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智能陷阱:被设计的人生

冰清小仙女 冰清的爱与成长 2023-03-17





/ 序 /


前几天上班的时候,同事小A和我说,快给我一根氧气管,说着挥了挥手中的手机。


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手机仿佛氧气罐,充电线就是我的氧气管」。


因为体会过手机没电的恐慌和焦虑,我自己是随身必带充电宝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


很难想象,一款本用于异地语音通话的设备,随着科技发展,竟然变成我们日常如此依赖的物件。


每天我们撇完屏幕最后一眼进入梦乡,一觉醒来第一件事解锁屏幕查看更新,有时甚至顾不上问候家人一句「早上好」。



著名的游戏开发者兼教授伊恩·博格斯特将这股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潮流称作「本世纪的烟草」。


确实,集网络连接、海量数据、超快网速三者于一身的技术正在使这个世界上瘾成性。


我之前总觉得,用于娱乐或者社交的轻度沉迷也是无可厚非,打工人艰难工作一天了难道还不能沙发瘫着刷一会儿手机吗?


直到我最近看了网飞的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我才猛然意识到,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了。






/ 01 免费的陷阱 /

统计学家爱德华塔夫特说,只有两种生意称他们的客户为「使用者 User」:毒品交易和软件应用。


在个人电脑刚刚兴起的时代,软件制作者是靠卖软件赚钱的,软件是他们的商品,买方交钱卖方交货,交易完成。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软件应用和实物商品的生意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而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软件应用是免费的,软件制作者并不是靠用户付费,而是靠广告商付费。应用本身不是商品,点击率和用户粘性才是真正的商品,换而言之,应用的用户——也就是我们——才是被卖出的商品



这就是「注意力经济」的由来:哪款软件更多的攫取了用户的注意力,哪款软件更多的参与了用户的生活点滴,哪款软件就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商,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软件制作者穷尽一切办法来增加用户粘性,利用所有心理学知识和人性的弱点去设计产品,以期望用户的「使用习惯养成」。


  • 「点赞」按钮——促使你回到应用中去查看。

  • 「你在一张照片中被圈了」——促使你回到应用中查看。

  • 「对方正在输入...」——促使你暂时不要离开。

  • 「默认输入提示」——减轻你输入负担,增加互动性。

  •   如此等等~


应用软件任何一个界面的微小变化,都是在「注意力经济」的驱使完成的;软件应用的每一次更新,都基于前一次更新做出的实验:哪种形式可以更好的黏住用户,丢去效果差的改动,维持效果好的改动;不断的迭代,也正是不断的增强用户的「上瘾性」。



推特设计师坦言,工作一天回到家连自己都无法放下刷手机的手;另一位工程师说,我不得不为自己写了一个代码,以阻止自己不停的刷手机。


你看,世上永远没有免费的好事,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你有限的、不可逆的时间难道不是最贵的吗?




/ 02 认可的陷阱 /

然而,这些应用并不仅仅是占用你的时间


研究表明,这套习惯养成技术除了控制用户把注意力放在哪里,社交媒体尤其开始深入影响脑干,控制儿童的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


从 2009 年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美国 15 -19 岁女孩的自杀率上升了 70%,10 -14 岁女孩的自杀率上升了 151%。而这两个数据在之前的很多年都是相当平稳的。


Facebook 点赞按钮的设计者说「当我们设计点赞(Like)这个按钮的时候,我们全部的动机是在社会中传播积极和爱。但是现在,青少年会因为没有足够多的点赞而抑郁。」



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彼此依存。「社交酬赏」对于人类的驱动力甚至在经济酬赏之上,为了让自己觉得被接纳、被认同、受重视、受喜爱,我们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社交联结感。


各种社交应用的评论,点赞,转发,虚拟币,头衔等级等等,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酬赏」;当我们被别人认可,我们头脑中的奖赏通路的多巴胺被激活,不停的渴求「再来一次」,如果得不到,就会更加失落。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倡导对孩子的教育是「既不批评也不赞扬」,原理就在于批评和赞扬本身的目的都是「操纵」,区别在于用鞭子还是糖果。


社交软件花样翻新的「社交酬赏」目的也是操纵,操纵你不断返回软件,来期待属于自己的那份社交认同。


美国青少年自杀率攀升除了社交网络的兴起肯定还有别的原因,但社交网络无疑脱不了干系——它改变了我们与人互动的方式和看待自我的方式


在当今社交网络的轰炸下,何止青少年,我们成年人只要觉得不舒服、寂寞、不确定、或者害怕,就拿起了电子产品这个奶嘴来麻痹自己。但这会削弱我们处理负面感觉的能力,让我们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更加脆弱




/ 03 个性化推荐的陷阱 /

     「个性化推荐」是近两年来特别火的词,我们感叹算法可以如此精准的推送我们每个人感兴趣的内容。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想要预测能力要强就必须有一个前提:海量的数据


问题来了,这些数据从哪里来?



在我们注册某款应用的时候,首先会打勾同意一系列条款,其中不乏此款应用可以后台监控我们使用软件情况的权限。


前推特工程师说,「我想让大家知道,他们所有的上网行为,都受到严密的监视、追踪和测量;这些数据都被仔细地记录了下来——你看到哪张照片停下来、看了多久,是的,你看了多久我们都知道。」


「他们知道你何时寂寞,何时低潮,知道你什么时候在看前男/女友动态,知道你在深夜里看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知道一切!


正是基于这样毫无隐私的监视,互联网公司们才拥有了所谓的大数据。



可能你会说,为了方便获得自己喜欢的内容,被监视也无所谓了。


但事实上「个性化推荐」带来了严重的思维固化和局限,甚至是社会的分裂


每个人在「个性化推荐」下都只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己赞同的观点,久而久之,我们相信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自己的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观,所有人都和你想的一样。但事实上,别人在应用里看到的世界和你完全不一样


每个人社交媒体包括新闻APP首页上看到的动态都不一样;即使你在搜索软件谷歌中打上毫无情绪色彩的「天气」,每个地区、每个人出现的默认搜索条目都不一样。



这些应用为了取悦用户,只推送算法觉得用户喜欢的,这种做法和佞臣有什么本质区别?如果当你完全相信它以后,它要借此操纵和影响你的思维呢?


皮尤研究中心对一万名成年美国人进行的大型新研究表示:美国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民主党和共和党两极分化的情况达到了20年的新高.


「个性化推荐」让我们越来越无法理解对方的世界,让沟通更加艰难了





/ 04 几点建议 /

我们所有人都身处劝导性商业中。轻度沉迷的娱乐和社交并不可怕,甚至占用时间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而这,这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


社交媒体并不是一个好的「工具」,一个好的工具会安静的等在那里,在你需要的时候被你唤醒并使用,扳手是个好工具,自行车也是个好工具,他们不会对你有所求。


而社交媒体在不断的引诱你、操控你、要你提供东西——这不是「工具型科技社会」而是「成瘾型科技社会」。



硅谷著名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说,「除非造就这些产品的技术进步的形式受制于法律,而不是技术进步本身,否则在未来40年里,人们对产品的依赖程度将远远超越过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注意力经济」的商业模式已经让我们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被设计了。


谁都不想过着被无意识操纵的人生,那么在现有商业模式下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和电子设备共处呢?以下有几点建议。


第一,物理上的断绝。


对于青少年:

  • 谷歌前任设计伦理师,脸书前营销部总监等科技精英无一例外的都禁止自己的孩子用社交软件。

  • 心理学家也建议,初中以前青少年不要用社交媒体。

  • 可以和高中以上的孩子一起商讨使用手机的时间——当你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讨论「你觉得每天用多长时间电子设备比较合理?」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说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并且能够尊守。



对于成年人:

  • 关闭所有推送通知,避免频繁开启应用;

  • 不看「你可能喜欢」这类个性化推荐,调戏算法;

  • 有意识保持多种消息来源,甚至关注与自己观念不一致的人,保持思维的开放。


第二,心理上的断绝。


在尼尔·埃亚尔的《上瘾》这本书中,作者写到密苏里科技大学一项研究结果表示,承受抑郁情绪的人们会对网络产生更大的依赖性。


负面情绪,是一种威力强大的内部触发机制,让我们几乎是立刻采取行动去打压这种情绪——比如打开某款应用。



我们必须了解,网络社交的盛宴总会结束,喧闹结束后是更空虚还是更丰盈取决于自己而不是他人,自我认同最终要靠自我的和解与接纳,这些别人给不了。


与其依靠虚拟世界中的奖赏和认同,不如用心感受当下的阳光和温度,植物的生长,鸟儿的鸣叫;去感恩家人孩子每天的陪伴,去参与真实的线下社交;去看书、去看电影、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在真实世界的巨大屏幕上滑动手指


共勉。

- END -




往期精选

【感想】我的交友之道

【感想】让我们在森林里相遇

【感想】一只想变成橘子的苹果





感谢关注和点赞在看

添加微信请备注来意 


公众号菜单栏回复 智能陷阱

获取此片资源~

喜欢请点赞、在看、留言、分享

让彼此的能量流动

比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