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国少将之子坚守“进得去出不来”的大草原

日前

刚刚获得党内最高荣誉

“七一勋章”的

锡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

廷•巴特尔回到家乡

受到牧民群众们的热烈欢迎!

为什么

廷•巴特尔有如此高的威望、

受牧民们的拥戴?

还得从他扎根草原四十多年来

保护草原生态、带领牧民致富说起

……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让草原变得更绿,让牧民收入更高,让群众过得更好,是我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蒙古族的行政村就叫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常挂在嘴边的话

“就这里了我偏要在这里扎下根”
1955年,廷·巴特尔出生在一个英雄家庭。他的父亲廷懋在22岁时,毅然参加了“一二·九”爱国运动,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廷·巴特尔与父母家人的合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1974年,高中毕业的廷·巴特尔指着地图上一个蒙古语意为“霞光”的地方,对家人说:“就这里了!”在此打过土匪的姨父劝他:“ 你最好别去,那是个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 那正好,我就没打算出来。”廷· 巴特尔带着几分倔强。
 
看着眼前这个白净的小伙子,萨如拉图雅嘎查当时的老村长直摇头:“ 又是个来‘镀金’的。”听了这话,廷·巴特尔坚定说道:“我偏要在这里扎下根。”说罢他便前去查看草原上沙棘的长势。
青年时期的廷·巴特尔
 
春去秋来,无数知青来来往往,可当年最不被看好的廷·巴特尔却一直在草原上坚守着。这个曾不被大家看好的“城里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牧民们的尊重与肯定。
 
廷·巴特尔带着村里的牧民,做套马杆子打马嚼子马鞍子草原人民给予廷·巴特尔极大信任,让他去经营村里的乳品厂。一年干下来,廷·巴特尔愣是让这个濒临倒闭的乳品厂盈利5万元在廷·巴特尔的带动下,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后来,廷·巴特尔与美丽的牧民姑娘额尔登其木格结了婚、生了子,将自己的根彻底扎在了大草原。
廷·巴特尔一家
 
“牛羊是牧民的命根子草原更是”

1976年,廷·巴特尔经过党组织的考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他最重要的人生信条。
 
萨如拉图雅地处浑善达克沙地,20世纪80年代,牧区开始推行草原牧区双承包制,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养畜积极性,但由于缺少对牧民的科学引导,牧民在追求养畜头数时无视对草原的破坏,曾经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黄沙漫漫的沙地。
廷·巴特尔走访沙化草原

廷·巴特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坐不住了。“牛羊是牧民的命根子,草原更是。草原都没了,草原上的子子孙孙就没了维生的来源。”

针对现状,爱研究的廷·巴特尔提出了“围栏轮牧”的观点,即把草场围起来,划分成多个小草场,牛羊按照季节进行划区轮牧,同时,围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给草场留足修复的时间。
围栏轮牧
 
那段时间,为了说服牧民们实施“围栏轮牧”,廷·巴特尔走东家、进西家,可任凭他磨破了嘴皮,牧民们一听要把草原围起来,头就摇得像个拨浪鼓,“这可不行,把草场围起来,羊会被饿死的。”
 
“牧民们不相信,我就做给他们看,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刻都应该率先垂范。”廷·巴特尔说。恰逢草原上进行第二轮草场划分,他将全嘎查退化最严重的草场留给了自己,大部分是白沙地,牧草稀疏。
廷·巴特尔率先实施“围栏轮牧”

一年后,廷·巴特尔圈起的300多亩草场竟然打下9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铁板钉钉的事实让附近的牧民们悟出一个道理:跟着廷·巴特尔干,没错!
 
“卖掉家里全部的羊改成养牛!”
 
“围封轮牧”对恢复草原植被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草畜不平衡的问题。

总结常年的放牧经验,廷·巴特尔又提出了“蹄腿理论”:养1头牛只有4条腿,5只羊却有20只蹄子。很显然,5只羊对草原的破坏远远超过1头牛,但效益却不如1头牛。养牛既保护了草原,又减轻了劳动强度,收入不降反增,何乐而不为呢?
 
“卖掉家里全部的羊,改成养牛!”这在萨如拉图雅草原上无疑是个“疯狂”的决定。拥有云朵一样的羊群,是每个草原牧民世代的梦想。将自家的羊全部卖出,妻子额尔登其木格满心不舍,可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他就是一头犟驴,决定的事谁都改变不了。”卖羊那天,额尔登其木格摸摸这只、望望那只,哭红了双眼。
全国政协委员廷·巴特尔在“委员通道”上介绍“蹄腿理论”
 
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廷·巴特尔终于找到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最佳平衡点。如今,他家5926亩草场已经由退化最严重的劣质草场,变为整个锡林郭勒草原上保护最好的草场之一。在廷·巴特尔的示范带动下,嘎查牲畜改良比重达到98%。
重焕生机的萨如拉图雅草原
 
“带领牧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推广自己的好经验好做法,2009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廷·巴特尔在家里建起了一座农牧民培训基地。课堂上,他把几十年在生产中摸索出来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现代经营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嘎查的农牧民。人们将这个培训基地称为“廷·巴特尔大讲堂”。
廷·巴特尔在培训农牧民
 
在政府的帮扶和廷·巴特尔的带动下,萨如拉图雅嘎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场生态得到了恢复,嘎查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牧民们的收入也大幅增加,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8万元。家家户户住上了砖瓦房,通了电、修了路、拉了网,摩托车换成了小汽车。
萨如拉图雅嘎查现在的党群服务中心

2018年,廷·巴特尔卸任嘎查党支部书记。
退休后的廷·巴特尔爱上了摄影,时不时到草场上找几个角度,拍几张照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宣传美丽的大草原。夕阳西下,廷·巴特尔的脸庞被染成了古铜色,看着眼前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草原,他喃喃自语:“人们向往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 ?”
正在摄影的廷·巴特尔
廷·巴特尔的摄影作品
 
这就是草原上的英雄——廷·巴特尔,一个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时刻将群众放在心间的中国共产党员!他就像一棵红柳,牢牢守护着这片草原!

来源:共青团中央、新华社、中国乡村振兴、中国林业网、内蒙古日报、锡林郭勒蒙文报
更多新闻

最新!内蒙古三地急寻与密切接触者行程轨迹重合者!

锡盟学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五育并举”结硕果

☞这条路正在抓紧建设!再不用跨省出盟了

☞锡林郭勒在自治区首府向您发布:“中国生态羊都”即将命名!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锡林郭勒日报》官方微信

主办:锡林郭勒日报社

监审:贺玉萍

责编:王大为

编辑:孟丽鹏

校检:乌云嘎

投稿邮箱:xlglrbw@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