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1-4】图书馆:读者为啥万般不舍?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情报工作
2024-09-10

专题: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1-4】

主办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东莞图书馆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特邀专家

王余光,王子舟,李国新,张久珍

倪晓建,李东来,初景利


媒体发布

《图书情报工作》官网(www.lis.ac.cn)

微信公众号(lis1956)

《图书情报工作》2020(16)

2020年6月29日起陆续即时发布

     近日,一农民工吴先生在东莞图书馆的读者留言引发新闻效应和社会关注。这对于媒体和普通公众而言是一件新闻,而对公共图书馆和学界而言,则是如何看待和理解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以专业的视角探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价值与使命。为此,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东莞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共同发起“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专题讨论,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图书馆的作为,推动图书馆面向社会更好地实现普遍、均等的公共服务。


图书馆:读者为啥万般不舍?


李国新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一位农民工读者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引爆了网络,吸引了媒体,感动了中国,激励了业界。媒体热浪过后,业界应该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偶然发生的事情中蕴含了哪些必然因素?怎样让东莞图书馆服务所体现出来的现代图书馆理念、价值、使命和功能走出东莞,遍及全国?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应该进一步强化什么、推动什么?

      首先,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的确立和普及,为事业价值回归、功能彰显、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和行动指南。在今天的中国,像东莞图书馆这样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公共图书馆不在少数,但是,就在不到20年前的21世纪伊始,我国公共图书馆整体上依然在“以文养文”“以文补文”的困境中艰难前行。曾记否,2004年前后大众媒体上也有过一波有关图书馆的热点话题讨论,但那时的热点是“国图事件”“苏图事件”“信师事件”等。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振兴和转型发展,发端于21世纪初期现代图书馆理念的传播与普及。学术研究领域先后出现过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权利、图书馆法治、信息公平等研究热点,2006-2011年持续6年的“图书馆志愿者行动”让全国3 000多位基层馆长接受了一次现代图书馆观念洗礼,从2002年研究制定《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到2008年发布《图书馆服务宣言》,普遍开放、均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原则由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直至升华为行业自律规范,现代图书馆理念在中国的重建基本完成。历史地看,21世纪初年现代图书馆理念的研究和实践,唱出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想和理论的先声,为近2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价值回归、转型发展、创新服务提供了思想动力和实践指引。可以说,没有现代图书馆理念的武装,就不会出现东莞图书馆的“温暖与眷恋”,不会出现杭州图书馆的“向拾荒者敞开大门”,不会出现首都图书馆的“儒者丐者一概欢迎”。实践再一次证明理念和思想决定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成败。把东莞图书馆带给我们的这一启示放大到整个公共文化领域看,进一步完善、践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使命和伦理,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依然是今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课题。

      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政府责任强化、保障条件改善,为公共图书馆提升品质、服务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东莞图书馆为什么广受欢迎、备受眷恋?不仅因为有平和、亲切、智慧的图书馆员,还因为有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充足的文献资源、现代化的设备、便捷的利用条件,而这些都离不开政府责任的强化、经费投入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引领示范全国。早在21世纪初年就开建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设施,较早提出并规划建设“图书馆之城”,率先推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率先在图书馆实施标准化的“卓越管理”,现代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的探索创新持续不断。不仅图书馆,东莞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东莞文化馆的设施和服务同样全国一流,东莞特色的文化馆总分馆制示范全行业,东莞街镇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堪称全国样板,东莞以优异成绩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没有东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的文化自觉、持之以恒的高水平投入保障,就不会有今天东莞的文化生态,不会有今天的东莞图书馆。遥想21世纪初年引起强烈震动的公共图书馆“衡阳调研”,那时全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不是‘书吃人’就是‘人吃书’”,生存难以为继,何谈发展。正反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虽然今天文化建设已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但强化政府责任,扎实推进公共文化领域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建立起依法、规范、可持续的保障机制,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依然是重要任务。

      第三,专业化的管理、运营和服务,才能创造出“最好的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在专业职务基础上运营,是国际图书馆界的通行理念。美国图书馆协会对馆员职业素养提出的要求是“提供最好的图书馆服务”。什么是最好的图书馆服务?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员伦理守则”的阐释是:合适有用且有效组织的资源;平等的服务政策;平等的信息查询;准确无偏见且有礼貌的服务。东莞图书馆为什么能让农民工觉得是“最好的地方”而“万般不舍”?因为它以自身应有的专业化服务做到了“识惠东莞、识惠农民工”。专业化服务的本质是人的专业化。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东莞图书馆馆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全国同类图书馆中遥遥领先,东莞图书馆按照“卓越管理”的理念和规范管理运行图书馆,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在东莞图书馆实现了。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东莞图书馆对专业化服务的坚守。放眼全国,今天像东莞图书馆这样的硬件条件、保障水平的公共文化机构还有不少,但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并没有全都达到东莞图书馆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化发展存在短板,“行政化”倾向不时显露。2019年发生的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门前烧书的事件,折射出的就是管理者和从业者从思想理念到业务规范都缺乏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东莞的经验启示我们,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升管理、运营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任务艰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图书情报工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