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希贵:职级制,校长专业化的里程碑

李希贵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3-08-28

 

全文共1693字,本文刊发于2020年第2期《中小学管理》第1页,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试行校长职级制,逐步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作为会议代表,当时的我异常兴奋,因为就在1999年3月,我所在的山东省高密市已全面推开校长职级制。


五年后的2004年10月,调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长的我,又和同事们一起,在潍坊市的各个县区,全面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虽然后来我离开山东来到北京工作,但对各地校长职级制的推行情况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2019年底,北京市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不再分阶段搞试点,而是全面入级、整体推行,第一次用职级等次这种可视化方式形成校长梯队建设系列。


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推行校长职级制管理,必须关注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校长专业修养与学校办学业绩的关系。民间对一些名校长有所质疑,甚至还会诙谐地发问,“你是名校长,还是名校的校长”,看似只增加了一个“的”字,却给两种不同状态的校长微妙地划出了一道分水岭。


一些优质学校之所以优质,是学校一代又一代教职员工长期接力奉献而积淀下来的成果,其历史、文化、队伍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名校的新校长,未必就是名校长,未必是具有很高的专业修养的优秀校长。同时也有一些学校,由于生源、地域、保障等多种原因,学校的“名气”很难与传统名校媲美,但这类学校的校长中不乏好校长,他们埋头苦干,不事张扬,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为师生服务,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我们也理应给他们一席之地。


第二,校长个人的职级评定与校长队伍水平整体提升的关系。校长职级评定不是结束,而恰恰是“用长期主义有梯度地培养校长”这一里程碑工作的开端。作为一种机制设计,通过评定校长职级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是需要我们不断追问的。


比如:校长们是否明确了自身专业成长目标?哪怕是有点功利性地为了晋级,那也得规划好自身到底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提高何种技能素养。再如:配套的校长素养模型是否清晰,校长专业化成长路径是否打通,与之相应的培育与研修体系是否构建?又如:校长个人业绩与学校办学业绩的关联是否科学?校长作为学校多元治理主体的一个部分,应该在学校整体中有怎样的定位?在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如何一展身手勇担责任,在不能作为的方面如何舍得留白勇敢放权?还比如:更高级别的校长如何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主动把支持其他校长加速成长作为自身使命?


第三,校长的专业角色与其他行业领袖的关系。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学校早已不是象牙塔,我们必须有魄力把校长队伍视为社会行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推向社会的前台,让他们有机会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领军者并驾齐驱。


企业家精神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学界领袖的风范也早已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校长作为一个专业,到今天不仅没有在社会上被人们所首肯,甚至连我们自己也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专业内涵。但我们不能自卑,也不可胆怯,是千里马,就要到草原上遛遛;是蛟龙,就要在风浪中练练!我们要向所有值得学习的领域学习,寻找制高点,迎接新挑战。


最后,校长的校内角色与校外影响的关系。作为行政推动的职级评定,一定要关注校长在学校内部的影响。校长的职业生命来自其所任职学校师生的感受,校长能否通过自己的境界、奉献和真实的劳动,赢得普通教师和学生的敬重,是衡量校长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标准。这方面要谨防仅仅“墙外开花”的人大行其道。近两年来,教育内部的浮躁、浮夸之风日盛,各类大场面、大论坛愈演愈烈,对那些长期高频出现在论坛上的校长,相关人员有责任提醒他们,要回到校园里扎根,要“按照节令开花”。


校长若浮与浅,丢掉的则不仅是自己的果实,更是教育这个行业的根。“名校长”已经越来越像一个中性词了,尽快让它回到褒义词的行列里,我们任重道远。希望校长职级制的推行,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引领我们不断回望教育的初心,也不断展望人类的未来,共同去追寻更加有品质有内涵的教育境界。


(本文作者系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0年第2期 · 卷首

文章编辑:孙金鑫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社长:柴纯青

总编:孙金鑫

编辑部主任:谢 凡

编辑:崔若峰 王淑清   林 飞 毛 竹

新媒体部主任:杨晓梦

学校研究中心主任:谢建华

广告部主任:邱本春

发行部主管:张李盈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教师大厦

邮编:100120


本刊投稿方式

鉴于互联网管理方式的发展变化,应广大作者要求,我刊拟重新采用电子邮箱接受作者投稿。原官方网站投稿系统已于2019年7月正式关闭。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

邮件主题格式: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编辑费,坚决反对抄袭与一稿多投,知情者请向本刊此电话举报:010-82089176。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