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撷珍 ∣ 黄河铁牛主题信封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位于今天山西省永济市。开元十二年(724年),当地居民奉旨铸造铁牛,伏卧黄河两岸,以铁索拴系连接舟船,形成固定铁索浮桥。后因黄河改道,铁牛没入水中,为泥沙埋没。上世纪80年代末,黄河铁牛系列文物经考古发掘重见天日。
1995年,山西省邮电管理局发行了山西风光系列普通信封,其中一枚主题即为黄河铁牛。钢结构博物馆收藏的这枚主题信封,正面印有铁牛素描图像,粘贴邮资并加盖主题纪念邮戳,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钢结构博物馆馆藏黄河铁牛主题信封
01
蒲津桥的历史
蒲州古城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西,是河东、河北陆路通往关中的第一锁钥,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城边的蒲津渡口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稳定的河床条件,成为历朝历代修建河桥的首选之地。
蒲津渡源远流长,蒲津浮桥始建于公元前541年,毁于公元1911年,在漫长的2400余年中,数度兴衰,历尽沧桑,先后经历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属于临时搭建的一次性浮桥。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元年(前541年),“秦伯之弟鍼出奔晋”,“后子享晋侯,造舟于河。”唐代徐坚所著《初学记》进一步记述此事:“公子鍼造舟处在蒲坂夏阳津,今蒲津浮桥也。”
第二时期是第一次在黄河上修建起固定式的浮桥。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向东扩张,曾两次在蒲津建造浮桥。《春秋后传》记载秦昭襄王二十年(前295年),“秦始作浮桥于河。”《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65年),于蒲津渡“初作浮桥”。此后汉高祖刘邦平定关中,魏武帝曹操征讨西凉,都曾不断维修浮桥。
河中府(蒲州)全境图
第三时期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到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前后约337年,蒲津桥是竹缆连舟的固定式曲浮桥。据史载,齐王高欢进攻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定秦州,隋文帝杨坚下河东等,都从此处浮桥上经过。隋末唐太祖李渊在晋阳起兵后,隋将屈突通为据唐兵而决断河梁。
第四时期是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到金元光元年(1222年),蒲津桥是铁索连舟的固定式曲浮桥。唐开元八年,蒲州与陕、郑、汴、绛、怀并称为“六大雄城”。开元十二年(724年),为加强对中原以及整个北方的统治,唐玄宗下旨对蒲津桥进行了彻底改建,变“竹缆连舟”为“铁索连舟”,并铸地锚铁牛、铁人和铁柱等。唐杜佑《通典》记载:“河东有蒲津关,大唐开元十二年于黄河两岸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并前后铁柱十六。其牛下并铁柱连腹,入地丈余。”这项工程在当时绝对堪称国家重大项目,因为当时全国的铸铁年产量仅200余万斤,而蒲津一桥的用量就在约160万斤,占到全国产量的五分之四。及至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河水暴涨,铁牛没入河中,正定和尚怀丙利用浮力原理捞出铁牛,修复浮桥;宋神宗赵顼力谋富国强兵,也多次诏令修护蒲津桥。金元光元年(1222年)十一月,金、元两军争夺蒲州城,金将侯小叔“烧绝浮桥”。
宋怀丙捞铁牛图
第五时期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到民国初年(1911年),前后约542年,由于黄河不断倒岸,加之维修不善,蒲津桥逐渐走向毁灭。期间,明洪武二年,名将徐达率军西取陕西,最后一次修复蒲津桥。至1886年,舟桥尽毁,仅存东岸铁牛、铁人和铁山。
20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据当地老人回忆,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时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水,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60、70年代,铁牛已被深埋在黄河水面以下2米的深处。
02
蒲津渡遗址的发掘保护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为提取科研资料、开发旅游资源,永济县开始寻找黄河铁牛。1989年8月,发现铁牛所在位置。
1991年3月至6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组织省、地、县联合考古队对蒲津渡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这次发掘揭示出自明代至民国期间的地层和遗迹分布,清理出金元建筑遗迹,明代堤坝、渡口,唐代铁牛、铁人各四,铁山二、铁镦柱三,七星柱等,较完整地揭示了蒲津渡遗址面貌。
第一次考古发掘现场
对于遗址如何保护,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首次发掘进行之后,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多次组织召开保护方案论证会,主要形成三种保护意见:一是就地保护,保持文物遗址的原地、原位、原貌;二是填埋保护,待技术资金条件好转以后再进行保护;三是抬升保护,重点保护最重要的铁质文物,将其原位抬升,脱离潮湿有害的环境。
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反复论证,1997年3月,确定了将铁质文物抬升12.2米、复原遗址的保护原则,同时要求做好第二次发掘。1999年10月至次年4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厘清了明代以前至唐代遗址的地层关系,遗迹分布,铁器群冶炼铸造和埋藏情况。两次发掘的范围较广,东西30米,南北50米,深度达到12米。
后续的蒲津渡遗址保护工程分为三部分:土建、铁质文物保护和文物遗址考古发掘和复原。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几部分工作相互交叉,又以文物保护为首要目标,因此大大增加了工程难度,延长了工程工期。此后,又经历多次人员、经费、方案等优化调整,至2005年初,“蒲津渡遗址保护工程”最终完成,通过验收并交付文物部门管理。此时距离黄河铁牛重见天日,已经过去16年了。
铁牛地锚进行原位顶升
03
唐代浮梁处,遗牛制尚新
在蒲津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最突出的就是黄河铁牛。这些铁牛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历史最早、体积最大、分量最重、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渡口铁牛,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冶炼和建桥技术。
铁牛群作为铸造雕塑,生动逼真,表现出气吞山河的气势和栩栩如生的动感。经考证,1号牛为公牛,2号牛为壮牛,3号牛为阉割过的雄牛,4号牛为三岁小牛。每尊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重约30吨,牛尾后均有直径约0.4米、长约2.3米的横轴,用于栓连铁索。横轴的头部刻有纹饰,各不相同,分别有连珠饰、菱花、卷草、莲花等。
这些铁牛造型生动,前腿作蹬状,后腿作蹲状伏,牛体矫健强壮,尾施铁轴,以系浮桥。清代周景柱赞其“阙状雄特。矫角、昂首,体蹲而力,足以任重,足以励猛。坚足以抵,强足以距。其目似怒,其耳如牾。”牛腹下有山,其下有六根直径0.4米、长约3.6米的铁柱斜前连接,每根铁柱分别有反向出伸铁足各一,功能同地锚。在铁牛的上下部位均有铸范缝痕迹,可观察浇铸、范块痕迹,分析出铸造的工艺技术。
铁牛局部、铁人局部
根据对出土铁牛的研究考证,可知当时的具体铸造工序是这样的:第一步,用黄蜡雕塑铁牛造型,作为“蜡模”,大小与实际成品完全一致,上下各留留注入口和排出口;第二步,用特制的澄泥均匀涂敷在“蜡模”外层,待完全成型后,再用文火烘烧。在烘干的过程中,蜡液从排出口流出,泥模变成空心的牛造型。这种铸造工艺叫做“泥范”;第三步,堵住排出口,加固泥范,从注入口注进铁水;第四步,待铁水凝固后,去掉加固设施,打碎泥范,铁牛的造型就完成了。
除了铁牛,出土的文物中还包括四尊铁人和两座铁山。铁人应为牧者,服饰、表情、动作各不相同,从这些因素及其所在方位和当时唐朝与各民族的友好关系考证,四尊铁人分别代表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和汉族。铁牛和铁人后右方排列着七星铁柱,它们以科学严谨又意蕴丰富的方式构成了独特的矩形方阵。周景柱对此也有描述:“其处有度,其伏甚固。自牛之外,有柱,有山,并铁为之。牛各有牧,或作先牵,或作回叱”,主次分明,位置明确。
蒲津渡铁器群
04
黄河铁牛的文化意义
蒲津桥造型雄伟,在文学和艺术上充分体现了盛唐风范,历代文人墨客对其多有赞颂之词。
浮桥改建完成后,指挥这项重大工程的燕国公张说曾撰《蒲津桥赞》:“于是大匠蒇事,百工献艺。赋晋国之一鼓,法周官之六齐。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是炼是烹,亦错亦煅。结而为连锁,熔而为伏牛。偶立于两岸,襟束于中潬。索以持航,牛以系缆。亦将厌水物,垫浮梁,又疏其舟间,画其鹢首,必使奔澌不突,积凌不溢。新法既成,永代作则。”不仅完整地描述了铁牛、铁索的做法和用处,更展示了盛唐时期的精神风范。
蒲津渡桥繁盛图
唐天宝年间,在华州为官的阎伯玙曾作《蒲津河桥赋》,里面说:“远之而望,势侔神造。既似乎瀑布之界天台,又似蓬莱之横海岛……下临不测,舟行崎嶬,似大龙之饮川,梁势偏绵,疑海鹏之点异。”文学家皮日休在《河桥赋》中,称赞蒲津桥“观其步高于空,履险于深。其形也若剑依天外,其状也若龙横水心;其高也若大虹之贯天,风吹不动;其状也若巨鳌之压海,浪泛不沉。曙色霍开,济者相排,如川失水。一时物来,啼响如雨,车音若雷。”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左右名山穷远日,东西大道锁轻舟。独留巧思传千古,长舆蒲津作胜游。”明代顾炎武在游览蒲津渡之后,也曾作诗:“唐代浮梁处,遗牛制尚新。一朝移岸谷,千载困风尘。失水鼋鼍没,依城鹳雀邻。应无丞相问,傥与牧童亲。世变形容老,年深战伐频。无穷怀古意,舍尔适西秦。”
铁人半身像
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历来有镇河牛的说法。《易经》中载:“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铸铁牛置于河岸,象征着对黄河河水泛滥的震慑,寓意镇水安澜、造福地方。与此同时,牛也一直被视为力大无穷、辛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化身,正和负重担、保平安之意。正如千百年来,秦晋大地传唱的民谣:“站在城楼用目观,八个铁牛镇河湾。河神水怪吓破胆,秦晋百姓保平安……”
黄河铁牛及蒲津渡其他铁质文物,对于研究唐代冶金铸造和桥梁建设技术、研究当时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以及洞悉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等,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白燕培.黄河蒲津渡唐开元铁牛及铁人雕塑考[J].农业考古,2018(01):228-231.
[2]苏涵,景国劲.黄河蒲津渡开元铁牛雕塑群考论[J].晋阳学刊,2004(04):88-91.
[3]侯政民.黄河大铁牛[J].沧桑,2002(01):61-62.
[4]童绮文.黄河铁牛——冶金瑰宝[J].金属世界,2000(05):17.
[5]从维熙.闲话黄河——铁牛[J].北京观察,1998(11):51-52.
[6]王泽庆,秦兰亲.唐代黄河铁牛[J].美术观察,1997(02):55-56+59-60.
[7]王泽庆.黄河铁牛垂千古[J].美术,1991(03):71-72.
[8]薛瑞发.蒲津渡黄河铁牛的造型艺术[J].大众文艺,2017(03):122.
[9]郝尹绮.黄河蒲津渡铁牛群的艺术特色[J].文物世界,2016(06):14-16.
[10]周秦.黄河大铁牛[J].金属世界,2003(03):21.
[11]郝尹绮.文化魅力浓厚的蒲津渡铁牛群[J].文史月刊,2016(09):74-76.
[12]祁涛.连舟于河 锻索为桥——蒲津渡遗址探索刍议[J].中国民族博览,2019(01):218-219.
[13]童孟侯.千年铁牛蒲津渡[J].档案春秋,2008(10):56-57+55.
[14]刘永生.保护蒲津渡铁牛 十六年磨一剑[J].中国文化遗产,2007(06):88-95.
[15]刘永生.古城古渡古桥──永济黄河蒲津渡遗址考古琐记[J].文物世界,2000(04):4-8.
[16]王萍.铁牛的传说——有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铁牛的修复[J].东南文化,2000(06):113-115.
[17]王西兰.大唐蒲州[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文中部分配图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钢结构博物馆)
- 完 -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钢结构博物馆
编辑:孙 茜
校对:沈希栋
审核:张利锋
要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