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本土文化的他者:浮叶女的底层叙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采用口述史描述的方法,以位于台湾海峡的南日岛浮叶村为考察对象,以中心-边缘的话语体系和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为分析架构,较为系统地阐述与分析了作为惠安文化的分支和延伸的浮叶女文化。本书对浮叶村的由来、浮叶女对原生文化的沿袭、对本土文化的吸纳、对村庄文化的塑造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对于探究族群流动中女性的心理文化适应历程具有重要的启示。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土文化的他者:
浮叶女的底层叙事
严静 著
ISBN:978-7-5228-0823-9
2022年11月出版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 口述史与女性叙事
第一节 口述史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综述
第三节 口述史与妇女口述史
第二章 浮叶村:他乡漂来的村落
第一节 遥望历史:浮叶村的由来
第二节 还看今朝:浮叶村的现在
第三章 浮叶女对原生地文化的沿袭
第一节 原生地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第二节 浮叶女族群迁移的经验及文化认同的强化
第三节 对原生地文化沿袭的生活经验
第四章 浮叶女对于本土文化的吸纳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本土化
第二节 浮叶女的民间信仰
第三节 相亲仪式与婚配模式
第四节 对于土葬的原生性幻想
第五节 巫术和灵媒
第六节 神秘的库拉圈
第七节 重男轻女的根深蒂固
第五章 浮叶女对村庄文化的塑造
第一节 海上丝绸之路上活跃的生存者
第二节 就业流动中的性别分工与夫妻关系重塑
第三节 攀比与竞争的游戏规则
第四节 维护婚姻的集体动员与关系话语
第五节 父系家族的代际传承与儿女间分化的赡养逻辑
第六章 沉默的未央语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开创底层叙事的记忆次文体
附录1 南日岛志
附录2 南日山记
附录3 南日108乡村落统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序
作为在北京的闽籍学术出版人,我始终对家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愫。2013年伊始,我与著名性别社会学者、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王金玲研究员和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刘大可教授商议,拟联合开展闽台区域特殊女性人群如“女五老人员”、惠安女、“铜钵寡妇”、“大陆新娘”、“福佬妈”、“万八嫂”、“明溪少妇”、客家妇女的口述史研究,邀请福建省委党校、龙岩市委党校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课题组,希冀出版一套妇女口述史丛书。如能成形,当属女性研究中一项具有学术价值和学术魅力的成果。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设想未能如愿,仅有福建师范大学严静副教授撰写的惠安女,历时7年访谈、调研、写作,得以完稿,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由我原来服务的学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即将付梓之际,我看到这近60万字的厚重书稿和精湛的文笔还是倍感欣慰,并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了我对此项研究的心结。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研究内容,给学界呈现了生动的惠安女口述史,使其成为展现流动族群真实生存图景的重要研究参照。本书依据中心-边缘的话语体系和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阐述作为惠安女的分支和延伸的浮叶女,在迁移到南日岛后作为“他者”的客体存在,经历了文化的冲突-适应-融合的过程,呈现了迁移历史中浮叶族群建构了从“边缘-他者-客人”到“中心-我者-主人”的话语政治,妇女的性别实践促使移民文化从边缘回归中心,并实现性别化的自我认同与再生产。基于此,本书关注并分析了村庄视野下浮叶女对原生地文化传统的沿袭和对迁移地文化的融合,以及女性视角下浮叶女重塑村庄文化结构并获得新的文化认同和价值,从而建构起新的浮叶女文化。从文化溯源上看,本书的田野调查点南日岛浮叶村位于台湾海峡,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以及浮叶人生存策略的选择,她们从惠安县域陆地迁移至海岛,这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族群流动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利于深化对闽台文化的研究。
作者对南日岛浮叶村惠安女的口述史调研,在书中主要是通过村庄和女性两个维度进行的。
在村庄的视野下,浮叶女沿袭原生地的文化传统,保留着原生地的诸多文化因素。书中第三章“浮叶女对原生地文化的沿袭”介绍了浮叶女对原生地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浮叶女族群迁移的经验及文化认同的强化,以及浮叶女对原生地文化沿袭的生活经验,着重阐述浮叶女所保留着的惠女服,并将其作为重要仪式、结婚、土葬时的服装;她们还保留着闽南话且熟练掌握莆田话;老一代在年轻时还有长住娘家的特殊婚俗,早婚而晚育,对待婚姻从一而终的态度而离婚成为道德耻辱;长住娘家的婚俗促使她们有类聚本能与姐妹伴,姐妹伴成为她们婚姻中重要的角色,也异化为集体自杀的行动可能性;沿袭原生地的石雕技术,不少浮叶女与石头有着神秘的情怀,从事建筑业者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和丈夫出海打鱼的谋生策略,使浮叶女掌控家庭财权,也提升了她们的家庭地位。
浮叶女不仅沿袭原生地的文化传统,还融合迁移地文化,产生对迁移地的文化认同,二者相互强化,制约着浮叶女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书中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浮叶女对本土文化的吸纳,表现为日常生活的本土化。她们封闭且鲜有出岛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为南日岛人所同化,对待子女的教育也与南日岛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分界线的重男轻女做法趋同;民间信仰表现为有形的信仰而无果的传承,与本土文化交融所衍生的金、邱大人信仰,兼收并蓄原生地与迁移地信仰所形成的独特妈祖信仰,以及重阳节习俗的表达方式;繁琐的相亲仪式与婚配模式展现了婚姻是浮叶女重要的生命事件,婚配仪式表现出迁移地的程序特征;受制于父权制、重男轻女文化、姓氏制度,招赘婚姻盛行导致有情人难成眷属,对于面子的推崇使得礼金攀比成为习俗,表象的婚姻竞争使家庭在村庄的地位格局被重新调整,尤其是作为仪式载体的灯笼成为家庭地位分化的表征。该章还探讨了一个被忌讳却又无比重要的土葬仪式及原生性幻想,分析在特殊化的海岛语境下,岛民的魂魄观演变成对于土葬的原生性幻想,浮叶人对土葬趋之若鹜,家族坟墓成为家庭权力博弈的竞技场。随着土葬被政府明令禁止,浮叶女用绝食、非暴力不合作等方式作为弱者的武器,维护根深蒂固的土葬观。在巫术和灵媒部分,介绍了与神灵因缘际会的女性,她们天赋异禀,有着通晓未来、指点迷津的能力,巫术和灵媒在村庄盛行,她们对于村庄生活世界的深度渗透,异化为村庄治理的“第二力量”;此外,南日岛还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库拉圈,类似于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中所提到的库拉圈,只是交换的等价物换成了鲍鱼,鲍鱼成为礼物流动的重要载体,也演变为库拉,在流通中逐渐形成库拉圈效应并体现村庄地位格局。对于全国广泛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观念,本书却有不同的理解,从历史上溯源,分析海上风浪的险恶使得远洋捕捞成为女性的禁区,也促使重男轻女文化特质在岛上根深蒂固地传承下来。母系家庭衍生出浮叶女母凭子贵的利益策略,现代生殖技术成就了很多浮叶女的生子梦想,也固化了她们在家庭中的依附地位。很多浮叶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教育投入上的性别歧视和男孩偏好沉淀在很多浮叶人的思想观念里。
在女性的视野下,本书探讨了浮叶女如何重塑村庄文化结构,获得新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建构起新的浮叶女文化。书中描述了浮叶女作为积极的社会行动者,对村庄文化的改造和重塑,建构起特殊的浮叶女文化,影响村庄的日常生活。第五章所描述的浮叶女对村庄文化的塑造,不仅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上活跃的生存者,还描述了清末民初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的浮叶人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讨生活的经历,展现了他们的性别分工及勤劳质朴的性格特质。
对于就业流动中的性别分工与夫妻关系重塑,本书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很多浮叶女出于家庭利益最大化的生存理性的考虑而选择流出,但她们的就业经历也导致自我异化和自我物化。父权制限制着浮叶女积极的就业,浮叶女不得不选择就业回流,在家里承担起养老抚幼的责任。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形成不平等的家庭性别分工,也让浮叶女的性别化自我认同与再生产成为习惯。书中还有一个生动有趣的部分探讨攀比与竞争的游戏规则。面子是村里最为讲究的声誉,春节时村民操办的夸富宴和燃放鞭炮,将家庭财富展示给村民,并演化为互相攀比的竞争游戏。从传统乡土社会到现代工商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很多年轻的浮叶女蜕变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们学会人情的熟练运作和面子的印象整饰,精心编制的社会关系网络改变了传统差序格局的交往方式。书中运用福柯的话语权力概念,描述了浮叶女阿琴婚姻危机的个案,探讨家庭成员和左邻右舍的关系话语,剖析旁观者对于新生家庭的婚姻维护,展示他们通过集体动员约束和维护婚姻,建构起一整套与家庭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规则。至于父系家族的代际传承与儿女间分化的赡养逻辑,本书描述了父系家族代际传承建构的重男轻女的互惠体系,儿子对于家庭财产的继承与对于父母的赡养行为形成约定俗成的交换关系,女儿在赡养中的非正式身份并未妨碍她们的实践性赡养关系,尤其是在生育家庭中,母亲建构起积累性责任,并通过家庭的权力予以表达。
本书的学术价值还在于提出了浮叶女的迁移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文化分支。目前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更多地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视角展开,但对于沿线的性别社会学研究却几乎没有。以沿线的流动族群作为个案进行口述史研究,可以留下生动的历史记载,丰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相关内容。同时,本书实现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融合,将社会学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历史学的口述史研究方法和人类学族群迁移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以整合,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探寻原生地文化在历史传承中受到迁移地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经过冲突、磨合、适应并获得双重文化认同,由此获得新的规律性认识。除此之外,本书还丰富了流动族群的女性口述史研究。目前学界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区域女性的口述史研究,但对于流动族群的女性口述史研究相对较少。该书作者主要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将女性记忆的底层叙事置于历史的主体地位,探讨她们建构性别化的话语权力结构的过程,以她们的声音和情感体验对男权文化的挑战和对村庄公共秩序的重塑,对妇女口述史研究来说是重要的学术尝试。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采用口述史研究方法记录流动女性族群最直接的感触与体会,用“女性自己的声音”进行底层叙事,不加修饰地展现流动女性族群真实立体的生存图景,是记载和传承妇女史的“活材料”。书中不仅将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采用历时性和时段论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全面梳理,通过族谱记载、地方志、碑刻等文字资料,探寻浮叶女族群迁移的历史谱系,采用女性学独特的学科视角和社会性别理论进行原生地惠安女文化和迁移地莆田女文化的性别比较。作者还将口述史描述与文献分析相结合,采用半结构式或开放式的口述访谈,基于阐释学的叙事方法收集所需资料,使被访者在叙述中将处于碎片状态的个人经历拼接起来,做到“让女人自己说话”。具体操作中采用即兴式的口述采访,让被访者口述真实生活的经历,使文化表述和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对于社会事实的厚描述。书中采用文献搜索、看族谱记载和碑刻等方式予以补充,以此探索浮叶女的性别特征,多维度展现其立体化的生存图景。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在于话语分析和历时性研究相结合。在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上,采用话语分析和历时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话语分析探寻女性在村庄的建构身份及其意义,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状况和生存图景。通过历时性研究可以从特殊的角度阐明经验同话语之间的关系,探讨话语氛围和时间周期如何影响女性个体的生活经验和身份地位,以及原生地文化和迁移地文化如何形塑浮叶女,她们的文化适应及融合的状况。具体操作上综合运用类属分析、情境分析、事件-结构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度二次分析。
本书还具有工具书的功能,为妇女口述史研究提供文献的线索性导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呈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的学术成果。在纵向上,采用历时性方法和时段论回顾学界对于异域文化的本土变迁的相关论述,阐明迄今为止的发展流派与阶段性特点;在横向上,侧重于综述各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式、运用的理论视角、借助的分析方法与资料来源,以及研究发现与得到田野调查支持的理论解释等。全书正文后还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参考文献,大都是研究妇女口述史的最新文献,也不乏经典著作,为学术界日后在女性口述史研究上提供了文献检索的便利。
严静副教授履职福建师范大学以来,为了当年约定的课题投入了7年多的时间,做了非常扎实的田野调查,获得的口述史资料真正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并以厚重的书稿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她虽为学林新株,乃欲将有所作为,不求闻达,但求友声,恭候学界同仁拨冗雅正,也希冀以此为契机,激励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为女性口述史继续投入更多的创作热情,进行更多的学术尝试。
是为序。
谢寿光
2022年初夏于北京轻阳疫中
(节选自本书序言)
拓展阅读
欲了解详情或购买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
体验陪跑文化
扫码加入社群↓↓↓
策划:lzh
编辑:lzh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Cris Tagup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