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你的孩子可能患上了"完美主义"的病 | 棒学堂

Shirley Zhou 爸爸真棒 2021-04-08

完美主义,这个听起来诱人的词汇,一不留神就有可能给孩子们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在精英意识强烈、竞争空前激烈的今日,青少年尤其容易被这种心态影响心理健康。

2017年年底,美国心理联盟在Psychology Bulletin(心理月刊)上发表了一份报告。采集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的41641位大学在读生样本后,指出从1989年至今,完美主义在大学生中增长了大约33%,并呈直线增长趋势。

完美主义,这一匹披着羊皮的狼,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它的狩猎。

▲美国心理联盟官网,标题: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轻人的完美主义显着增加。

也许你会觉得疑惑:“完美主义”不是好事儿吗?为什么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

其实,在心理学界,完美主义的概念一直有着负面的含义。也有人把“完美主义”分为“积极”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前者对人有益,但也许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落入了后者的陷阱。

要想更加了解消极的完美主义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请仔细阅读下文。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和孩子是否有消极的完美主义倾向,可以后台回复“完美主义”做个专业测试。

为何"完美主义"是有害的?

许多人对完美主义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它必定是一种上进心的体现,可以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不断地优化自己,进而变得越来越优异和成功。然而事实却可能正好相反。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

‘完美’是‘美好’的敌人。

完美主义者很难在追求“better, better”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幸福感,反而更容易心理脆弱,成为恐惧和不安的奴隶。

1完美主义可能带来焦虑感

女孩K今年十七岁,对自己的身材管理十分严苛。她是学校舞蹈队的队长,还坚持着每天早起健身。很多人夸赞她的身材,却不知道她会经常性的情绪崩溃。

某一餐吃多了,某一天没有锻炼,学校食堂不够健康……都可能让她产生强烈的内疚和抵触情绪,在房间里哭成泪人。

2完美主义可能带来效率低下

完美主义可以成为我们高效工作的绊脚石。

W是个十六岁的男孩,他对于自己的“病症”这样形容:

我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东西都写得特别工整,有一点错误的地方就要擦掉重来。如果我没有这种习惯的话,我效率至少能快三倍。”

当我问他,在写作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写不出一个满意的开头而无限耗下去时,他不停点头:“就是这样,太对了,挺痛苦的。”

3完美主义可能带来懒惰/拖延症

在纽约时代报的一篇社论中,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Katherine Dieckmann这样形容自己的女儿:

If she can’t finish it perfectly, she’d rather not do it.(如果她不能完美地完成一件事,她宁愿不做它。)”

随着时间的流逝,心情越来越焦虑,越发觉得自己做不好,然后更加不想着手……谁能想到,那些看起来懒惰、无所事事的孩子可能也是被“完美主义”所害?

4完美主义导致人际交往受挫

这种心态甚至对社交生活和恋爱也有负面影响。

我一位在读大学的朋友Y跟我说:

作为一个轻微完美主义者,我觉得这种心态就是自我折磨,在力求自己完美的同时对别人也很苛刻,希望别人也能做到某种程度,最后就……你懂的。”

而在知乎问题“完美主义者会影响恋爱吗?”之下,有一位答主这样说:

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我都能轻易发现他们的缺点,然后这个人就在我心里不断贬值。同时,对自己的要求也导致我不愿变得亲密。比如我出门必须化妆,哪怕是淡妆,纯素颜让人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我素颜也算是中上水平)。”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这些现象和心理其实多多少少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身上,但往往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也很少去深究背后的罪魁祸首。

你是哪一种完美主义?

心理学中对perfectionism(完美主义)的直接定义是这样的:完美主义表现为一个人对无瑕疵的不懈追求和极高的自我标准,一般伴随有负面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看法的强烈关注。

而根据其导因和体现形式,完美主义又分为self-oriented(自我导向), others-oriented(他人导向), 和socially-oriented(社会导向)三种。

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

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的极高标准,以及一种不理性的对错误的拒绝态度。比如说,前面中的W同学,他纯粹地无法接受作业中的一点瑕疵,哪怕这种瑕疵并不会造成任何实质影响,算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他人导向的完美主义

主要体现在对他人的严苛标准,希望身边的人也能不断努力、达到自己的期望。

社会导向的完美主义

体现在过分扩大且试图回报社会及社交关系对自己的期待。认为:“我一定要gpa4.0我父母才会为我骄傲”,“我只有每天去健身房我男朋友才会一直喜欢我”,“我要是这次考砸了我就没有大学上了”,“我只有成为特别优秀的人才能被尊敬” 等等。

一般情况下,自我导向>他人导向>社会导向。    

在个人成长中,完美主义者往往会因为一个小的挫折而落入消极情绪,产生负面的的自我认知,因为过分在乎他人的评价而感到处处受限。在学习和工作中,这种执念会降低一个人的效率和健康积极的心态。在社交中,一个人容易因此变得刻薄,难以取悦,阴晴不定。

然而,哪怕受到完美主义的影响,许多人也不会意识到自己心态中的问题,因此越陷越深。

完美主义的起因是什么?

那么,完美主义从何而来?私以为,这可以从生活环境及社会压力这两个方面考虑。 

1生活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是至关重要的。当我问及W同学他的完美主义倾向从何而来时,他坦然地跟我说,这是因为他的父母。

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他的父母就对他作业的完成度要求极高,有写得不够好的地方,就会用打骂来惩罚他。如今他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但他仍然对学习上的错误有很深的恐惧。

同样,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整洁程度有极高要求的话,孩子长大后就可能有严重的洁癖。

习惯用批评和惩罚来督促孩子的父母也更容易让孩子变得执拗。他们的批评和不满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己怎么做都不够好”的焦虑感,并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加倍努力来“取悦”父母的心态。在更糟糕的情况下,这种卑微感会蔓延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难以摆脱。

除了父母,孩子身边亲近的人都有可能影响到他。

2社会压力

首先,现代社会的压力确实很大。在中国,孩子从很小开始就要接触激烈的竞争。在不少大城市,连进幼儿园都要“比”:上一个兴趣班不够,要上两个;上了两个兴趣班也不够,还要上补习班……

这样的竞争是没有上限的,一不小心就陷入了“怎么样都不够放心”的焦虑,怕被别人甩到了后面。

进入学校之后,大多数情况下,又有数不清的考试和排名。脱离学校之后,又要找工作,买车买房,求升职。哪里都是比较,都是竞争和压力。很容易导致一个人对自己过分严苛的要求。

另一点,则是科技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在社交网上,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哪怕不是真实的。而许多新闻报道和社会热点则反复强调了所谓的“幸福标准”。比如说,“白富美”和“高富帅”的形象日渐和“人生赢家”联系在一起,潜移默化中宣传了一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切实际的外貌、经济、能力标准。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交网络的影响极其大。

如何克服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背后的一大核心,就是对失败/错误的恐惧,对“每个人都会犯错”和“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个现实的否认。

再深究,就是安全感的缺失。

针对如何克服个人、社会、他人导向的三种完美主义,美国知名心理网站Psychology Today也给出了不少建议:

1如何克服个人完美主义?

 认识到事物并非只有黑白之分 

一件事的结果也并非只有成功和失败。当你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

 记日记 

用笔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并从不同角度思考自己是否能够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一件事。

 记住“最后期限”

如果你一直都很担心自己不能完美地完成某项任务,那你就永远不可能在时间期限内完成作业。

 设置现实的目标 

当你为自己设置了一个非常高远的目标时,你也就更有可能对自己失望。挑战自我很好,但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哪怕你并不能完成你为自己设定的所有目标,你努力的过程就已经值得自豪了。

 接受别人的表扬

当你的老师,同事,上司,或朋友夸奖你时,感谢他们并欣然接受。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他们并不是真心认可你的作品,他们是并不会夸奖你的。

2如何克服社会完美主义?

 避免做太多假设 

当老师/上司没有夸奖你的工作时,不要假想对方并不满意你的成果。记住你的揣测与现实往往是大相径庭的。

 避免过分自我防御 

不要把别人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当作唯一的真理,而是将其看成另一种角度的看法及潜在的可能性。

 坚持自己的想法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不断接收着“我们应该怎么样”的社会信息。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达到所谓的社会期望,才能被认可,得到幸福。但其实,一直以来只有我们自己的想法是真正重要的,有决定性作用的。

 记住所谓的“完美”是完全主观的 

每个人心中对完美的定义都不同,理想的生活状态也不同。没必要去追求一个绝对的“完美”。

3如何克服对他人的完美主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记住你就像任何其他人一样不完美。要求他人完全达到你的目标是不理性的,也是基本不可能被满足的。当他人没有要求你处处完美时,你也没有理由要求他人做到尽善尽美。

 学会妥协 

在每天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不可能完全如我们所愿。我们必须要学会妥协,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尝试自我反思 

在不少时候,人们指出他人的错误是因为在潜意识中,这样做能帮助他们更顺利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如果你意识到你对他人的批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自信,那你可能需要换一个方式了。

 做一个好榜样 

比起批评他人,更有效的方法也许是亲身为他人做出一个榜样。

 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 

互换角度,你是否会享受与一个习惯性批评别人的人做朋友呢?

我们要对自己有要求,但绝对不要去追求完美。

人生苦短。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们追求优秀,归根结底是为了幸福感。若是为了前者而放弃了后者,就是本末倒置了。

想知道自己或孩子是否被消极的完美主义影响了?可以来做个专业测试。

测试来源于www.drjeffszymanski.com,测试的发布者Jeff Szymanski是美国波士顿著名心理学家,完美主义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后台回复“完美主义”即可得完美主义测试


爸爸真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