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最牛国际学校校长说:普娃的成功才是学校的成功

彼得潘 爸爸真棒 2020-02-15

在上海的国际化教育势力中,始于1912年的上海美国学校(Shanghai American School,以下简称SAS)一直可谓是一个“标杆”:

  • 她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校,有浦东和浦西两个校区,共有学生2800多名;

  • 她拥有全亚洲藏书量最大的英文图书馆,共计藏书80000册;

  • 她是亚洲第一所提供AP Capstone(类似AP中的培优课程,主要面向11-12年级有潜力的学生)学位的学校,同时开设IB课程,IB的高阶课程就有近20门;

  • 在课程学习之外,学习为学生提供150多种课外活动;

  • 其运转3年的创新研究院Innovation Institute,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跨学科课程模式;

  • 在自由、主动的学习氛围之下,该校每年多数学生能去到英国和北美前50的学校。2017年的学生OFFER,就包含了耶鲁、斯坦福、康奈尔和布朗这样的名校以及排名前5的文理学院。

▲上海美国学校。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所只接受外籍人士子女的学校,她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深耕国际化教育的“爸爸真棒”一直想对SAS一探究竟。终于,前不久“爸爸真棒”走进SAS,与Marcel Gauthier校长深聊了2个多小时。

Marcel Gauthier校长


Marcel Gauthier校长号称“诗人校长”,他拥有“常青藤联盟”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及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波若分校诗歌艺术硕士学位;

他有超过25年的美国私立学校的工作经验,曾在犹他州排名第二的学校担任校长,2014年加入美国学校担任副校长,2016年出任总校长。

置身于这样一所学校里,是会让人暂时抛开升学率和毕业生去向这样的问题,让人去感受学校的“文化”本身,这种感觉正如你置身校长Marcel的办公室,看他坐在明式圈椅中,看办公桌台上相框里泛黄的、有关美国学校的1934年本地新闻剪报,听他用美国诗人Robert Frost一首《未选择的路》来诠释学生的成长规律……您也许会和我一样,为他对教育更高远的视角和更人文的理解深深感动,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在Marcel看来:

是希望学生在家庭般的氛围中,最终Successful and Happy——他认为不快乐的学生不可能真正学得好,而学业的成功,不仅意味着进入一所好大学,还得在一所好的大学胜任,继续发展自己,形成终身学习的热情(passion)

▲上海美国学校的学生们也被称作“eagles”。

Q=爸爸真棒

A=Marcel Gauthier

本文感谢志愿者Jenfay和Apple Huang的无私帮助

理想教育是什么?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Marcel Gauthier曾在某次媒体采访中,谈到教育是一种艺术,他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件艺术品,“你不能按照一张摄影的要求去评论一张印象派的杰作”。

  Q   如果教育是一种艺术,但艺术在很多方面是主观的、不确定的,您如何看这一点?

  A   在美国,越来越多人认为教育是一种科学。各种以此为主题的研究,包括大脑研究、心理研究和社会研究,都倾向于人可以找到一个公式,最大化地扩大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种趋势的好处是,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有些要素的确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学校需要利用这些客观要素为孩子创造更有效的学习环境。

但是这种方式的问题和局限性在于,我们是在和人打交道,每个独立的人是无法用一个公式来概括的当我说“教育是一种艺术”时,我的目的是指出,我们要像对待艺术一样,寻求孩子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独特性。

在SAS,我们激励并培养所有的学生:

  • 终身学习的热情;

  • 诚信与仁爱的信念;

  • 追求梦想的勇气。

“终生学习的热情”,是不可能强加到学生身上的,而是要慢慢将这种习惯灌输、引导到学生的内心,形成他们自己内在的驱动。

诚信”和“仁爱的信念”也不是可以“告知”给学生的,也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某种情境,在对话中明白什么是诚信和仁爱,为什么这很重要,为什么我要关注别人的感受,我如何从别人的视角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宗旨的最后一项, 我们常鼓励学生“去想象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他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是谁,潜能在哪里,然后鼓励他们去尝试,让他们知道,体会失败也没什么了不起。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能够做到出色,是因为我们坚持宗旨,并把它们有效地实施到课堂当中,创建出我们理想的环境。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这么做,比如说,要是我们只去关注学生如何获得高分,而把他们是否热爱学习、是否尊重学术诚信的责任放在一边,那我们只需要让他们遵守纪律就可以了。这对一所学校来讲,工作会容易的多。但是这样就无法形成一种有正面激励的环境,无法形成让学生愿意学习、愿意成长的环境。

最好的教育是让学生想去学、安心去学、乐意去学——这就是我说的“艺术的部分”。这种将我们的宗旨在课堂教育中得以实现的艺术,使我们的学校与众不同。


▲在“世界和平日”,学生们献上自己的祝愿。

  Q   那在实际的学生与教师、与学校的互动中,如果遇到一个消极的学生,或者直白地说,看起来靠自我驱动无法跟上学校的要求时,你们会如何做?

  A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招聘老师的时候,我们首先看的是,应聘的老师是否能更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上做到差异化,能够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手段去激励他们。

当老师遇到这一类孩子,他非常聪明,主动性强,知道如何去学,那么老师的工作就是帮他们寻找额外的项目,更深入去阅读和学习,持续刺激他们向前。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消极”的孩子,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进行对话沟通,让孩子有做选择的机会,通过选择激励孩子。

因为,通常成功能够促进我们行动,当成功无望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失去动力。所以,在学校里,老师的角色就是寻找那些“消极”的孩子,帮助他们寻找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让孩子意识到“啊,如果我们这么做,我就能够成功”,这样学生就喜欢上寻求成功。

另外,我们注意到,出现这样的学生,也有可能是他们家庭生活比较艰辛,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关心和帮助。

▲午后,学生们在操场上休息。

Innovation Institute跨学科式学习

  Q   在创造一种能实现学校宗旨的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和故事可以分享?

  A   我刚好要说到Innovation Institute(创新研究院)的故事。创新研究院是一个为期两年的跨学科项目型学习课程。这个课程融合了科学、社会科学、英语以及艺术课中的知识。

当学生进入9年级、10年级时,会有30个左右的孩子自主选择进入Innovation Institute学习,而不再以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学习:

  • 第一年,老师会向他们传授一些合作技能和项目所涉及的知识,

  • 等到第二年的时候,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然后在Innovation Institute中探索与实践。

到今年,Innovation Institute已经运作三年了,在里面学习的孩子都取得了不错的学业进展。

↓↓↓点击视频,看Innovation Institute的介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84dyaox3&width=500&height=375&auto=0

▲对于学生来说,在Innovation Institute中学习是一种不同的体验,他们会应用PBL、设计思维等形式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当学生处于9-10年级的阶段,他们是高中生,离大学教育还有几年,他们能够看到的是学科、考试、作业,但是他们看不到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看不到数学、科学与艺术、历史的关联;当老师希望激发学生兴趣,却每每被局限在某一个学科中;学生完成作业、通过考试,但还是没办法把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但在Innovation Institute中学习,学生通过项目,会突然体会到世界是不同的,自己学过的各种学科,彼此之间是有关联的,也是有意义的。

比如当我们再去跟学生探讨“在有限资源下,如何解决人们的生活温饱”这样的问题时,我们不再让学生理解或记忆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提供解决方案,激发他们更主动地获得农业、地理、气候、生产和消耗等经济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跨学科地学习。

在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阻力。比如那些主动选择进入Innovation Institute的孩子,我们和家长沟通时,一部分家长不能理解,他们会质疑:我怎么知道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数学能达标、语言、历史分数能达标——毕竟很多家长还是会以分数来衡量学习成果。

而结果是,进入项目的孩子,虽然不再同步地学习传统的9年级、10年级课程,但会参加和同年级学生一样的测试,测试显示这部分孩子比同年级学生的测试成绩更好,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实际上道理就在于,学生在做项目的时候,也必须了解相应的学科内容,而且还要学以致用,还要从中学会合作,最终拿出自己的调查研究。他们花费大量时间调查研究,甚至到大学寻求专业教师指导,直到他们根据自己所学,找到最佳答案。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对他们寻找的答案是有关键作用的,而不仅仅是我会做25道数学题。

而且这种方式也会令他们更容易适应大学。因为在学术上,他们已经习惯于去不同领域、学习不同东西来寻找答案,而不是面对陌生知识就畏难、害怕,而且他们也已经知道如何通过合作来达成目标。Innovation Institute里的孩子会在学术方面表现的比同龄人出色,同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不是只会执行指令的人。

在10年级的这一年,我们引导孩子体会学业上的成就感,然后当他们顺利升入11-12年级时,进入AP或IB课程时,也更容易适应。同时,家长也发现他们孩子的改变,从一种应付学习的状态变得非常主动地去学习。


▲创新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制作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的游戏。

好的教育关注所有孩子,而不是尖子生;

关注长远成功,而不是一时的结果

  Q   Innovation Institute每年有30个学生在其中学习,学业情况非常好,那其他孩子的学业成绩如何?

  A   这样说吧,我们90%的孩子在AP考试中能够获得4分或者5分(5分为满分)。我们学校的孩子在高中都会进入AP和IB的课程学习。我们并不会筛选出部分成绩突出的孩子,只让他们学习IB课程,或者只是挑选成绩好的孩去参加AP 考试拿高分,我们认为所有孩子都应该接受这样的挑战。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学霸。学校不能只把资源投给最好的学生来赢得名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不同资源分配给不同小孩,兼顾各个层次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最终代表学校学业水准的,应该看那些中间段学生的表现。

▲学生们团队协作完成课堂小实验

  Q   以IB为例,IB有着最难课程之称。如果孩子在IB课程中感觉挫败,学校会怎么办?的确很多学校在学生最终进入IB课程前,会做一个分流,让不能适应IB课程的孩子去选更简单些的课程。有时候也不是为了赢得名声,而是出于实际的考虑?

  A   我们认为我们的学生都应该具有高级课程的学习能力,所有学生都应该参与这个课程,而老师的作用是全力支持他们,而不是根据他们的学术表现去判断他们学还是不学。比如某个学生数学不是很强,但他想选很难的数学科目,那么我们可能会鼓励他先尝试一个更基础的级别,慢慢帮助他走到自己的目标,让他获得他能“够得着”的成功。

我们不会鼓励学生一开始就尝试过高的学习目标,这样会伤害孩子。

同样的,在升学方面,我们会引导家长和孩子明白,自己想要的选择到底是什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目标。我们会碰到一些有传统观念的家长,说孩子只要进顶级学校,只要去哈佛,但我们会劝说家长,美国乃至全世界有这么多好学校可以选,基于孩子的特点去到一个最好的学校才是真正对学生好的选择,而不是每一个都去尝试哈佛、耶鲁、普林斯顿。

另外,对于学生我们的衡量标准也不仅于看他是否进入一所好的大学,而是看进入大学之后,他在学业上是否成功、对自己的状态是否满意——我们会在孩子进入大学后继续跟踪,看他在大学中的适应情况,看他是否快乐。

在这方面,有些孩子并不能尽如人意。他们往往拼进了顶尖大学,但面对学校生活时,发现自己并没有准备好。他们不快乐,觉得要成功很难。这并不是说他们不聪明,或无法通过考试,但他们就是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但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升学之后,通常能在大学里非常成功,也很快乐。

▲侯台中,准备登台表演的小演奏家们。

  Q   那谈到这里,我们不妨来聊聊,您觉得什么才是“成功”的学生?

  A   首先是完成升学目标(college mission),第二是是否他是否在学校里找到自己追寻一件事的热情,无论是戏剧、艺术、工程还是辩论,孩子找到终身喜欢并愿意为之学习的东西,就是一种成功。

但这中间学校的使命是什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否能让孩子感到快乐。成功,并且快乐(Sucessful and Happy)。我们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快乐的孩子也学不好。人类只有在安定的时候才能不断发展、相互信任,道理也是如此。每一个进入SAS的学生,我不仅要看他如何学习,也去观察他是否快乐,是否融入学校,是否可以学得更好。

学生的成功还在于他是否学会正确地面对其他人。我们学校的使命之一是“诚实友善、关爱他人”,善待他人、明辨是非的品质会帮助他在重要的时刻做正确的选择。

成功不仅仅是更好地通过考试,可能会有学校将之作为自己的使命,但在我们看来,成功是学校找到一种正确的方式塑造学生,分数很重要,但快乐地生活和奉献社会的态度更重要。

举个例子,当一些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课外活动,比如艺术、体育,成功又变成一种追逐的过程。如果一个学生喜欢小提琴,那么他一定要进入音乐学院、变成一个小提琴手吗?还是只是因为喜欢,拿来演奏给其他人听,丰富自己的生活就好?

所以在我看来,一个孩子的成功,就是通过他喜欢的事去学习,并从中弄明白自己是谁,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变成学业。

▲上海美国学校的足球场

如何看待“未来教育”

我们要看到时代要求,但也要看到教育有不变的意义

  Q   一所关注学生本身的学校,往往会对教育的前沿变化十分敏感。今天我们讨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认为我们处于一个转折点时代,这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对此SAS是怎么看的?

  A   我们的确有很多基于时代的探索。6年前,我们开始做一个创新项目,叫做Micro Campus。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活动。我们把学生带到校园之外,去到中国的其他地方,比如一些中部地区,一些乡镇,我们让学生融入当地生活,和那里的人一起生活,从中学习或发挥自己的积极影响。这个项目我们花了2年时间准备,学生通过自愿的方式参加:

  • 每次接受8位16岁学生的报名,一次活动历时2-3个月,家长不可以跟随,会有专门的领队老师跟随。

  • 这些8年级孩子们成立一个小组,然后单独生活。他们必须学会那个社区的生活方式,学习种田、做饭,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 3个月后,当他们回家,会变得更加成熟、独立,他们学会如何在外生活,意识到在他们日常生活之外,仍有不同生活。

↓↓↓点击视频,看Micro Campus的介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57mas93e&width=500&height=375&auto=0▲2012年起,上海美国学校每年都会安排八年级学生前往云南喜洲镇,参加为期4周的Microcampus特有教学项目。学生是这个学习旅程的主角,每天的活动都各不相同,既有课题研究,也有学生主导的策划会,既有常规课程,也有文化体验。

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在考虑,未来哪些才是最重要的技能?

技能不是知识,学生所掌握的技能能够应对当前的环境,我们强调学生要有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能够合作,有沟通能力。我们也意识到,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不仅能按照指导、要求去做,而且需要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同时,他合作意识要强,要能理解周围合作者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工具和技能。

我们还要去设想,将来学生需要面对什么样的环境,最终这些设想落实,形成我们学校的一些项目。

不过,如果我们如果能预见未来,也许我们会发现另一桩事实,那就是,也许不是什么事情都会改变——对此我有强烈感觉。不管时间如何流转,世界并不是变得完全不一样。15年前,我们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才创建新的秩序、价值和意义;让孩子成功并且快乐;建立家庭,成为一个很好的人——这些教育的意义,实际上成百上千年都是如此,并未有实质的改变。

的确,我们处于一个技术变化很快的时代,但教育要做的,是更加强调价值系统,让孩子能自主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果他们想在未来取得成功,就要积极扮演好社会角色,这件事也没什么变化,但真正发生变化的,是行动的方式。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样的准备?我认为是让孩子从小意识到,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去做到一件事,去更真实地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区,教他们有能力探索不同方式去解决问题。

我觉得未来的趋势可能是教室边界和外观都将发生改变,不只是排列整齐的课桌、粉笔、黑板和站在前面的老师——教室会是全世界

▲浦西校区操场上的。

诗与教育:当学生面对选择

  Q   您自己的专业是英法文学,在执教生涯中,一直教授诗歌,在采访中,对教育的诠释一直有诗意的理解。在SAS,您平时会和学生讨论诗歌吗?

  A   现在我还是会上高中的部分诗歌课程,但因为没有太多时间,所以不再教所有部分。事实上,我自己的背景就是高中教师,AP和IB课程都教过。诗歌可以让学生们对语言本身有所领悟,体会到语言的音乐性,以及语言如何沟通和表达。诗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此:它让人从微小之处,了解到语言的巨大力量。

  Q   您最爱的诗人是谁?您会跟学生介绍那些你喜欢的诗人吗?

  A   对于年纪小的学生,我会介绍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他是美国著名诗人。当学生年纪稍长,我会建议他们去读莎士比亚、雪莱,我也教过但丁的诗歌,在课堂上让学生翻译。

▲著名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

  Q   能给我们讲其中一首吗?

  A   那我就讲一首我教过的诗歌,名字是《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是罗伯特·弗罗斯特所作的一首特别著名的诗。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孤单的旅行者在秋天的树林里,面前出现了两条道路,他要考虑该走哪条。

在他的心中,他不想走那种大家都会去走的路,想走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于是他仔细地审视两条路:

哪一条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冒险?哪一条被人走过的痕迹比较少?我要选那样的路。我要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但是他仔仔细细地审视两条路以后,发现其实两条路都差不多。

虽然两条路差不多,他还是选择了其中一条,而且几十年后再回首这一刻时,他会说:

我曾经遇到过两条路,而我选了少有人走的那条,人生就从此改变。

这并不是事实,而是他希望发生的事。

所以这首诗表面看来讲的是想要成为特别的人、想要走独一无二的路,但它真正讲的是人们会“编故事”,让自己的人生经历符合自己想要的样子。

为什么我会提这首诗呢?作为教育者,我在和家长、学生的接触中发现,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最大冲突,就是“真实的世界”和“想要的世界”之间的冲突。我们希望世界是某种样子,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某种人,但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到希望和现实。

我经常听到孩子们说: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成功;但我必须告诉他,你其实并不是那样的人,我会帮助你了解,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

有时候家长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比如有的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必须要学好数学啊!我们是中国背景,数学怎么能不好?但事实上,他的孩子可能非常擅长其他方面,但数学能力并不强。家长必须想清楚,你想看到的是希望的世界还是真实存在的世界。

它还特别适合年轻的学生们,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人,想走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他们读这首诗时,看到主角在面对两条路时想要选少有人走的那条,会感同身受。

我经常会在课堂上讲这首诗。这是一首关于生活本身的诗,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却意味深长。诗歌是非常形象化的,它们向你呈现的是画面、符号。我个人比较喜欢形象化的思考方式,因此我乐意徜徉在诗歌的领域之中。

▼▼▼以下是“真榜”收录的上海美国学校基本信息,供有兴趣的家长参考:

欢迎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学习力|在美国 |他山石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