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校长说家教② || 居家防疫,补课不如补习惯
全文共1715字,图文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家庭教育,重中之重是习惯养成。习惯是健康身体的根基,也是性格、情商、能力、健全人格的根基。曾有教育家把好习惯比喻为银行存款,可以让人一辈子享受利息。习惯教育有关键期:幼儿阶段是黄金期,小学低段是白银期,小学中段还可以有所作为,等到青春期再抓习惯养成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甚至木已成舟于事无补徒留遗憾。
习惯教育如此重要,家长对此却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家长们有的是认识不足,有的是方法缺乏,也有的是忙于工作抽不出时间。这段时间亲子相处时间长,正好可以补补孩子的习惯教育。
一是健康习惯,如卫生习惯、饮食均衡习惯、运动习惯、作息规律习惯、保护视力习惯等。
二是做人习惯,如自信习惯、感恩习惯、自理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
三是学习习惯,如听说读写习惯、探究习惯、思考习惯、勤奋好学习惯、自学习惯等。
习惯教育,难点在方法。对他人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就适用自己家孩子;昨天有用的方法,不一定今天也有用。那么,如何找到好方法?
家长要了解“知、情、意、行”的习惯养成规律,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知”,关键在于把习惯要点讲明白。比如:防疫要求勤洗手,那么到底怎么洗?什么时候洗?怎么才是“勤”?家长要梳理要点。孩子毕竟是孩子,家长说了不等于孩子就听懂了,听懂了也不等于就会了,因此家长要有耐心。
“情”,即要重视“情境教育”。孩子知道了习惯要求,不等于就愿意做,而是需要“情”的触动。这次举国防疫实属罕见,全社会出现了特别的情境。家长要引导孩子通过多种途径阅读、收看感人的事迹报道等,更多地触动孩子的情感,这样教育才会有实效。
“意”,指的是意志努力。习惯的养成,重在坚持,坚持需要毅力。
“行”,就是一个个实际行动,这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小行动,最终形成了好习惯。
“知、情、意、行”的规律,意味着教育是很复杂的艺术,再加上孩子的个性不同,所以习惯教育并非易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强化;坏习惯的改变,更需要长期努力。缺乏耐心,简单说教,都不是好的教育。
习惯养成过程中,家长的评价发挥着重要影响。评价是一门艺术:评价要客观,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模棱两可;评价要及时;评价要多元分析;评价要一以贯之,不能朝令夕改;努力取向评价胜过能力取向评价。
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尊重与要求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表扬不嫌多,批评要精准;表扬可以公开,可以夸张,而批评则要尽可能地避免伤害孩子自尊心。在我家孩子小时候,凡孩子犯了错,我常常选择关起门来教育;当孩子承认错误决心改正,就可以打开门表扬了。
意志努力是有难度的,所以,必要的奖惩不能少。最好的奖励,是让孩子获得荣誉感,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有价值。对屡教不改的孩子,惩罚不可少。惩罚不是体罚,剥夺孩子荣誉的惩罚是首选。惩罚之后,家长要让孩子有一定时间的情绪体验,事后要辅助合适的补偿赏识,这样孩子才会有更深刻的情感触动,才会有更好的意志努力。在孩子们的幼儿时期,我曾为他们设计了“100个好”评价:凡表现进步的,加几个“好”;凡表现不佳的,减几个“好”;达到100个“好”,满足孩子一次合理的需求。
孩子的习惯养成,都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律,靠父母盯着;自律,让孩子懂得道理,自觉遵守规则。自律当然比他律好。
关于家庭教育,我的核心思想是“自律、自学、自立”,“自律”摆在首位。让孩子自主决定自己的事,是培养孩子自律最常用的方法。比如:我要求孩子讲卫生,具体怎么做,我会让孩子自己定。其他习惯要求也一样,宏观上我提出要求,具体怎么做,大多由孩子自己制订计划。大多情况下由孩子自己申请,并且要讲清理由。我在给孩子们做“100个好”的评价时,都会加减几个“好”,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评价,这是在引导孩子反思。孩子反思多了,对规则就越清楚,也就越自律了。
陈钱林,全国知名校长,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现任广东顺德碧桂园实验学校总校长,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浙江省政府第八届督学。悉心于家庭教育研究,龙凤胎孩子均获世界名校博士学位。曾在多家媒体开辟“陈钱林说家教”专栏,专著《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入选“2015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文章编辑:崔若峰
微信编辑:刘 姣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