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社会结构主义:中国社会学结构学派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

王春光 社会学之思 2024-03-13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全四册)》为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所主编的四本书——《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版典藏集。本次再版基于上述四本书,重新统一板式、封面,由四本书整理成一套书四卷,由陆学艺弟子撰写重版说明,串联四本书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助推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

(全四册)

陆学艺 著

2018年5月出版



重 版 说 明

自2002年《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出版至今,已有16年了,距2013年《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一书出版,有5年了,作为本套丛书主编的陆学艺老师于2013年5月13日仙逝,迄今也快5年时间。在过去的20年时间内,世事变迁神速,真有让人眼花缭乱之感;也正是在这20年中,中国快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其明显的改善,中国正在阔步迈进新时代、新征程。在这个时候,我们把过去16年内先后出版的四本专著重新整理出版,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究竟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这里还得从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说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提法来理解,尽管我国社会经济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且存在于社会、文化、政治乃至生态等领域,还存在于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之中。比如说,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关系上明显地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不合理问题。早在2002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我们就发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从过去比较简单的阶层结构演变为复杂多元的阶层结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雏形已经出现,但是,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阶层结构,依然还处于底座大、中间小、顶部尖的金字塔形状,这说明经济发展并没有快速地催生阶层结构的现代化变迁,意味着我国依然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2010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中,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跨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阶段、新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一方面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绩斐然,捷报频传,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此起彼伏,消息也是频传。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矛盾的社会现象,找准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采取恰当的政策和措施,解决好这些矛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在这里我们已经明显地意识到,我国已经进入“新阶段”,虽然还没有提出“新时代”;并且认识到,在新阶段的社会矛盾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只是没有概括地提出“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而且我们在这套书中已经准确找到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是社会结构变迁滞后于经济结构变迁,“就当前中国来看,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水平,但是,由于我们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不足,社会结构调整之后,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的社会结构,这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结构性矛盾”。我们基于大量的实证数据及其理论分析,认为我国社会结构变迁滞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按这个判断,即使经济结构不变化,且政府加大对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建设的投入,至少也需要到2035年才能初步化解社会结构滞后的问题。而事实上,从2010年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没有停步,而且还在加速,增加了社会结构调整的难度。由此可见,我们的这些判断还管用,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有异曲同工之意。

从学理上看,这四本专著自成一体,从理论到方法,都为读者提供了系统认识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和工具。从国内的社会学研究来看,目前还没有一个课题组就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和社会建设等领域开展如此连续和系统的研究,并出版相应完整的专著。我们这个研究团体从1998年成立以来,直到2013年陆学艺教授去世,在他的带领下,孜孜不倦地从理论到实证,开展持续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深入研究,研究的总目标或问题关怀就是要探索中国社会现代化道路、机制和方向。陆学艺教授认为,社会现代化就是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而社会流动则是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路径和机制,如何畅通社会流动、促进社会结构变迁和合理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我们的研究就是在陆学艺教授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并在深入的实证调查基础上一步步地向前推进。在方法论上,我们不盲目照搬西方相关理论,也不一味地强调本土特色;既认真、深入、系统地梳理西方相关理论,分析其对指导我们开展研究的借鉴价值以及局限性,又基于中国的国情进行新的理论建构和创新。比如,我们就是基于以上的方法论,提出了自己的阶层划分和分析框架。当时在讨论如何测量阶层地位的时候,我们权衡了西方相关理论和做法,同时充分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社会地位的呈现内涵,提出了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三个重要的测量变量,然后基于这三个变量的配置情况,确立了十大社会阶层的分析框架其中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等阶层都是中国独特的阶层现象,在其他国家几乎找不到,至少没有这样的表述,而实际上不同的表述本身就有不同的社会寓意和隐喻。而我们这样的划分和分析非常合乎中国情况,获得读者广泛的认可,以至于我们在北京坐地铁的时候看到有人拿着我们写的书来讨论他们的阶层归属和地位。《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作为一本学术著作,竟然一度成为畅销书,足以说明这一点。

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专注于对社会流动状况、趋势与机制的研究,以此来解释中国十大社会阶层的分化过程以及阶层结构的合理性和未来演变方向。我们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现代社会流动机制的模式”,当然这个模式是以获致性机制为主的,先赋性机制出现减弱的趋势。正是由于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有更多的农村人可以务工经商,机关干部可以下海经商,底层人士有了向上流动的机会,由此催生了社会活力,带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流动处于最活跃的时期,尤其是向上流动占据主流。但是,我们的研究同样显示,先赋性机制不但依然顽强,而且非常有中国特色,特别是除了有与其他国家相同或相似的先赋性机制外,还有独特的先赋性机制——多维二元身份等级体系,比如城乡二元等级、体制内与体制外等级、户籍与非户籍等级等,在影响着中国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何破除这个独特的先赋性机制,是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展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所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且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区结构、就业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城乡结构等。我们的研究预设是,一定的经济结构需要相应的社会结构与之相匹配,否则就会出问题,甚至会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因此,在探讨了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后,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社会结构问题,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探索中国的社会现代化道路。该研究的基本观点在上面提到过,那就是社会结构变迁滞后于经济结构变迁15年左右。这里想强调的是,虽然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中的最核心概念,但是,我们的研究赋予它以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含义,比如,我们把城乡结构视为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结构,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空间结构来对待,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建构了系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在这个体制下,生活或居住在城市或乡村,意味着有不同的权利和社会地位,由此城乡结构从空间结构演变成社会结构,区域结构也复如此。这些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户籍,也就是说,户籍不只是一种户口登记和管理制度,而且是一个系统的权利和地位配置体系。

最后我们的研究落脚到如何解决社会结构滞后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上。在我们看来,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最有效的对策和路径。有关社会建设,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总括起来看,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把民生事业建设等同于社会建设,这通常出现在政府文件和领导讲话中;第二种认为,社会建设就是建设一个可以制衡政府、驾驭市场的社会;第三种则认为,社会建设就是调整社会结构的过程或做法。我们采用的是第三种观点。在我们对社会阶层、社会流动和社会结构的研究基础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一书就是深入地探讨如何调整社会结构以实现社会现代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社会建设政策建议。这本书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完整、最系统探讨社会建设的专著。

总而言之,这四本专著有始有终、一脉相承、前后相继、自成一体,不仅对理解当时的社会变化特别是社会现代化,而且对我们理解和研究新时代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五位一体”战略格局相当重要,如果说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建设经验和知识,那么相对而言其他四大建设就没有那么多的经验和知识,尤其是社会建设经验和知识相对缺乏,但是如果没有跟上时代的社会建设,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难以获得平衡和充分发展。我们认为,我国正在进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同等重要的新时代。按我们先前的研究,中间阶层规模在增大,但社会阶层结构依然还只是现代化雏形;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滞差依然很大;社会流动的畅通性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的情况,不利于社会阶层的合理化。由此可见,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和现代化,应该是今后30多年(到205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也就是说,社会建设将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陆学艺教授在生前的那几年中不断强调中国应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的新阶段,并到处宣传这个思想。

斯人已逝,思想犹存。在陆学艺教授去世5周年之际,我们再版他生前倾注十多年心血而达成的这四部研究成果,也是对他的最好怀念和追忆

陆学艺教授不仅是著名的三农专家,而且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他最大的贡献是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发展,那么,从8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后期以来,他倾力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结构和社会建设的研究,提出了新社会结构主义思想。他的这个思想把社会结构摆在了优先的位置,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结构性问题,而不是个体行动方面的问题,而个体行动问题则受制于社会结构性问题,只有解决好社会结构性问题,才能化解个体行动层面的问题。这个观点不同于旧社会结构主义的是,把社会建设视为解决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切入点和抓手,因为他认为,所谓社会建设,就是调节和合理化社会结构,或者说推动社会结构合理化。所以,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陆学艺教授一直致力于探讨社会建设的道路、方向、机制和政策。他认为,由于社会建设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因此,许多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性问题,实质上却是社会问题。比如我国的农民工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工人短缺,同时影响到我国产品的质量,而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权利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同样,在他看来,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不只在三农内部,而在三农外部,特别是城市问题。所以,陆先生从过去三农问题研究转向社会结构研究,最后落脚到社会建设上,不仅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所致,更是他学术研究深化的结果,也契合了我国社会经济变迁的运行逻辑。新社会结构主义既从结构上寻找社会经济问题之根源,又从结构改变上寻找解决之道。当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依然是体制和结构问题,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要着力推进的艰巨工作和任务,因此用新社会结构主义视角来洞察我国社会经济问题是有现实价值的

当然,任何思想和理论都不是停滞不前的,我们重新出版这四本书,并不意味着它们提出的所有观点和论断都没有过时,也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永久地回答了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恰恰相反,我们之所以重版这四本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书中所提出的问题确实很重要,再次提醒学界去关注;另一方面希望这些书能为继续深化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为更高质量的研究填沙铺砖,提供坚固的基础。虽然陆学艺老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组建的研究团队秉承着他的遗志和思想,继续在完成他的未竟事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贡献学术智慧。

王春光

2018年3月


☺︎ 选自《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编辑  靖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