?

——站在舒适区的边缘

 

舒适区就是让一个人最熟悉、待着最舒服的那个地方,在其中,我们的焦虑水平会非常低。但是,如果一直只站在舒适圈里,我们的领域可能就永远无法拓宽,就只能在可选范围很有限的已知区域里选择生活。因此,如果你需要不断地进步,就要走出舒适区。只不过,走出舒适区就意味着你将遭遇陌生和不确定的因素,你的焦虑水平会提高,产生应激反应。

 

什么是走出舒适区的正确方式呢?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做站到“舒适区的边缘”,既不是完全退缩在舒适区里,也不是过于冒进。在舒适区的边缘上,你会一直维持着“最佳焦虑水平”。

 

1908年,Yerkes和Dodson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焦虑水平和表现水平的关系呈一个倒U形曲线,因此也被称为“Yerkes-Dodson曲线”:

 

他们发现,当大鼠的焦虑水平很低时,表现水平也很低;而当受到一定水平的刺激而不断增加焦虑时,大鼠的表现会越来越好;在某个特定的焦虑水平上,能够使大鼠做出最佳表现。但如果焦虑超过这个最佳水平的话,将会因为压力过大,又逐渐降低表现。


随后的研究者,将能够激发最佳表现的焦虑水平称为“最佳焦虑”(optimal anxiety);它是一种“有建设性的、让我们充满创造力的不适(Constructive Discomfort)”。与“舒适区(焦虑较低的状态)相对应,将处在最佳焦虑的状态称作“最佳表现区”,而将焦虑过大的状态称作“危险区”。无论是过于舒适(一直停在最佳表现区),还是过于冒险(一下子跳出舒适区太远),都不利于我们激发创造力,做出良好的表现(Tugend, 2011)。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对方式都是不同的,最佳焦虑水平也是不同的。不过,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焦虑水平,来不断拓展舒适区的外延。


你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这样一个现象:过去让你惊喜和特别快乐的事,变得平常乏味。这种现象被称为“享乐适应”(hedonistic adaptation),它是指一种人类的自然趋势:在短时间内,新事物留下的印象从特别深刻变得普通。

 

这看似不是一件好事,但正是这样的自然趋势,会让人自然地适应过去对自己来说非常强烈的刺激。是同样一个原理,也会让曾经对我们来说很重大的挑战和困难,变得寻常、得心应手。——前提是,你一直处在持续应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

 

随着你总是咬牙坚持站在舒适区的边缘,总是让自己处在一种“最佳焦虑”中,渐渐的,你的焦虑会自然的降低,你开始觉得站在这个位置并不会让你不适——此时,你的舒适区就已经扩大了。你需要做的,是再次向外迈出小小一步,继续逼近舒适区的边缘。这个过程就是成长持续发生的过程。站在舒适区的边缘时,你所感到的那种不舒服,就是我们所说的 “有建设性的不适”。

 

一个人留在舒适区里的时间越长,难以改变的惰性越大。勇气往往是一鼓作气的,太久的不成长,会不断削减一个人对自己的信心。而如果你持续追求新的目标,你会越来越愿意尝试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



在跨出舒适区后,

如何实现持续的改变?

 

跨出舒适区其实只是第一步。James Prochaska等人在1977年提出了行为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stages of change model),它的核心观点是,行为的改变是由一连串事件(各个阶段事件)组成的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Prochaska & DiClemente, 1986)。也就是说,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评估自己的状态和阶段,然后一步步地、有针对性地推进。

 

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在被提出后,在各种行为的促进上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它的核心理论是,任何一项行为(不管是减肥还是失恋还是换工作)的积极改变都必经以下6个阶段:

 

1. 前意向阶段(Pre-contemplation):也称为“无打算”(Not ready)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没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打算。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你需要有一个关心你的人来帮助你发现你的问题,告诉你为什么需要改变,你的行为可能存在哪些不良影响。

 

2. 意向阶段(Contemplation):也称为“打算转变”(Getting Ready)阶段。此时,个体意识到了行为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明白改变可能带来的好处,有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行动,但同时意识到改变会有一些困难障碍。但此时,个体还没有下决心要改变。

 

3. 准备阶段(Preparation):也称为“准备转变”(Ready)阶段。此时个体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且已经打算近期就改变自己的行为。

 

4. 行动阶段(Action):这个阶段是指在过去的6个月内,行为已经开始有所改变。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大量的社会支持,身边的人要经常对Ta强调长期坚持的好处。

 

5. 保持/巩固阶段(Maintenance):是指新的行为已经持续6个月以上,改变已经发生了,但在这个阶段,个体仍然需要长期支持,预防旧问题的复发。

 

以上5个阶段其实已经囊括了一个人行为进行正向改变的阶段,但是,改变还有一个阶段:

 

6. 复发阶段(Relapse),指的是人的行为随时随地都有返回至原先状态的可能。如果进入了复发阶段,就应该评价复发的原因,重新评估改变的动机和障碍,提前采取更强的干预措施。

 

不管是改变一种亲密关系的模式,还是改掉一个小小的生活习惯,无论大或小,任何一种改变都不是易事,且任何改变都需要经过以上6个阶段——也就是说,所有的改变都存在复发的可能,只有真正度过了复发的风险,已经充分感受到新的行为已经成为了自己自然的一部分,改变才算完成。



“动机”,推动我们改变的阶段

 

在改变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放弃或厌倦?有的人则会把不断地拓宽舒适区变成一种习惯,日复一日地向着“更好的自己”的目标前进?

 

James Prochaska关于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中,还强调了内在因素对行为改变的重要作用。在改变的阶段中,有一个自始至终影响行为改变的深层推动力——动机。

 

动机是什么?从字面意思上说,它指的是“想要做某件事的动力”。在心理学中,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会影响到行为的几大要素——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使你向着目标不断前进。动机对于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至关重要:它受到人心理上对目标的渴望程度的影响,但它能够维持人们追求目标的行为。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Anders Ericsson称,动机是成就的关键因素,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在某些事上,保持了比其他人更持久和强烈的动机。他认为,你在一件事情上做得越久,你的天赋和能力就会变得越不重要,相反,动机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20世纪以来,动机逐渐成为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动机的一种理论模型。一般来说,从来源上,研究者们都会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来自自己内心的动机,外在动机是指来自外部世界的动机。

 

此外,研究者还把动机分为正向、反向两种。正向动机是指以鼓励、认可、肯定等正面情绪主导的动机;负向动机则是以贬损、羞辱、威胁、不安全等负面情绪主导的动机。

 

结合上述两个维度,动机一共可以分为四种,它们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行为,驱动我们做出改变。

 

  • 内在-正向的(Internal-positive)动机:发自内心的、鼓励我们做出积极行为的动机,比如挑战、期望、激情、满足感、自我确认;它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成就感、价值感,使我们完成和巩固整个行为改变的过程。

 

  • 外在-正向的(External-positive)动机: 被外在的好处驱动,比如被他人欣赏和承认,有经济上的奖励;它可能会带来一些行为改变,产生部分成就感,但影响力往往是短暂的,影响范围是狭窄的。行为能否持续、以及是否能一直带来积极的情绪,依赖于他人或外界给予的奖赏、好处。

 

  • 内在-反向的(Internal-negative)动机:被内心负面的感觉所驱动,比如感到威胁、害怕失败、空虚感和不安全感;它可能会带来一些行为改变,但可能进入复发阶段。

 

  • 外在-反向的(External-negative)动机:被外界可能的不良影响所驱动,比如可能不被他人给予足够的尊重,有经济或人际上的压力,来自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人的压力,不稳定的生活等等。它可能会使人成功,但非常有可能进入复发阶段(被逼着做出的改变都很容易复发)。

 

在四种动机中,内在-正向的动机是最理想的,它会使你的目标更坚定,行为更持久,因为这种驱动力来自于你自身的强大与安全感。因此,当你决心跨出舒适区、做出改变之前,最好先评估一下,促使你做出改变的动机是什么?你能否为这个目标而坚持?


此时此刻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最想要完成的改变是什么?现在处在哪个阶段?你的动机来自哪里?它是上面说到的哪一种类型呢?留言给我们分享吧~


References:

Brown, B. (2010). 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 Let go of who you think you're supposed to be and embrace who youare. Hazelden Publishing.

Pink, D. H. (2011). 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 Penguin.

Prochaska, J. O., & DiClemente, C. C.(1986).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change. In Treating addictive behaviors(pp. 3-27). Springer US.

Tugend, A. (2011). Tiptoeing Out of One’s Comfort Zone (and of Course, Back In). The New York Times.

White, A. (2009). From comfort zone to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hite & MacLean Publishing. Brussels, Belgium.

Yerkes, R. M., & Dodson, J. D. (1908).The relation of strength of stimulus to rapidity of habit‐forma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and psychology, 18(5), 459-482.



NativeStudy希望推动成员间最大限度的智慧共享与互利,为所有成员营造一个绝对高质的阅读环境。一段好文,分享的是一段智慧


从微软到沃顿商学院,28岁登上福布斯,他却说自己是个外向的书呆子

传说中别人的办公室,把员工宠上了天,就问一句:还缺人不?


回复公众号后台“投稿”,给我们推荐您心目中的深度好文。

回复"好文",查阅更多好文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