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建筑与课程融合:一所“3.0学校”的探路性设计

​ 刘可钦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3-08-28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

——题记


“我不只是‘必须’待在这里,我更‘想要’待在这里。”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以下简称“中关村三小”)的学生经常这样表达他们对于新校区的由衷喜爱。是什么样的体验让孩子们深深迷恋上了学校生活?被网络赞誉为“北京魔法学院”的“3.0版本学校”又是如何建设的?在全球化、信息化变革越来越强劲的今天,构成学校空间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仅以中关村三小新校区的建设为例,探讨基于“学校3.0”理念的学校建筑空间设计与规划,以及由此引发的学校管理、课程内容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一、现实追问:学校建筑空间需要怎样的功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传统学校教育空间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空间使用遭遇尴尬。下面是传统的学校空间中常见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


学校的“阳光大厅”里经常会摆放各种各样的展品和展板,但却很少看见孩子们在其间逗留,因为这里离他们的教室很远。放学时,多数孩子排着队匆匆从这里走过,只偶尔有个别学生冒着“被批”的风险,大着胆子跑过去观看一下。


镜头二


师生只有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正式场合相遇,想在校园里寻找一处可以自由交流的空间几乎是奢望。因为教学楼里只有狭长的过道加上一排排教室。学生们一般上午前两节课会集中在教学楼里上课,两节课后要到各个专业教室去,于是就有了课间大规模的“移动”。狭窄的通道,在人流单向的钟摆式移动中瞬间显得更加拥挤,而卫生间等公用设施也会形成峰谷般的紧张和闲置状态。


镜头三


当自主学习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公开课上时,却鲜见于日常的教学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班额大、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另一方面,教室空间狭小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在座椅只能以“排排坐”的形式摆放的情境下,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学习往往很难真正实现。


应该说,实施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我们的班级规模、教学方式、学校生活等只能在原有的学校空间状况下进行改良性的调整。近百年来,学校空间整体格局和基本结构的变化依然不大,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的知识传输,以及反复的技能训练的空间需要,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固定狭小的教室+不宽敞的走廊+单调的操场成为学校设计的普遍样态。


面对全球化进程以及信息时代引发的变革,我们需要通过学校建筑和空间的改变,促进学校教育的创新。因而,当我们有机会可以重建一所新学校时,我们并没有把精力放在追求新、奇、特的建筑形式上,不是仅仅停留在“盖房子”这样的物理需求上,而是通过对学校建筑的探讨,重新认识学校、认识学生、认识师生的教与学,通过各种空间资源的重组建立新型的互动的教育关系,同时将空间资源作为课程进行开发,以引导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二、让空间设计契合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深度对接


1 基于“学校3.0”理念的思考:打通学习与生活的界限


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我们要在学校创设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让教师爱学生、会教学;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和有意义的事。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既能从书本中获取信息,更能从同伴和真实的学习中获得学习经验;既可以进行个体的独立学习,也可以使学习发生在小组或团队合作中。从而打通学习与生活的界限,让师生的学习、闲暇、交往和游戏有机相融在一起。



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希望让学校建筑超越一个个单一的空间,成为多样空间的组合;超越教室仅满足于听讲、读书、写字的功能,为学生的小组内和组间的学习互动提供保障;超越教室+走廊的局限,设计一些宽敞、连续、开放、通透的一体化空间。也就是说,学校空间设计要超越农业和工业社会的整齐划一的格局,形成生态社会多样多重的积极的教育关系。这是我们形成“学校3.0”理念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与建筑设计师对话的现实支撑。


在一块30亩的土地上,想“装进”这么多的想法,“填充”这么多的功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与设计师的对话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外到国内,从企业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试图在多个坐标系中探寻一些共同的元素,建构我们的表达方式。于是,一所凝结建筑和教育双重话语体系和双重创新的“新三小”诞生了。





2  学校与建筑设计的对话:构筑合作、共享的教育生态


(1)办学理念的建筑表达:在开放性建筑中进行多元对话

教师们都习惯称学校为“大家三小”,这不仅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更是我们的发展愿景。我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要让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和力量;在大家庭里,要尊重每个人,需要每个人,成就每个人;学校的发展需要团队的进取心,每个人都需要有大家气度和追求。


因此,我们吸收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福建土楼的模型,结合新校址的地理条件,形成一个“C”型的开放性建筑物。身处这样的建筑中,每个人都会感觉被建筑“环抱”着,产生一种整体感和庇护感。面向东南方向的开放性设计,使得整体建筑仿佛在热情拥抱每一个走进来的人,同时又将你引入更广阔的社区,与整个城市相连,由此体现“大家三小”的大家庭和谐共处的理念。



新校区的主门广场呈现“凹”字型,主动从建筑红线向内退了10米,为家长接送孩子让出一个缓冲地带;校门两侧设计了座椅,是供社区往来人员休闲之地。这是学校与社区对话的开始,也是将社区融入教育共同体的开始。


(2)学校基本空间单位的改变:形成“班组群”和“校中校”

我们将教室空间转变成家庭式的“三室一厅”的生活学习基地,三个房间中分别住着来自不同年级的三个班的同学,他们组成一个“班组群”。三间教室的墙壁都是可移动的隔断板,平时三个班级的学生在各自的教室里学习,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随时可以打开不同的隔断板,两个或三个班级自由组合在一起,开展多样的真实的学习。四个这样的“班组群”组成一个“校中校”,形成一个包括数百人的小型学校的架构,这是一个相对独立但内部开放融通的教育共同体,学校安排一位主任专门负责其日常工作。“校中校”为师生提供了便于认知自己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同伴和团队,便于获得归属感的有意义的社会人文环境和合作学习的教育生态环境。学校的基本空间单位,由单个班级过渡到以“班组群”为基本单位,管理效能得到提升,各种教育关系也随之发生积极的变化。



(3)设计多层次感的空间:注重公私兼顾的场所功能

依据社会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我们将一个“班组群”的整体空间,科学设计出个人空间、固定组群空间、分享空间和公共空间四个递进层级的空间。


个人空间中,有类似“小屋”“树洞”等可藏身其中的家具,方便学生独处或三两聚集,是学生自由和静心思考的私人领地。固定组群空间,即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我们称其为“三室”。分享空间,即“一厅”,是大孩子与小孩子一起放松和玩耍的场地,也是组群共同进行研究学习的空间。公共空间,即宽敞的环廊以及室外操场、庭院等。整个建筑在地面上的四层,采用了层层错落的设计,形成室外宽敞的环廊,每层每个空间里的学生都可以便捷抵达户外。层层错落的设计,还可以让每一楼层的师生都能最大程度地享受自然光。每个组群还有自己的种植箱,自种自食。




(4)设计可组合的空间:为多样学习方式转换提供空间保障

设计新校区时,我们首先考虑要为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索、资料查询、成果分享提供空间保障。因此,新校区的教室相对传统的教室空间更大一些,并且从传统的以黑板和讲台为中心转向注重多维中心的空间感,由过去的仅仅关注个体学习的需要拓展为关注集体、个体和小组学习的多重需要。课桌椅可以采取不同的组合方案,学生不再被限制在固定的座位上,而是可以走动、讨论、动手、表达、展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班级分享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转换变得更加自如。



3 空间设计的创新带来教育创新


建筑与空间设计的创新,又引发了学校教育的变革。我们将“真实的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价值目标。学习不只是发生在教室里和课堂上,而是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至之处;教师不仅仅是在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等,而是有更多样的空间适宜其学习、交流;学生也不再只是过一种上课下课的单调生活,因为对儿童而言,“生活即学习”。


(1)混龄的学习同伴

“班组群”注重同伴影响,不仅是同龄的,还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相互影响。学生在“班组群”中的学习方式既有班级内部的学习,更有班级之间的交流;他们不仅可以与同龄同学共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整体发展需要,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组成项目研究团队。


(2)跨学科的教师团队

来自多个学科的教师组成一个工作团队,承担一个“班组群”所有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指导任务;同时,我们在班主任管理的基础上融入跨年级导师制,形成一个教育共同体,共同负责一个“班组群”所有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


(3)板块式的学习时段

我们以90分钟为一个学习板块,提供多种学时组合的可能,由两个或多个学科的教师自主协商,灵活安排学时。这种板块式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习的多样需要,如两个学科的教师可根据每天学习内容和进程的需要,协商若干不同时间段的组合。这也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土壤。此外,再加上每个班组群内独立的卫生间和直饮水设备,学生还可以便捷抵达户外,这就为课堂转换提供了便利的物理保障。


(4)共享式的“教师中心”

我们最大限度地拓展公用空间,用“教师研修中心”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分学科教师办公室。这里不再是小格子似的办公空间,而是开敞的公用办公或休闲座椅,同时又划分出隐蔽空间,为教师的私人储物或更换衣服提供便利。教师们在这里学习、交流,就像置身于一个小型社区,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共享彼此的资源。



三、以建筑形式表达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


我们希望一所新学校的建设,能够尽可能地表达出我们的教育追求和鲜明特色。一方面,学校建筑空间的设计与我们对教学改革的追求相契合;另一方面,我们还希望借助建筑形式更直观地表达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所好学校就是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当我们将办学理念融入建筑设计,我们的学校建筑就有了生命意义上的存在。在这里——


处处是教室。过去的学习只发生在教室,现在则随处皆可发生。可移动的墙壁让过去的资源分割变成如今的共同利用,从资源的静等走向资源的推送,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最大便捷条件。宽敞的走廊既是通道也是学习空间,孩子们可以很方便地由室内移到室外学习。


处处是图书馆。从居于学校建筑正中央的“中央图书馆”,到各个“班组群”的图书分馆,学校注重处处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便于学生阅读、分享及查阅资料等。


处处是博物馆。当学校的设施作为一种课程存在时,各种建筑材料、室内家具、时钟、灯具、文化标识,包括色彩使用等,都可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活”的教科书和学习资源。这就使学生的学习与当下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校成为一个可以探究的真实的学习基地。


处处是舞台。宽敞多样的空间成为学生展示才华和探究的舞台。画展、书展、演出与比赛等,为学生创造并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机会。我们还将学生天然的“胡写乱画”行为引导至在学校门窗玻璃上的写写画画,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和色彩表达心声、装扮校园,孩子们因此有了一个自由而有序的表达天地。


处处是艺术馆。学校的文化设计、易辨的标识等都使用素朴的色彩和自然的材质,为的是衬托孩子的多样和鲜活,同时也渗透给学生简单大气的格调。从50幅中外名画中选取的色彩搭配,构成了各楼层的主色调,线条流畅的地面温馨、简洁、明快,这些都可以给学生提供色彩和造型的熏陶。


处处是学习的地方。学校应成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秘的乐园。如室外庭院各“班组群”的“自留地”种植,注重植物自然生长与景观之间的协调一致;裸露的建筑管线,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建筑物的“神经系统”。进入新校区后,孩子们开展的“我们的学校”项目学习,从校园垃圾桶摆放到人类生活垃圾处理;从窗帘遮光功能到不同空间窗帘的自动化;从不同场合座椅的摆放方案到对家具风格、种类的学习,都扩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实现了真实的学习。





(本文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小学管理》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电话:010-82089976)。

如您喜欢本刊文章,欢迎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杂志哦!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16年第9期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精彩内容

     为使您不错过《中小学管理》已往推送的精彩内容,小编特将部分微信文章精选。

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后,再点击“进入公众号”,继续点击屏幕底端左下角键盘形状按钮“”,输入以下数字即可。


     输入“1”:查看陶西平的精选文章

     输入“2”:查看褚宏启的精选文章

     输入“3”:查看李希贵的精选文章

     输入“4”:查看沙培宁的精选文章

     输入“5”:查看柴纯青的精选文章

     输入“6”:查看孙金鑫的精选文章


     要查看《中小学管理》所有往期微信文章,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中的“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