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排戏如同做豆腐,淡而有致是最难

2015-10-04 嘉毅 好戏

-/-嘉毅

───


被所有人遵一句“大导”的林兆华导演,今年拿出的作品是《银锭桥》,这个十一期间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


这位当年以《绝对信号》开启中国实验戏剧新时代,创作过《三姐妹·等待戈多》、《建筑大师》、《鸟人》等戏的中国导演,如今仍旧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

不熟悉银锭桥这个名字的观众,想必对北京的“后海”多少有点印象。在这个如今被改造成酒吧一条街和旅游胜地的区域中,银锭桥便是最为人流如织的那一座小石桥。

《银锭桥》便以后海银锭桥边上的一个小饭馆“于家二荤铺”为中心展开,围绕着一个“骗局”,讲述了一个90分钟的故事。




与大导合作的编剧崔释匀是个气质清冷,从小在胡同里长大的北京女人。十年前她在后海吃过的一家小饭馆,成了今天台上“于家二荤铺”的原型。《银锭桥》的剧本动笔于三年前,历经九稿的修改到现在,终于成了上舞台的这个版本。

大导亲自完成了其中的一次大修改。他拿给大家的是一版“穿越剧”:现代故事和1900年的历史传说在舞台上来回交错,主题恢弘,冲突强烈,人物鲜明。几位主演直呼过瘾,都期待不已等着开始排练。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大导按住自己修改的版本两个月不动,最终落地排练的版本,还是用了编剧的那一个版本。

剧组的人都很着急,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写了这么牛的一个剧本,却放着不用?

大导说:“我花时间写这么个版本出来,只是为了告诉你们什么是错的。”




于是,在舞台上看到的《银锭桥》,便呈现出了这么一个云淡风轻的生活场景。

《银锭桥》的人物和故事看起来特别的简单。一个希望保住自己祖上传下来的小饭馆的于五,和他泼辣朴实的老婆;一个不希望囿于现实,心里有“诗和远方”的前媒体人孟甜;一个热衷赚钱又爱好风雅的商人赵大伟。自然,还有组成这个局的庆先生、潘爷、阿齐、甚至诸多没有名字却一直在台上的角色们。

戏里的几个故事全部都在“于家二荤铺”这一个场景里发生。于五的小饭馆可能要面临拆迁,房东孟甜为了自己的人生计划想要卖房,赵大伟想从一个古董交易中捞一笔。这一切促成了这个“局”,也让全剧随着这个“局”落幕。




没有任何色彩浓重的舞台手法,整部戏圆满地讲了个故事,在此也不多做剧透。

90分钟的戏,50分钟用于体现人物生活,30分钟用于表现这个“骗局”,而最后10分钟,才把一切都道尽了。

这个“骗局”的结局,以赵大伟将古董转手卖走而“大获成功”。众人开始疯狂地庆祝这个“局”。老板娘五嫂、女文青孟甜、商人赵大伟,甚至是那个未曾谋面的“接盘侠”,尽管他们之前各有主张,在最后那一刻,都无可抵挡地陷入了对金钱的崇拜与疯狂。

连一直最有“老北京”精神象征的胡同串子潘爷,也无非只值十万块钱。




不管是搅合进骗局的这几位,还是台上的这些人,都不是生人。他们是这个二荤铺的老食客,被于五当做“自己人”的人。面对着他们,在这个狂欢时刻,于五想说点什么,可没有人理会他。

于五在角落孤零零地剥蒜,他知道自己得“守着”某样东西,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却感觉在和所有人对抗。

于五只能对着整个世界发问,我守着的这些个事儿,现在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啊?


除了市井幽默和北京风貌,于五的体会,恐怕才是这部戏细细能够砸吧出味儿的地方。



这般考验演员功力的戏,被几位优秀演员撑满了场子。


倪大红自不消多说,无论是形体、台词、还是交流,都完全把人物给立了起来了;史可饰演的五嫂虽然不属于主线剧情的关键人物,但她用几次极富爆发力的小段落同样完成了人物的建设;高亚麟的赵大伟、许文广的庆先生、以及陈雅狄的孟甜,也都在整部戏的框架内完成了极好的表现。


整个舞台上,除了面光、顶光,和个别几处定点光,再无任何复杂的光源设计,舞台后方灯红酒绿的“后海风”灯墙,只有切幕的时候才亮起。声音的运用也极为收敛,除了用一直位于台口的的几人小乐队的现场演唱作为幕间过渡,剧中没有出现任何音效运用。



这是一部不能用“现实主义”来归纳的戏,在大导的手里它露出了几分契诃夫的影子。

如果我们能把现实的生活摆在台上让大家看,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乏味、喜悦、苦难等一一精确地描绘,我们还需要沉浸在“戏剧性十足”的幻觉世界里吗?

大导一直说,现在的戏剧都“太像戏了”。激烈的冲突,跌宕起伏的结构,魅力四射的人物,我们找到了刺激观众各种情感的方式。但这样真的正确吗?

中国的舞台上并不缺乏《雷雨》,是不是可以试试《万尼亚舅舅》?

在我看来,这也许是大导在《银锭桥》里贯注的最大愿望。


资讯|人物|评论|互动|专题


回复“上海十月”查看上海十月话剧信息一览。

回复“北京十月”查看北京十月话剧信息一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