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 凡:走向“协同共生”的学校管理变革

谢 凡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3-03-26


全文共1814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协同共生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当下管理界所聚焦的协同共生理念或许能为新时代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一种新思维、新方法。


首先,协同共生指向可持续发展,是构建良好生态系统的价值理念。“共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概念后来被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医学、农业和经济领域),近年来更是被企业管理领域所借鉴。而协同则是走向共生的必然路径。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变革的时代,协同共生不仅仅是指一种生物现象、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更意味着一个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


其次,协同共生聚焦“链接”,是促进组织成长、系统优化的动态过程。面对变革时代更多的复杂性、易变性、不确定性,面对“互联网+”的全方位融合,由分工走向协同,由单兵作战走向合作创造,成为人类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需要与更多个体、组织、系统以及更广泛的环境构建“共生空间”,实现协同发展、共同成长。正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在《协同共生论》一书中所提出的:“协同共生效应的本质就是通过构建共生体系获得协同增效。”


2020年至今的新冠疫情,打开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很多行业、很多事情被重新定义。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小学校如何基于协同共生的理念推动学校管理迭代升级?如何通过与各相关群体的共生共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其一,价值更新:从竞争思维走向共生逻辑。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沿用过去的思维逻辑做事。”竞争思维强调比较,共生逻辑倡导合作。应对不确定的变革时代,我们更需要关注能够“与谁合作”,而不是“对手是谁”,任何个体或者组织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超越竞争,走向共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序言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教导人们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共处”。因此,学校管理者应避免过度运用竞争思维进行“无微不至”的管控,将教师、学生和家长推入“分分计较”的内卷式循环;而应基于共生逻辑构建学校的价值体系与运行机制,以“合作共生”为导向,而不是以“竞争对立”为目标,如此才能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素养和能力,进而以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组织变革:从单边连接走向多维协同。“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的理念。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协同不仅仅是主体之间的简单协作与连通,更是基于“互联网+”的多维度互动。是否具有协作的意识与能力,能否实现更多主体、更宽领域、更大规模的协同,关乎个体与组织的活力大小,也决定着其生长力、发展力的强弱。


中小学校要实现更大范围、更有效率的协同,首先需要管理者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互联共享的意识、共同创造的愿望。其次,管理者可以从人、事、环境的协同等多个维度出发搭建平台,构建资源整合、信息交互、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协作机制。可以通过打破边界,实现多元平台的畅通、不同场域的沟通、线上线下的融通、多维空间的联通,将学校培育成一个蓬勃生长的有机体。


其三,管理升级:从层级链条走向生态网络。面对时代发展对全面育人、个性化培养的新要求,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要突破链条式的路径依赖,构建生态化的育人系统。只有围绕育人目标,将各主体、各要素整合成一个育人网络,形成多向互动、整体联动的新格局,才能真正打造一个交融共生的生态系统。


新时期“双减”政策的落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区域和学校破解教育改革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策略和抓手。学校管理者应以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构建“共享、互联、互补、互动、综合、融通”的育人系统,如整体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实施,有效统整学校的课程改革、学科德育、作业设计、考试评价、课后活动等育人要素,探索超越时空的“一体化学习”方式,完善家校社共育机制……从而让“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


构建共生、共享、共创的学校教育生态,既是当下教育变革的需要,也是对话未来最好的方式。


(本文作者系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11期 · 卷首

文章编辑:孙金鑫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
邮件主题: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稿件查询:010-82089176
邮发代号:82-372(国内) M4238(国际)
                ISSN 1002-238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CN11-2545/G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