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法“深度思考”,就算双语流利也白搭?专访德闳教育

夏景 爸爸真棒 2021-12-23

170多年前,一位中国少年历经海上98天的风浪,穿过马六甲海峡,绕过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后抵达美国东海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美国留学生。三年后,他入读耶鲁大学,成为当时美国耶鲁大学近150年历史上的首位中国学生。

毕业后,怀揣着“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之境”的理想,他放弃了留在美国任职的机会,回到了当时充满战乱和贫穷的祖国,投身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并在历经近20年的奔走和努力之后,实现了组织首批官派学生赴美学习之创举。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如今在耶鲁大学的贝茨楼里,还能看到年轻容闳的雕像静静地凝望着远方。

“小时候,爸爸提起过曾祖父,当时我并没有特别关注,”容闳的曾孙容志坚先生坦言:“直到我从公立学校转去了英国读书,有了相似的背景,才想着去了解他,发现他是一个非常爱国并且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的人。”

这种精神也传承给了容志坚先生,促使他返回中国,投身教育事业。作为德威国际学校的创办人之一,他在德威16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对什么样的国际教育最适合中国学生有了深刻认识。在德威教育集团的支持下,他带领团队成立了专为中国学生提供双语教育的德闳教育。

德闳二字取自德威的“德” 和容闳的“闳”,希冀用“中国心+德威核”培养“明德致知、志闳天下”的新一代中国学生。

▲德闳北京校区鸟瞰图

笔者多次探访上海德闳(←点击蓝字可直接阅读),对学校的全人教育理念,中西融合的课程,以及尊重包容的校园文化非常认同 。开校一年多,年底家长问卷调查显示在读家庭的满意率高达95%,迅速成为沪上家长高度关注的热门校。2019年9月,北京和西安德闳将同时开校,迎来第一批学生。

▲上海德闳家庭调查反馈满意率

这次,有机会见到德闳学校背后的学术指导团队,跟德闳教育执行董事容志坚先生、教育总监Lesley Meyer女士和双语课程总监Vicky Lu交流后,更是被其专业、诚恳和激情打动,“路转粉”。

高质量的双语学习


“家长非常关注使用中英文授课的百分比,但在教学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在既定时间内,有效、有目的地进行高质量的语言运用。也就是说,无论一堂课上使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只有使用语言进行不同层级的思考、认知,才能让语言与思维结合,完成从低级到高级、形象到抽象的逐步发展。“

——德闳教育总监Lesley Meyer女士

01

母语是外语习得的基础

在德闳,母语的位置非同一般,这正是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出发的。

当代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的多项研究证实,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由其母语水平决定,第二语言最终达到的高度也是由个人的母语水平所决定。因此,对母语是中文的学生来说,中文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他们外语发展最终能够到达的水平。

目前备受关注的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简称IBDP)同样重视语言,尤其是母语在六大学科群中的重要作用。IBDP学科群中的第一组就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母语进行语言和文学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学生的母语能力要求很高,需要他们进行诸如文学语言分析、历史社会背景分析、社会语言分析、文学技法赏析等任务。可以说,IBDP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用母语进行创造性、批判性等高阶的思考活动。

▲德闳上海校区的中国文化活动

02

英语语言的发展

德闳为英语的发展提供沉浸式的语言环境,这在学生的课表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每个星期大约一半的在校时间是使用英文为媒介而开展的各项活动,这不仅包括以英文作为媒介的学科(例如:体育、音乐、戏剧、科学实验等),而且包含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校园活动。

另一方面,是在安排课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遵循每个板块足够时长的原则,使学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如至少三个小时)持续使用英语进行的不同任务、活动,这样的安排给老师充足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让学生有机会用英文进行逐步深入的思考,最终达到高阶思维的目的。

在这样沉浸式的语言环境中,德闳也提倡给学生宽松、自由的氛围,因此,德闳的学生不会因为怕犯错而不敢交流,与此相反,他们能够自信地面对不同的语言环境,自如地进行语言码转换(code switching),自然地使用两种语言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德闳的语言教学采用内容和语言融合学习(Content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CLIL)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要求:无论其教授的科目是什么,每个在校的老师都是语言老师,每个在校的老师都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有意识、有责任、有方法。

例如,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上,不仅会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与知识,同时会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与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是祈使句的使用,使用副词表达动作的前后次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使用生理机能的词汇评估一项运动对于身体发展的作用。

通过使用CLIL这样的方法,学生的英语语言发展无处不在,同时在实际情景中习得,自然有目的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从内容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法要求语言清晰地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内容学习的有效开展也大有裨益。

▲德闳学生的习作活动

德闳的英语语言科目的队伍由两方面的老师组成,一方面的老师来自中国英语课程教学背景,这些老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准确性,他们善于教授语法点;另一方面的老师来自国际课程教学背景,这些老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包括其流畅性、真实性、交际性、目的性,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任务中综合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

这两方面的老师将各自的优势带到德闳的英语语言课堂中,也相互协作,全面发展一个综合性的英语语言课程。

为了达到有效的英语语言发展,德闳强调师资的重要性。在招聘新老师时,德闳要求严格,需要老师对于课程发展、教学法发展有兴趣,期望老师致力于参加德闳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在职学习活动,尤其是有关语言教学发展的学习活动。从长远战略来看,德闳也会与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发展教师职业学习项目,培养优良的师资。

▲德闳上海校区的课堂

03

吸收中国学科的优点

“中国教育的优点有时候是被低估了”,德闳的教育总监Lesley说道。Lesley是一位在英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学校教授过A LEVEL、IBDP的资深校长、教育家,她广泛研究众多课程,也同时大大赞赏中国教育的优秀之处。

她认为,中国教育重视课程内容的广度、结构性强、重视不同高阶思维的基础——记忆能力、端正的学习态度、练习、最终达到精通的水平,这些无论放在哪种教育体系当中,都是值得学习的优点。

德闳就是吸纳以上中国教育的优点,同时结合国际教育的核心方法和理念,例如:德闳提倡对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采用实景式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探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发展自我认知,对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开放态度等。因此,德闳教育旨在实现中西教育之合璧。

▲德闳西安校区国学教室

这种中西合璧体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各个方面。以小学科学课为例,小学的英文媒介老师会从中国的科学课程中提取具体话题,然后采用探究式的方法开展单元设计和教学,将该话题的学习发散开,并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挖掘出深度。以中小学开设的SE21为例,这个STEAM课程包含了数学、科技、艺术、科学等科目的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从初中开始,德闳的学生就与大学升学指导老师开始一对一的对话和个人档案发展,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大学学习做准备,而德闳的大学升学指导服务与德威国际教育集团的资源共享,世界一流。

▲德闳上海校区的科学实验室

德闳对学生的发展终极目标及愿景是:通过学习,拥有以下的突出能力,课程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所有必须取中西之精华,为我所用:

  • 双语:在日常沟通中,能根据语言环境的变化在英汉双语间自由切换,顺畅交流;

  • 双文:能够自如地使用中英文进行阅读和写作;

  • 双文化:能以包容而开放的心态看待东西方文化差异,理解和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

▲德闳的双语、双文、双文化标准


具备强烈母语意识的

双文化


“我们做的这所学校立足中国,面向中国学生,全人教育也得基于中国来做。孩子要能意识到自己是在中国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有文化归属感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培养他们有面向世界的国际化视野,面对全球的社会责任感。”

——德闳教育执行董事容志坚

世界大同,情感共通,价值判断也相似,只不过各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德闳,全人教育的第一位是”对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当年,容闳推进现代教育的终点是“使中国趋于文明之境“,这批他心心念念的学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不少人回国后成为中国现代技术的先驱。而在容志坚先生眼里,德闳所做的事跟当年的容闳并无本质不同,让具备跨文化能力的学生有底气立足中国,有能力走向世界,了解社会现状,肩负起社会责任,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听起来是一个宏图伟业,但对于容志坚先生来说,出发点很是实际,他打趣道:

“我年纪不小了,等我老了世界可能还不会大变样。孩子们还小,未来的世界是他们的,好不好对于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就拿环境问题来说,已经非常严峻了,他们如何判断是非对错,有多大的能耐,愿意负起多大的责任,那么,他们的世界就会完全不一样。”

▲德闳上海校区正在上课的同学们

正确解读全人教育

学术发展是“全人教育” 的一部分

如今很多家长对“全人教育”有颇多误解之处,认为全人教育中的学术发展不重要。 然而,Lesley反复强调:德闳的全人教育,学术卓越一定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全人教育中,乐趣是伴随学习过程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德闳从身体、情感、知性和社交等不同角度发展全面的孩子,也只有当孩子身心健康,发自内心看到学习的目的,享受学习的乐趣,他们才能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会乐意“投入时间,合理利用时间、乐于学习、有端正的态度、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努力”。

只有这样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孩子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目标清晰地寻找并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这在他们的大学以及专业选择方面就能够得到体现。在大学升学方面,德闳对孩子们寄予厚望,期待每个孩子都找到并进入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这样的选择来自学生个人,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技能、自我认知和对未来的期望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做出的判断。

▲德闳的课程体系

聆听学生的声音对德闳的全人教育来说尤为重要。Lesley举了个例子,“我们有一次招聘上海德闳的中学部校长,照旧遵守了聆听学生声音的原则。我们设计了探校团,让6个八年级的学生陪同几个申请人在校园参观,并用英文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及感受。在参观结束后,学生们面对校长和教育总监,就自己跟不同申请人的互动做出评判,提供中英文双语的反馈意见。而最终孩子们的意见,也成为了学校做出录取决定的一部分考量因素。”

在德闳,全人教育不是某种时髦的理念,而是以真诚的心切实帮助孩子们“立志”,赋予其学习、生活乃至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教育的生是在人与人之


“家长愿意把家庭最宝贵的宝贝托付在我们手里,这么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着我们充满激情地深耕细作。因此,团队的每个人绝不仅仅在完成一份工作,更是在投身于教育事业。”

——德闳教育双语教育总监Vicky

做为多次探访过德闳的媒体人,笔者对老师的敬业和热情,家长对学校的全力支持,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能有这样的氛围,原因可能正如容志坚先生所说的“德闳力图创造一个无压力安全的环境,让每个想法都有通道传达,老师和学生得喜欢这里,有归属感,才有心会做更好。”

▲德闳上海校区学生们的戏剧表演

01

大家庭之间通力协作

作为德威国际教育集团大家庭的一部分,德闳共享很多德威的资源。此外,德闳教育也为德闳学校提供指导和建议。德闳学校里常常能看到Lesley与Vicky的身影,她们会和一线老师与校长一起,参与投入到课程发展、老师培训等工作中,所以德闳是一群专业强、热爱教育的人通力协作,让学生受益的教育。

▲德闳北京校区效果图

02

家庭与学校的互相尊重

德闳提倡有效、开放和相互尊重的沟通方式和渠道,这包括:每个学期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家长座谈会、家委会、每周校报,家校信箱等。面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声音,德闳有着坚定的原则。在容志坚先生看来,家长的意见一定要聆听,但个体需求各异,众口难调。而作为学校考量和判断的唯一准则是——是否以学生为先。

▲德闳上海校区的学生们

理想团队,才可能实践教育的理想模样

中国留美留学生的数量从0到1,走了上百年;从1到120,容闳走了20年;而从120人到百万人,中国却只花了短短十数年。现在的世界距离更近,留学走入寻常百姓人家,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数量领先到培养出“双语、双文、双文化”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生代们,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需要无数人默默地付出、钻研和投入。

从德闳这支充满热情、真诚又专业的理想团队,笔者仿佛看到了教育理想被实现的那一天的到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

参加德闳教育理念宣讲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