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分享 我想和你说

冰清小仙女 冰清的爱与成长 2023-03-16





01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一篇投资课的学习笔记,之后没两分钟,平时没有什么互动的Leo突然私聊我「你好厉害!!」把我愣住了:那只是笔记而已,也不是我的研究和思想。


Leo说,能持续分享,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厉害的事。


确实,这几年我一直在分享——从朋友圈,到简书、微博,再到公众号。但,其中的心态是经历了骇人的波动的,虽然大家看不出。


在上一篇【年终总结】2020 | 月光下的雅典娜 中,我用一系列硬核数据总结了在2020年里我做了哪些事情;而这一篇,我想和大家从感悟的角度聊一聊我在2020年里的一个重要的自我迭代——关于分享




02


最开始,我的「分享」确是为了利己


在2017年初,我开始减脂塑身,并组建了一个运动打卡群「2017瘦下来」,群规是:如果一周超过4天没运动,或连续3天没运动,就淘汰出群。


现在想来,当时的热情有点可笑,严格的群规甚至得罪了一些小伙伴。那个时候,我对于运动还没有现在这样热爱与坚定,我也是一个需要外部刺激,需要「以身作则」在群内打卡才能坚持下来的运动小白。


这样的分享,动机就是得到他人的肯定和监督,坚定信念,依靠「他律」来自律。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而无法坚持,不妨公开分享,一旦我们做出某种承诺(或者表态),来自内心和外部的立场就容易迫使我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也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提到的「承诺一致原则」。



而在整个2020年,我个人的认知能力有所提升,我不再需要塑造个人IP, 也不再需要他人的督促;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我怀疑,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更加坚定而从容,不再需要依靠「分享」获得他人的肯定了。


此刻,我的「分享」更多的是为了求知


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和中国》里说,人的知识是可以积累的,知识思想交换时不是1+1>2,而是1+1>4


「不同的思想进行交换的时候,交换双方不仅保留了自己的思想,获得了对方的思想,而且在交流中还碰撞出火花,创造出全新的思想。」


每次和朋友分享我获得的某一想法和新知,朋友的反馈和追问,都能引发我新的思考;而新的思考和知识又重复以上步骤,思想的不断联系,让我和被分享者都有意外收获。


如果说,「人类文明的进步依靠不断交流而滚滚向前」有点太大了,那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确是我这几年体会颇深的。



此刻,在我深度剖析自己内心的时候,还有另一层「分享」的动机不曾和人说过——关于能量


几年前,在笑宝生病的时候,许多朋友向我表达了安慰、关切和鼓励,其中甚至有我根本不认识的人。这是作为一名社恐的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直到最近我重新开始阅读量子力学的科普,猛然发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构成的。它们以各种不同的频率高速振动而形成的能量场,各种物质其实都是不同振动频率的能量。


我开始真正相信,确实是有「能量」存在的,能量确实是会「流动」的。而我,应该把曾经这些得到的能量尽最大可能传播出去,与世界共振。


如果你因为我的分享,读了一本书学到了一个知识点;如果你因为我的分享,开始了每天运动增强了体质;如果你因为我的分享,对某个领域产生了兴趣;如果你因为我的分享,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多了一丝人生的思考……


那么,我们的能量已经同频,这种能量的流动温暖了你我和所有人。所以在2020年,我把「极致利他」作为了我的愿景,并持续分享。



03


在这个大家都把朋友圈设为「三天可见」的后社交时代,很多人的分享,并不是纯粹的分享。大部分是为了吸粉,进而搞付费社群付费课程。


为有价值的东西付费无可厚非(虽然大部分所谓大V水平层次不齐,收割粉丝的姿势太明显),但这不是我想要的分享


2020年,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分享内容,力图做到「真正的分享」,而我给自己定义的「真正的分享」有两条:

  • 从内容上讲,要提供价值;

  • 从态度上讲,要毫无保留。



如果说我之前的分享大部分是打卡,也就是「我做了什么」的话,2020年的分享我更加着重了「别人可以从我这儿得到什么」


当然,用自己的行为激励别人也是一种「得到」,但我想要更多。


于是,我在打卡运动的时候,会分享一点课程的心得,或者运动小常识,动作小要领;我在打卡阅读的时候,会分享一点背景,内容介绍,自己的感悟;以前只是纯晒娃「我家娃好可爱」,现在会分享一点绘本筛选心得,亲子问题处理实例等等。


营销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户思维」:一切面向用户。我把它用在分享上,就是不断反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花时间和脑力来看你的这一条这一篇?看了他能得到什么?



前几天,Julia和我说,我的持续分享对于她非常有启发,她也想做一点输出分享,但不知如何开始。


相比共事的圈内人,Julia其实很有优势,无论是在思维上还是专业性上,但因为性格内敛,不善于分享,只有深交的朋友才能发现她的优点,所以她想要依靠分享来积累人脉,争取资源。


我提供的思路是,要么分享自己擅长的领域,要么分享自己「想要」擅长的领域。


前者很好理解,自己的擅长领域对于别人有信息差,可以提供价值。

那么,「想要」擅长的领域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假设你不擅长阅读,但你很想要做一个可以高效学习输入知识的人,那么你可以把你每天的阅读学习内容和心得做输出分享。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 ,根据上文说的「承诺一致原则」,你有极大可能坚持持续阅读和学习。


另一方面,你的公开分享,有极大可能吸引到你之前不认识/不了解,但其实是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让你在阅读这条路上遇到更多的同行人,和你在交流中不断产生新的碰撞,让你不断学到新的知识,列下新的书单。渐渐的,经过积累,你距离一位「高效学习阅读者」会越来越近。


写到这儿,你可能也看出来了,这其实就是我自己一直在做的事。如果你想成为什么人,就假装自己是什么人,做那样的人会做的事。渐渐的你会发现,你就成为了你想成为的人。


最终,Julia决定对于专业知识和读书笔记这两个方面进行输出。前者体现了她的专业性,后者体现了她的思维深度。现在我特别期待能早日看到她的分享。



在分享的态度上,我逐渐意识到,只有「毫无保留」才是最高效率的分享。


有句特别俗的话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思维偏见很多时候都在阻止我们分享:我告诉你一点,不告诉你全部,享受着你觉得我好牛的崇拜。


但这种「留一手」的态度,其实对于所有人都没有好处。


对于被分享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想要探究却无门;对于分享者, 这样的分享并不能使其成长,反而助长了其骄傲自封的心态。


再往深一步去看,可能也是因为分享内容的低价值和简单重复性才使得分享者因没有自信而拒绝授人以渔和提供溯源吧。


有那么多成功的企业都曾写书分享企业经营管理的「秘诀」,但世上永远只有一个星巴克,一个耐克,一个优衣库,一个谷歌,一个苹果……任何的成功都不可能靠简单复制就能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即使被模仿,也无法被超越。


而事实上,正是这样毫无保留的分享,在带给别人更多新思考和新路径的同时,让这些企业和个人树立了更大的影响力,分享本身也成为了其优点之一。


长期看来,人和人之间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竞争只是在争夺有限的存量蛋糕,合作才能去探索无限的增量蛋糕,而态度诚恳的分享才是合作的有效途径。


04


在我持续分享的激励下,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像Julia一样想要输出分享。


但,不约而同地,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害怕朋友觉得自己在炫耀,害怕工作伙伴有其他想法,害怕分享得不到回应等等。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的感同身受。2020年我曾因为过于急切的分享而遭人妒嫉,备受困扰,为此我还写了一篇文章【感想】我的交友之道,很多朋友也对其中的「光而不耀」深有感触。只要分享,这就是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最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是选择合适的平台。如果微信不适合分享,那就在微博、公众号等等其他平台;如果不想在其他平台,那么微信可以分组可见。这样在物理上隔绝了「道不相同」的人的窥视。


但更重要的是,在心态上分清每个人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课题分离」,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分清这是「你的」课题还是「我的」课题。


选择是否分享,分享给谁看,这是「我的」课题;别人看不看,看了有什么反应,那是别人的课题。


我们只能专注于自己的课题,无法干扰别人的课题,一旦越界,双方都会很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的初心确实是「极致利他」,但有的人就是会认为你「有所求」,即使不是「利」,也是「名」,那也完全没有办法,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思想。看清他人的局限性,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让这样的挫折成为自己的经验。


而另一种困扰可能更加隐秘。


正在读研的Cindy前几天问我,朋友圈里的有些联系人,从来没有互动过,甚至也看不到他们的朋友圈,觉得特别没意思,这样的人要不要删。


这其实也是一个「课题分离」的问题。

想追求互动的心态是「我的」课题,有太多原因导致现在朋友圈互动越来越少了。但,没有互动不代表没有关注,没有关注也不代表分享的内容没有价值。想一想你分享的初心。


实话说,我自己的朋友圈目前也没有太多互动了,别说评论,点赞也很少。但,点赞的多寡与否并不是评判的标准呀,关键还是提供价值。


要克服自己的虚荣和骄傲,放低期待平和心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网飞的纪录片《智能陷阱》中,一位工程师聊到,一个有价值的工具是不会无时不刻的提醒你它的存在的。它会静静的待在工具箱中,等待你需要时候的召唤。


我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删过联系人了。我更愿意静静的待在那儿,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如果有一天你想起了我,我们可以再好好聊一聊。也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我,也许我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你。


分享教会了我,永远宽容,永远留有机会,给别人,也给自己。



「分享」无疑是我2020年的关键词,我的开心源于此,我的伤心也源于此。


但最终,在我思考了那么多以后,我依然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分享,做彼此的点灯人,做夜空中最亮的星,愿你也能与我同行。


咱们下篇见~


~ THE END ~





往期精选

【年终总结】2020 | 月光下的雅典娜

【总结】2020年十一月  | 人间烟火 山河远阔

【感想】我的人生信条




感谢关注和点赞在看

添加微信请备注来意 


特别注明,文中的英文名都是我编的

切勿对号入座,问就是纯属虚构

另 ,这篇我又感受到写作的心流了,激动!

爱你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