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二勇 李 健 || 建设基础教育强国:解读二十大报告新部署
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地位、方向、着力点和重点领域等方面对基础教育做了全方位统整性的部署,集中体现为建设基础教育强国。新时期,我国要创新教育理念,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变革教育工具,以教育数字化驱动基础教育发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评价改革,引领基础教育的深度改革。
薛二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建设基础教育强国为目标,对基础教育的地位、方向、着力点和重点领域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统整性的部署。从教育地位上,首次在党的报告中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是继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党对教育战略性、基础性地位的确认和强调。从教育方向上,首次把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统合在一起,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教育着力点上,首次将以人为本、教育质量、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放在一个体系中,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从教育改革重点领域上,首次明确以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抓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普惠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构筑了地位、方向、着力点和重点领域相互支撑且相互促进的基础教育战略布局。如何从党的教育政策变迁视野看待党的二十大对基础教育的新部署,关涉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科学认识、深入学习和实践落实。为此,本文基于党的历次大会报告和国家颁布的重点政策文件,系统分析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基础教育新部署的来龙去脉,为建设基础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支撑。
着眼中国教情,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在党的百年教育改革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基础教育政策,展现出不同特征。建党初期的苏维埃根据地大多建立在地瘠民贫、经济困难、文化落后的边远山区,尤其是始终处在战争环境中,这就决定了苏区基础教育工作的目的、内容、形式和特点,即一切服务于战争,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办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基础教育在摸索中逐渐规整,重建秩序,稳定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迅速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方针;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学校教育制度、年限、内容做出规范;颁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构建适合国情教情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在政策引领下,我国基础教育迅速发展,小学、中学在学人数迅猛增加,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基础教育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实现了历史性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指导下,部分地区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经济建设,以期获得快速收益;基础教育由于教育效果显现的滞后性和长期性,其资源投入面临困境。为此,我国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扩展基础教育资源。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我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改革的伟大征程,尤其是明确提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随后,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义务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彻底解决数千年来国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教育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快速扫除青壮年文盲,培养大批有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培育大批创新人才。基础教育为我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推进综合改革创新,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随着基础教育的逐步普及,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逐步转换,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期待越来越大。基础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有学上”逐步转变为“上好学”,优质均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理念。实际上,优质均衡是社会公平发展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中国表达”。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成为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新期望。为此,我国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特岗教师计划、银龄计划等系列政策工程和项目,建立普惠性、补偿性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在统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向农村、偏远、艰苦等地区倾斜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的主线,着力教好每一个孩子、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人人都能通过教育而出彩。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走向公平效率兼顾,标示着高质量公平发展的基础教育价值观念,以此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顶层设计日趋明确和完善,以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为标志,明确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发展之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的颁布为标志,我国明确了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愿景目标,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全面普及,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基础教育、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时代问题,推动基础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新时期,我国确立了优质均衡、公益普惠的基础教育价值理念,把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教育发展全局的格局中,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在这一时期,我国基础教育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2014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推动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益;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实施与立德树人紧密关联起来,推动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2015)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优化教育经费配置,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以《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采用系统视野和区域全局眼光推进义务教育的整体性改革,解决老百姓关心的身边学校公平性问题;以《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2017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明确了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关键指标和评价标准,引导义务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明确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破解路径,提出培养适合时代需要、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从师德师风、教师教育、教师管理、地位待遇、党的领导等方面,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以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提质增效为基础,着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建设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以考试结构的变化倒逼教育教学的改进,以五育并举评价机制的改革倒逼学校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针对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和薄弱之处,深入推进体美劳三育的开展;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全面推进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习标准与思政教育的改革,明确教育内容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通过系列政策文件,我国不断提升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标准、学校布局等做出系列规定,深化教育教学、教师队伍、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思想政治改革,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于“基础”,即基础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根”与“土”。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以教育现代化发展为途径,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科教兴国深入推进的历史征程中,基础教育一方面承担着科学普及、科学素养提升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性重任,托举科技发展、人才发展。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基础教育既是基础也是关键环节。
1. 创新教育理念,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社会转型期,复杂多变的社会因素对基础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为此,我国需要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明确基础教育的定位、功能和路径;创新发展理念和价值,积极构筑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政策体系;紧抓新时代发展契机,对不适应时代发展、学生发展、教育变革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符合时代需要、促进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适应教情学情、国际可比能认的基础教育发展新思路。
第一,以人为本是指引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取向,集中体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基础教育发展始终,植根于我国社会变革的现实土壤,引领并指导基础教育应对教育格局的变化和生态的塑造。
第二,创新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动力之源。我们要在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学校文化等领域,以系统观、协同观推进基层探索,提升基础教育学校、区域、国家竞争力。同时要将改革创新摆在基础教育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地位,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因人施教,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教育方式,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高质量的公平发展是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价值追求。面对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对优质教育的新需求、面对国家人口政策变化对教育的新影响,基础教育改革既要注重质量的提升,也要考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兼顾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把追求“有质量的公平”作为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的时代航标。
2. 变革教育工具,以教育数字化驱动基础教育发展
数字技术的迅猛推进使基础教育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潜力和机遇,用数字技术新引擎驱动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既要做好国家层面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规划和布局,也要做好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层面的教育数字化实施和有效应用,推进基础教育的决策模式、管理方式、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变革。
第一,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进行指向2035年的远景规划设计。我们要以教育数字化为依托,以立体化、持续性为原则,以政策经验固化、障碍突破、技术变革为着力点,以高质量的教育政策体系推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决策,全方位、多领域变革基础教育的要素体系。要推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学科教学、项目教学、单元学习等多领域的变革;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优化集成各类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便捷共享,达成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与全方位创新。
第三,多主体协同,联动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企业等不同主体,可以通过组织管理、研究引领、教企合作等多种形式,针对教育数字化的不同环节和关键领域,优化配置城乡教育数字化资源,形成教育数字化发展新格局。
3.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把教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关键性要素。我国要立足教育现代化发展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全局和需求,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明确时代要求,找准基础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数字化时代,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化、技术化等成为基础教育变革的新特点。以线上课堂、泛在学习为表征的新型教学与学习方式,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学校闭合管理、教师课堂教学等带来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我们既要主动应对教育数字化引发的教师职业发展挑战,也要科学理性认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教师依然是教育教学的主导性主体,要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中,融入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者、管理者、实施者和推进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和终身发展的“大先生”。
第二,以素质优良为目标,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引导教师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素养、教育教学素养之外,着力提升政策素养,推进各项基础教育政策在课堂教学中的落细落实;要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家庭教育素养、全纳教育素养、国家安全教育素养为抓手,推动基础教育家校社协同发展。
第三,政府、学校、社会协作,构建“互联网+教师”新常态。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链接、诊断功能,为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活力;同时注重培养教师的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将互联网的优势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
4. 深化评价改革,引领基础教育的深度改革
深化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基础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引领性作用。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性评价标准。基础教育要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将立德树人成效标准内化到教育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第一,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作为教师评价的关键,在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中,把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作为重要内容,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化与常态化。要改进单一性的文凭和学历评价方式,突出质量导向,坚持以能力、素养、贡献评价人才,强调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评价中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健全学生评价制度,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要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培养学生学术志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优化体育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要改进美育评价的内容和结构,探索专门育美、综合育美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培育方案,创新开展美育的教学、学科和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知识和素养,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活力和能力;要改革劳动教育评价的形式和方法,强化日常性评价、实践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接受教育,掌握劳动知识,养成劳动意识,形成劳动精神。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2期 · 特别专题
文章编辑:崔若峰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