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晓光 ||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由“拔尖”转向“普育”

张晓光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2-05

导读

当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和培养中面临一些概念不清导致的理念不明、操作不当等问题,其培养模式迫切需要从拔尖模式向普育模式转型,以在丰饶的土壤中孕育创新的种子,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全文共3266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战略任务中进行统筹部署和系统谋划,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尤其提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概念是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在知识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深层危机中,伴随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而出现,并一再成为政策和学术热词,近年来各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也随之展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集中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的联动发展,其培养模式也迫切需要从拔尖模式向普育模式转型,以在丰饶的土壤中孕育创新的种子,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重选轻育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概念不明、学理不清,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实践中存在重选(拔尖模式选拔)轻育(普育模式培养)的现象,亟待澄清。重选轻育,是指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一定程度上重视对少数学生的选拔,忽视对全体学生的培育和培养,且选拔也多以智力和成绩为标准。


首先,重选轻育一定程度上更依据短期教学性目标进行选拔,忽略了人的长远发展。有研究表明,创造力培养与短期教学性目标要求并不一致。侧重短期教学性目标的学业成绩主要考查的是认知能力,而非认知能力中的动机、意志力等对创造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因此,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关注教育的长期性目标,而非短期教学性目标。


其次,重选轻育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效率观和功利观。教育具有传承和育人功能,需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关注智力和成绩拔尖的学生。因此,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要进行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不是一时的突击培养,要由以前的重视效率、急功近利向长远关注人的发展转变。


再次,重选轻育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竞争,不利于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重视选拔,将优质教育资源向选拔出的学生倾斜,会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和抢夺,难以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


基于此,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当放在更广阔的视域来考量。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长久保障,需要进行长期培育,需要关注其成长过程,这样人才的成长和涌现才有广阔的基础。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面对当下的全球局势,多快好省的效率观应当被注重内生力的可持续发展观所替代,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拔尖模式应当向普育模式转变,这才是更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





基于智商和成绩的选拔窄化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


由于概念认识上存在差异,当前国内外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基本上基于学生的智力和成绩。在实践中,考试成绩和量化指标仍是较为直观便捷的鉴别方式,也为各国所普遍采用。但是由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超前学习的状况,造成某些孩子表面上的高成绩,因此即便是基于智力和成绩进行选拔,也存在一定误差。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语境下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用词上就预设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我们的初心使命,体现了我们的人才观和发展观,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公平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是面向最广大儿童的因材施教。不同于英才教育、精英教育,拔尖是一个比较概念,只有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拔尖,也只有在一定的基数上才能有拔尖。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良好的教育生态。


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群体概念,具备复杂特征,而不是单一类型的人。结合以往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需具备能力、动机、性格三方面素质,其中能力包括言语和计算能力,设计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动机包括对学习内容的积极认识与动机、特定认知情感、优势与兴趣;性格包括人格、态度和意志、人际交往。


这其中,动机和性格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动机强调的是人与所学内容的关系,性格强调的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由此看出,拔尖创新人才不等同于天才,而是能力、动机和性格有机融合形成的,需提供相应的鉴别机制和成长环境。主要基于智力和成绩的选拔窄化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误解了拔尖的含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呼唤各领域出领军人才,拔尖是结果和目标,而不是方式,不是采用选拔的方式掐尖。





以“良好生态+融合教育+拓展模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1.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一方面,需要在广泛的基础上“拔尖”。拔尖的基础是全面。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应当摒弃功利性,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开始,强调人的内在生长;不是选出一小部分学生进行特殊教育,而是让全体学生实现自己的潜力发展,在全体发展的基础上自然会有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由此形成的良好教育生态也是合适的创新土壤,在此基础上,各个领域有兴趣、有内驱力、能够深钻下去的人一定能成为本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另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可以为普通教育提供借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探索出的好方法可以普惠到其他学生,如北京八中就曾将其少儿班和素质班的教育方法、教材体系、教学模式等辐射常规的教育教学改革。这样一是不必造成师资和资源的抢夺,二是其对普通教育的辐射引领和启示作用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从而进一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形成良性循环。


2.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进行融合教育


笔者认为,相比独立建制培养,融合教育或许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较好方式。独立建制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属于攻关模式而非自然模式,一方面,由于现有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方式不一定准确,独立建制培养会扩大识别误差导致的不良后果;同时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其优势和特长并不完全统一在一个领域,独立建制进行统一课程设定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独立建制培养时,在充满竞争比较的氛围中,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会遭受打击,造成低学术成就;而且将这部分人群集中起来,使其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是否顺应他们的成长目标和兴趣发展,即是否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进行适切培养?此外,独立建制还可能造成资源的抢夺,导致基础教育的生态被破坏。这些都是独立建制培养存在的问题。


教育是个慢过程。人是生物,其成长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人又具备社会性,其发展需要遵循社会规律。融合式教育显然更尊重这两种规律。融合教育强调人的发展,主要是在普通课堂中发现识别拔尖创新人才,同时通过创新学校文化和育人方式,为其提供适合的教育,进而促进人的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


3.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需要采用拓展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存在加速和拓展两种模式。国际上较多国家主要采取拓展模式,我国目前的实践主要以加速培养为主,兼顾拓展模式。


需要澄清的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需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以及教育的本质和目标。首先,人才培养不可加急,人才不是产品,不可设置加急订单。其次,智能时代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思维方式的提升,但可以加速培养的都是知识内容的学习,而非思维方式的跃升。再次,加速培养会导致容量过满,不利于学生静心思考,也不利于形成自由思想的氛围,因而难以有创新。西南联大就曾以其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通识教育提供了大师成长的沃土。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一是需要有闲,要给学生天马行空的思想空间,现阶段的“双减”为此营造了良好环境;二是需要有热爱,这也凸显了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为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下潜深度,注重拓展思维训练,注意与社会链接,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拓展模式中兼顾加速培养。与此同时,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和贯通培养,凸显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和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的重要性。这两个要素也是普通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因此需要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的各层面落实。


教育关乎国运。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和培养中面临一些概念不清导致的理念不明、操作不当等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调整完善。这其中研究者的立场和站位也很重要。研究者不能预设立场,而是要一方面做循证研究,另一方面对数据进行科学解读,同时需要胸怀大局,站在国家宏观立场进行科学研究,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证据。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2期 · 特别专题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晓光 ||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由“拔尖”转向“普育”

张晓光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