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习作|《世界是红的》读后第二辑:天下大势

中学实验班 辛庄师范 2022-06-08

天下大势

学生:含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的社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这几日有幸读了《世界是红的》这本书,看到了世界另一面的战争,金融之战。它是世界最恐怖的战争,可以无声无息的占领一个国家,可如今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打着这样的战争。然而书中作者认为强大的金融已经老了,历史与文化将变得强盛,而历史悠久的中国正好满足了要求,所以世界将是红的。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以自身的文化为自信,不过在一百多年前,西方的坚船利炮摧毁了中国人的自信。人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同时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之后虽然外敌被打走了,西方的殖民失败了,中国还是中国,可中国人却不一定还是中国人了。在之后我们开始更疯狂的学习西方,彻底丢失了文化,这时的中国外表没有被殖民,可心里却已经被殖民了。如今重新捡起自己的文化,是不得已的事,在我看来,十分艰难。


国与国之间就像是巨人在打架,文化和金融是内力,军队是手。手一般不用,但经常用内力比拼,内力是最根本的,没了内力什么都不能做。这些巨人之间各有帮派,分为两个,一个是美国为老大,还有一个是以中国和俄罗斯为老大。这时美国的手是最强的,不过它的内力有限;俄罗斯内力和手都不错,不过命根子在美国手里;中国的内力不错,不过手不是最强。所以说在现在世界僵了,这是一个看谁先找到出路的时代,谁能先找到谁就赢了,如今中国的胜算可能会大一点,因为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智慧,可能会帮助我们寻到这条路。


如今的天下是一个神奇的天下,它要发展,需要匹配一个新的体系。如今谁能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可能是中国,因为它的文化。可怎么用这个文化,就成了一个问题,是让它变成神丹还是毒药,这是个未知数。


文二:

政者正也

学生:龟趺


《世界是红的》一书所讲,之前都只听过名字,不知其意,不知所云。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从清末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仔细分析了各国的经济政策状和发展趋势。

    

开始读时,看得很痛快:中国的经济在腾飞,社会在发展。但读到后面,感觉世界缥缈起来。曾经一超独霸的美国,目前也走入了低迷期,陷入“僵尸经济”。现在的经济,很多是以信贷的方式在流动,如书中所述,美国的财政赤字,异常的大,一个国家在其实已经没钱的时候,还再借钱投入市场,让它继而运作,感觉这个国家被架了起来。如今中国正在腾飞,之后速度还是得落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走。看到欧美那些庞大的赤字,心里感到在这信息化的时代,这一切都有些不真实。

    

在我看来,中国的发展,在全面落实脱贫政策,军事能力足以跟美国抗衡后,就该着手抓教育。注重中国文化,可不光只是在考试时,古文的分数加多了就行了。也不只是天天背经。既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也要能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古不可复,也无从复,学习古人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是精神,是气节。只凭聪明,心术不正,会闯大祸!因此,学校得先教做人,再教知识。

    

在经济上,社会的内需,外需,总有近乎饱和的时候。经济的指数,也不会永远上涨,全球的经济水平,也会慢慢被拉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定不能图一己之私利,而去欺压、剥削别人,更要为天下人着想。但为世界着想,也得有这个能力,先得做好自己。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但现如今中国整体的风貌,还不足以让别人羡慕。因此,根本上还是得办好教育。教育改善了,培养出的优秀人才进入社会,社会就会随之改变。教育,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你是否知道为什么活,怎么活,活着要做什么——这都是教育所给到的。


带领全世界走向更好的未来,经济是基础,但不是目标。作为一个国家,中国不可能保证永不衰落,但“中”的文化,可以在人的内心,传承至永久。

                                                                          

文三:

大国担当

学生:翰如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这个世界经历了两个霸主的管理。一个是英国,一个是美国。英国称老大的时候,正处于大航海时代,欧洲个别国家的船只,开始满世界跑,每到一个地方就殖民,把当地的人们奴役或杀掉。那个时代,谁的航海技术最发达,殖民地最大,谁就是老大。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就是与英国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渐渐强盛,加上苏联解体,成了世界的新老大。它带领世界开始自由贸易、金融活动,开发了互联网等等一些现在我们看到的东西。但是,这个体系终究会有问题。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领导世界。他们的依据,一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二是从军事、科技的角度来看。翻看网上的一些论述,都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认为可以取代美国的认为,美国的经济快不行了;不认同的说:中国要从经济上赶上美国,还要N年。从科技、军事入手也是差不多的说法。这就很让人疑惑,世界上发生的事也不好判断,如美国连续退出他们自己建立的国际组织;“萨德”问题、南海仲裁等等,这些都表现出美国对中国的不安,而外国教授分析,中国从经济上赶超美国,要到二十二世纪。


就算中国可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领头羊。中国可以把世界引向何方?是重走美国的老路,一切向“钱”看,还是倡导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这一点领导人很清楚,要文化重建。但要怎么重建,这是一个大课题。现在中国民间的热情很大,但大部分的品质不够,方向也有些偏差。而政府的作用没有起来,光是跟着领导喊口号,把高考的古文分调高,在街头贴经典的句子等等。这样一点实际效果都没有,现在还有很多人,连中国文化是什么,都不太清楚。还以为会弹古琴,会背古诗词、经典,就是文化。虽然这些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最重要的精神并没有真正彰显出来。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好的途径就是教育,只有把教育做回自己,“中体中用”,新一代人就会很不一样。但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老一代人怎么办?幸运的人接触到了,吸收了,但还有跟多的人没有,怎么办?如何做教育的改革?这都是难题。


当然,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文化重建,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就十分有意义,“一带一路”的要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中的“文化包容”的格局就很大。西方人就做不到,还打了不知道多少场战争。这也是重中之重,“文化包容”做到了,伊斯兰世界的问题也就好办了。


未来,对中国、对我们个人,都有大考验。如何面对外面的问题,如何把握自己,还是要边行边修。中国的担当,需要大家的力量。

                             

文四:

新领航者

学生:丹田



《世界是红的》一书作者以经济角度切入,划分了近代的全球化四个阶段,分别为:1.0航海时代,世界是蓝的;2.0苏美冷战,世界是冷的;3.0信息化时代,世界是平的;4.0群雄纷争,世界是红的。


作者交代了时代背景,也就是1.0/2.0的内容,作者以高度的自信提出了“全球化4.0”的这个预测,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按作者的话说,应该在3.0到4.0过渡当中。


复盘中国崛起路线图: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活在本书的隐秘逻辑里。

推演全球化史诗转折:未来十几年,我们将印证本书的疯狂猜想。

这是该书封面上的两句话。

说“隐秘”,有些方面确实很“隐秘”,说“疯狂”,对于现在确实很“疯狂。”


从作者交代的时代背景中,可见中国建国之后的经济发展之路十分艰难曲折。我们等踏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向全世界的那一天,等了几十年,都是用血泪换来的,那些英勇的牺牲远没有我们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也能看出来美国这个“灯塔国”在称霸世界的二十年里是如何专治这个世界的。


而为什么现在这个“灯塔国”暗流涌动,连照亮自己的能力都没有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用最外层的军事与经济企图强制全世界,渗入自己的政治与文化。而美国的文化根基是什么,是来源于基督教。


用作者的话说是:“美国这种脱胎于天主教的清教徒文化,是一种低级文化,低级文化统治高级文化,只能走破坏和感染的路线。”可能这话有点偏激,但是可以反观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个文化以“天地人”为生命图景,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使得中国人看待问题是博大宽广的,并且与历史长河对接。直至今日,人类自己给自己挖了很多陷阱,制造了无穷的麻烦,尤其工业时代开始后,宗教的纷争,环境的污染,物种的灭绝,以致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那样,人类大型自相残杀的惨剧。人类的困境,用一句话其实就可以解决:“和而不同,天下大同!”中国的文化有它的天命,所以我在本子上写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接着又补了一句:“中道治国,天下大同。”


前天听了金教授的时事报告,其中有关于“中美贸易战”等形势的分析,无一例外提到了信息化时代,也是《世界是红的》这本书作者归纳的3.0时代。在报告里,金教授大概这样一段话:信息化时代会给权威有很大的挑战,因为政府/权威的主要手法是垄断信息。


而我却觉得,资本家通过信息化这个便利通道,已经无形的垄断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看到听到的那些广告,都是些感官刺激,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光鲜亮丽的外表包装,将愈来愈多的非必需用品送到消费者面前。就医院治病这个例子来说,分那么多科室,那么多的仪器设备,以及非手术不能治病的观念,这里面难道没有什么问题吗?与其说是金教授说的“我们被信息化掌握了”,不如说是我们被这后面操控它的人掌握了。


那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不是军事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文化问题。百年的文化断层,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使得我们忘了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个与天地同生的文化。我们目前主流社会的整个氛围,都是肤浅轻佻的,那些好像有能力的人没尽到责任,还妖言惑众。打开网络,民智未开,乱象纷呈,太具有迷惑性,我也一不小心就会被带跑。社会精英与民众还活在百年来的落魄感里,殊不知整个世界正在经历着巨变,而中国正是这个巨变的领航者。如果重新确立这个文化自信,那我们几千年积累的深厚的文化涵养,会给这个国家强有力的推动,激发出我们无限的潜能,同时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希望。


 文五:

今日世界

学生:承影

当今世界,看上去似乎没有战火纷飞,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世界安全又法治。那些国家之间冷冰冰的利益交换、利益冲突、欺软怕硬等现实,是我等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所不了解的。曾经只知道世界是公平、公正、法治的、和平的,哪里晓得一切竟然都是伪装,都是借口。看似安定和平,国家之间却无时不刻暗潮汹涌,你死我活。说来公正法治,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利益权谋利益。


人类内部最大的分歧,是文化的冲突,在所有举动言行的背后,都脱离不了其文化、历史的背景。文化观念的不同,最终会导致人们走上不同的道路。


中国文化是有天命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对这个文化充满信心。但是现在传承中华文化的人们,却对它摇摆不定,甚至轻视,甚至不屑。在华夏经历了百年的动乱与苦难后,人们难免眼红那些曾经欺压我们的先进国家,而才过上不久好日子的人们,如何才能重新建立起文化自信呢?


国家与世界层面的大事,似乎离普通平凡的人们很遥远,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要改变世界,首先需要“修己”,然后才能做到“安人”。自己的修为不够,连与家人、朋友都相处不好,何谈治国平天下?在把眼光放在世界的高度时,先低下头,看看自己。


 文六:

譬如北辰

学生:日中

 

读完《世界是红的》这本书,又一次感到这个时代、这片土地摆在面前的历史意义。不论对于中国,还是全世界。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翻开一页新的篇章。西方科学文明的产物,如军工业、交通、网络,和欧美主导的贸易开放,无不促使了“全球化”的加速进展、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渐渐好转,不再用担心民族的存亡,与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这时,文化的问题便越来越明显,或已成为今天政治生活的重中之重。而这一方面的改革,最先应该是政府的自问自视——中国文化是什么?有没有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接着才能形成由内而外的文化重建。


近两年,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其旨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如何打造“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光靠“利益输出”,或者古诗、武术、书法……肯定是不够的。而既然承担起一部分的国际责任,就需要能为人类解决问题,在面对许多关系全球的重大问题上,提出我们的中国方案。


就比如战争的问题,相信这是人类都不愿见到的,但是为何今天仍旧战火不断?利益的冲突、宗教的冲突、民族的差异,有的虽然还未演化到战争,但如果不能以正确的途径解决,那么最终仍然可能指向战争,而今天的人类还经得起自己再这样折腾吗?


古人言“上医医国”。不同文化之间的敌视,就像慢性疾病,等到恶化了,再用手术摘除绝不是一个好办法。首先不能保证根治,其次对整个身体往后的健康也会产生影响,元炁大伤。从源头着手,就是文化的交流与相互理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中国现在是既要认识自己,又要了解别人。这样才有沟通的可能,进而化解问题。


网络信息时代开始以后,看起来信息垄断被很大程度的消减,实际上基本取决于个人的分辨能力和素质。再加上今天由消费主导的“文化”,大多“化育”出简单、低俗。使各项领域的本质变得模糊,教育、艺术、医疗,精神生活也在所难免。普通百姓忙活来忙活去,却难得到什么真东西。或许就这么迷糊地过去了;或许因此埋下了极端主义的隐患。


如今,绝不可能关起门来再做文化重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更是不能放松。在一边应对外界,包括自己人抛出的阻力时,一边一步步做自我调整。两边的经验互相参考,大破大立,不破不立,边破边立,方能成就!

延伸阅读

学生习作|《世界是红的》读后第一辑




★  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致力于“重建大人之学”。更多信息请登录

     "一滴水“的新浪博客

       "立品图书“微信公众号

    “辛庄师范”微信公众号

★  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sina.com

★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